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木心在《從前慢》中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在日趨浮躁的現代社會中,人們行色匆匆,步履不停,日夜為生計奔波,心靈的家園日漸乾涸。我們似乎忘記了書本帶給我們的滋養、喜悅與感動,相對於光影樂音的狂轟濫炸,毫無功利的閱讀成為一種奢望。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作為傳承人類文化重要載體的書,似乎也與追求短平快的綜藝節目格格不入。但近幾年一些讀書類文化節目通過各種手段和形式增加觀眾閱讀的機會,以聲音詮釋詩歌之美、用畫面聯通古今之韻,藉助網絡拓展傳播空間,在保障內容優質的同時,引來諸多網友參與到朗讀行列中,點燃了大眾讀書的熱情。

今天,搜狐文化盤點了五檔高評分讀書文化節目,願你在忙碌之餘,能從中尋找閱讀的興趣。

《一千零一夜》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很多人都在抱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人在讀書了,我不那麼認為。”——梁文道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花了近14萬字的功夫告誡我們:我們終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但《一千零一夜》是例外,從第一季上線至今,梁文道已在節目中介紹200餘本書。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入夜時分,喧囂漸遠,塵埃落定,這時應該是讀書的一個良辰。當城市的霓虹燈亮起,他著一襲素衣,在車水馬龍的街頭、在呼嘯疾馳的地鐵,為大家帶來讀不完的人類經典和文明故事,《尚書》並不遙遠,地鐵就是《荒原》,艱澀的文字,因而變得充滿家常味和煙火氣。

這是一檔單純以書籍推介為目的的節目,它將所有的聚光燈都打在書上,這種逆時代潮流的做法意外地被很多網友買單,自2015年開播以來,仍保持著豆瓣9.6的均分。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朗讀者》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在這個躁動的時代,能夠躲進靜謐深處的人是幸福的。

董卿個人知性、博學、親和的公眾形象,已成為文化節目領域的超級IP和流量入口,也使得《朗讀者》從出生開始就註定“星光燦爛”。這份先發優勢,令受眾更容易接受她對文化節目的設置議程,從而成功激發大眾對朗讀、對文學的興趣。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在《朗讀者》的舞臺,從家喻戶曉的明星到樸實無華的素人,他們一個個寄情於優美的文學作品,分享各自的生活故事。節目裡有文學作品中的美好情感,如老舍的《宗月大師》表達對恩人的深深感念,柳傳志《寫給兒子的信》流露出深沉的父愛,梭羅的《瓦爾登湖》傳遞出對保護生態的殷切期盼……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當然,也有現實生活中的不平凡故事,如無國界醫生蔣勵和她的同事曾在戰火紛飛的阿富汗一天接生40多個新生兒,野生動物保護者林兆銘一個人照顧300多個動物,周小林花費十年時間建造1500畝的鮮花山谷實現妻子的夢想……

《見字如面》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見字如面》 第一季海報

以信為鏡,照亮歷史,觀照現實。

節目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見字如面》沒有複雜的環節設置,也沒有奢華的舞美佈景,讀信嘉賓用精湛的表演功力和臺詞功底,竭盡所能去呈現書信中的情境與情感,讀罷道一聲“謝謝”便轉身離去,留下觀眾們的掌聲與回味。這檔處處追求極簡風格的節目似乎有些個性,但這種純粹的表達手法,卻能調動起觀眾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伴隨著讀信人的眉頭緊蹙、釋懷舒緩而跌宕,跟隨讀信人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而起伏。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一封封信件有如一扇扇門,打開它,你便去到了那個時代;讀起它,你便成了信中的那個人;合上它,你便實現了心靈的相通、情感的淨化。提筆向愛者訴說,親情為之而漣漪陣陣。

《一本好書》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一本好書,一生之書。

2018年10月8日,《一本好書》第一季開播,這是導演關正文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等之後的又一檔文化類節目。看一期綜藝,真的能讀一本書嗎?這檔節目對書本的詮釋,不再侷限於朗讀、舞臺競技、而是通過話劇表演讓書中的人物在舞臺上活了起來,它講的不僅只是書,還有時代、人物。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在這奇幻空間裡,經典作品被挖掘出穿透時空的思想魅力:《紅字》幾乎可以套用任何一個網絡上的群嘲性事件;《頭號書迷》被解讀出偶像與粉絲之間的控制關係;《湯姆索亞歷險記》打破成人規則對孩子的侵蝕,引發一場關於教育觀念的討論;《怪誕行為學》應景“雙11”,將人們生活裡的非理性迷惑行為一網打盡……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王自健

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或綜藝,要講究言有盡而意無窮,讓受眾產生啟迪並自行思考。節目以“閱讀”與“思考”雙重內核驅動,節目借王自健之口闡明:讀書其實最重要的是激發我們的獨立思考,而且讀書和思考,從來都不是可以被別人代替的。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節目既還原了書中的精彩內容,也有一定的可看性,確實能夠吸引一些沒看過書的觀眾產生讀書的慾望。每期結尾處,主人公都有“去看看原著吧”的號召,節目吸引廣大觀眾讀書的終極目的和良苦用心有了最直接的體現。

《中國詩詞大會》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中國詩詞大會》是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之後,為讓古代經典詩詞,深深印在國民大眾的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而由央視科教頻道推出的一檔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通過現場百餘位詩詞達人的比拼,帶領觀眾徜徉詩的海洋,成功引領並掀起全社會學習鑑賞中國詩詞的熱潮。

願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從這一方小小的熒幕裡找到閱讀的樂趣

杭州外賣小哥雷海為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中斬獲冠軍

選手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對一個普通觀眾而言,算是一場盛宴。相比於中華好詩詞,佔盡了各種優勢,收穫了全國觀眾,也普及了中華文化。

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詩歌緣起,到“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盛唐氣象,再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革命情懷,一首首熟悉動人的經典詩詞,跨越了時代的藩籬,激盪著每一個人的詩歌記憶。

*配圖均來源於網絡及《一千零一夜》、《朗讀者》、《見字如面》、《一本好書》、《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節目劇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 / 劉珊珊, 審 / 任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