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這個行業迎來重大利好!

最近跟一些朋友聊天總體感覺:A股賺錢好難啊!

有的剛入市,買了50萬科技基金,原本賺5萬,到現在已經虧15萬。

有的2018年進場,苦苦熬了一年,終於解套,信心滿滿時候一下又虧了20%。

有的2015年進場,錢在手裡還沒有捂熱,就不知道去哪了?

有的2013年進場,經歷一輪“槓桿牛”,最後發現賺的錢又吐了回去,之後還是心有餘悸。

每個進入股票市場的人都是興致而來、敗興而歸,被股市折磨的不行。

2016年一個美女分析師寫信告別資本圈:這行離人性太近了。


“在這個錢生錢的領域,我們看過了太多的紅塵繁華,到了最後,小鮮肉熬成老司機,錢不過數字而已,夢想與成長才是值得堅守的東西。”

當你進入股票市場,可能就會發現,這個市場就是人性放大器,會把你缺點和優點無限放大,能夠讓你的美德在市場裡獲得真實的回報,你的缺點也會被市場無限放大,並且因此而遭受損失。

所以投資股票市場,其實對自己人性的一種檢驗。


還是來說今天重大行業利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將延長兩年,至2022年底。


盤面上新能源汽車汽車板塊今天強勢拉昇,雖然下午被大盤帶下來,但收盤依然是紅盤。

這種情況,只要市場不繼續下滑,新能源汽車板塊很快就會拉昇回去。


2019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銷售開始出現疲軟。2019年6月26日,被稱為史上退坡幅度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國家補貼標準降低約50%,地方補貼則直接退出,2019年補貼退坡幅度接近70%。


從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可以看出,2019年6月份之後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非常明顯。

剛剛,這個行業迎來重大利好!

2019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至120.6萬輛,距離年初預測全年銷量160萬銷量目標有較大差距,也是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作為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2019年收入首次下降,淨利潤下滑42%。


現在補貼延長2年,基本上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吃下一顆“定心丸”,算是不折不扣利好。


最近幾年,歐洲和美國都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我國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新能源汽車定位為彎道超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必要進行政策支持以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能會是疫情之後率先恢復增長,相關產業鏈公司會明顯受益。


行業大致可以分成,上游電池及材料供應商,中間整車製造,下游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其中充電樁還是“新基建”之一,可能借著這一波東風炒一炒。


我在昨天的《4月份投