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阿根廷鍾愛足球,嗜球如命。用阿根廷人民的話來說就是:“沒有足球,我們根本活不下去。”

86年世界盃,當時的阿根廷球隊,馬拉多納和比拉爾多靠戰術變革,硬生生地用足球找回了馬島戰爭中阿根廷丟掉的民族自尊。

在球賽進行至第51分鐘時,英格蘭中場球員霍奇挑傳門將希爾頓出現失誤,馬拉多納抓住機會,與希爾頓同時躍起爭奪球權。

1米68的馬拉多納用手猛地一擊,“砰”地一聲,球劃過高空,打進了英格蘭的球門。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沒有人不為馬拉多納的經典球技折服,高曉松也在蜻蜓FM新一期的曉年鑑中稱它為一場再也沒有重現過的精彩進球。

1986年的世界盃是馬拉多納一個人的世界盃,那是阿根廷球隊最好的時代。

然而馬拉多納時代結束之後,阿根廷足球卻變得江河日下。


01

“錢荒”波及阿根廷足球

沒錢的“鹹魚”翻不了身

一個世紀以前,世界最有名氣的英國百貨公司“哈洛德百貨”,將自己唯一的海外分店設在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在當時用“繁榮昌盛”形容這個國家,都顯得有些掉檔次。

只是好景不長,1998年英國哈洛德百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正式關門。

幾年後,阿根廷的經濟遭遇了歷史上第一次螺旋式下降——失業率達到20%,在經濟萎縮了五分之一後,他們成為了世界上最大主權債務違約國家。

此後的阿根廷一直處於恢復、低迷、再好轉、再低落的經濟動盪中。甚至連阿根廷人都自我調侃說,沒個好心臟,你是無法在阿根廷好好生存下去的。

這個曾被冠以拉美最富有國家的阿根廷,如今早已債臺高築,美元債務達2310億美元,除此之外,每年還要被大量外債利息壓得喘不過氣。

沒錢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給阿根廷足球帶來的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沒有能力培訓人才。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在阿根廷,孩子們從小就有機會在社區足球學校接受高水平的系統足球教育。

成立於1949年的阿根廷公園俱樂部足球學校,也是阿根廷眾多社區足球學校之一。

學校建成了一個有5塊室內足球場地的多功能訓練場館,如此土豪的配置當然也有優秀的戰績相匹配。

特維斯、科洛奇尼等世界級球星,全都是它培養出來的。

很多外地的家長也願意把孩子送到這裡來進行足球啟蒙和基礎訓練。

在經濟衰退的影響下,社區足球學校也難逃此劫。

為了保證公園俱樂部足球學校的正常運轉,只能淪落為將訓練一層的部分場館租給其它大型體育公司。

公園俱樂部足球學校這樣的狀況還算是好的,暫時不需要為場地和維護費用過多頭疼,但其他的社區足球學校和俱樂部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從2016年開始,阿根廷國內傳統俱樂部紛紛傳出瀕臨破產的新聞,包括獨立隊、班菲爾德、阿根廷青年、博卡青年等多家。

這些經歷著風雨飄搖的俱樂部,根本不可能重新站定,只會越來越滑向谷底。

就單看獨立隊一家,鹹魚想翻身也無力翻身:拖欠了阿根廷足協近1億阿根廷比索,在當時摺合人民幣約合人民幣0.46億元。

還在盡力維持生存跡象的那些阿根廷俱樂部,只能依靠出售一個又一個潛力球員來實現現金維持。

這樣的窘迫的姿態,沒一個人看到不覺得尷尬的。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





02

現代足球一百多年

只出現了一個馬拉多納

對阿根廷來說,雖然經濟日漸不佔上風,但在足球場上,那股驕傲勁兒一點都不能沒有。

也許因為是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國家,阿根廷人從骨子裡都有著一股“貴族氣”。

南美有個快要講爛掉的笑話說:10個阿根廷人,有11個會認為他們自己比另外10個人要強許多。

足球也是如此,他們推崇超級巨星,從迪-斯蒂法諾到馬拉多納,再到梅西,論培養出的頂級進攻天才的數量,巴西都未必比得上阿根廷。

只是在馬拉多納退役之後,這個國家的足球卻一直糾結於對馬拉多納的狂熱“情結”。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也是那時,阿根廷的青訓就陷入了對小個子組織核心不可抑制的迷戀,基本每年都會冒出個170cm出頭的“馬拉多納二世”出來。

奧特加170cm、特維斯173cm、薩維奧拉168cm、艾馬爾170cm;梅西169cm……

只要你是個小個子,速度不慢,突破不錯,能傳幾腳好球,就會被套上10號球衣,扔到前腰位置上。

在阿根廷的足球理念中,前腰才是核心,全隊的進攻都從10號位發起。

而奠定這種足球哲學的人,就是馬拉多納。

問題在於,這是一種早就被淘汰的戰術體系。或許可以說,它幾乎是沒有戰術可言。

阿根廷有句奇葩的體育文化,是這樣說的:一米九打籃球,一米八跳探戈,剩下的就去踢球。

毫無疑問,就像上面提到的,他們對小個子球員實在是拒絕不了。

這就導致在球場上,前場的球員都是一群170cm出頭的矮個子。矮個子球員,在身體對抗上有先天劣勢,你是很難想象到,一個一米七出頭的球員能夠扛得動一米九的壯漢,顯然是天方夜譚。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2006年,裡克爾梅還能靠著大屁股一拱一拱地護球,他退役之後,阿根廷在前場連個能拿住球的人都很少。

而球場上的馬拉多納,雖然個子不高,但速度快,身體壯,後衛撞不動又拉不倒,身上掛著兩三個後衛往禁區裡去,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問題在於,現代足球一百多年,也只出了一個馬拉多納。

有馬拉多納,我們就以他為核心,沒有馬拉多納,我們就想辦法再培養一個馬拉多納。

阿根廷足球就是死在了這種過分推崇精英主義的思想上。

凡事講究有個章法,踢球也是,明確的戰術思路、默契的團隊協作,11人齊心協力才能踢好足球。不過在阿根廷身上,這一點一直是空白。




03

阿根廷足協有多奇葩?

梅西炮轟它是個大災難

除了足球理念上的落後,阿根廷足球隊的危機還離不開“奇葩”的阿根廷足協。

要細數阿根廷足協奇葩的事情,估計一籮筐都裝不下。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2014年7月,阿根廷足協前主席格隆多納去世,這一年,也是阿根廷足球由盛轉衰的一個分水嶺。

在格隆多納時代,阿根廷足協名聲就不怎麼樣,雖然他在去世前已經在阿根廷足協主席的位置上坐了35年。

輿論上對格隆多納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在他治下的阿根廷足球一直身處世界頂尖行列。

不久,塞古拉路易斯·塞古拉接任阿根廷足協代理主席,也成了阿根廷足球混亂的開篇曲。

格隆多納這個“太上皇”離開後,擠破腦袋想要上位的人實在太多了,阿根廷足球也演變成一場權力的遊戲。

塞古拉擔任代理主席之後,阿根廷足協就常常顯露出一副哭窮的姿態。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媒體不止一次爆料,阿根廷隊前任主帥馬爾蒂諾被足協欠薪9個月,完全是靠信仰支撐著他無償工作。而馬爾蒂諾辭職後,阿根廷足協竟向馬競主帥西蒙尼發出邀請,希望能和馬競共用主帥。

百年美洲盃期間,足協為了省錢,專挑廉價航班,整個國家隊在飛機上煎熬了9個小時。

就連一向沉默寡言,人們都說沒脾氣的梅西都吐槽,攤上這樣是一個足協真是災難。

里約奧運會上,阿根廷國奧隊甚至一度連大名單都很難湊齊,主教練更是找來國家隊主帥馬蒂諾,給他派了這樣一個兼職活兒。

更讓人覺得替阿根廷球隊沒臉的是,媒體透露,阿足協甚至還拖欠了球隊保安的半年工資,最終還是靠梅西自掏腰包解決了這個問題。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過渡期的阿根廷足協完全無所作為,塞古拉沒多久也攤上了大事兒。

他涉嫌夥同其他官員侵吞政府撥給阿根廷聯賽的電視轉播費,遭到司法調查。

阿根廷足協又陷入了領導真空期。

2015年12月阿根廷足協主席大選,國內75支球隊代表參加,結果竟然出現了76張選票,兩個候選人各拿了38票,最後只能當場舉手來表決……

這個混亂不著調的阿根廷足協,給國家隊製造“麻煩”卻是數一數二。


在現代足球發展到日新月異的今天,阿根廷足球無論是在足球理念還是足球環境上,如今似乎都遇上了大問題。

它與歐洲足球之間的差距正不斷地增大,這或許就是:當時代拋棄你時,連聲再見都不會說。





想要了解更多1986年的故事,盡在最新一期曉年鑑中,快去蜻蜓FM收聽《曉年鑑》,解鎖1986吧!


從吊打歐洲豪門球隊到與非洲隊伍五五開,是什麼毀了阿根廷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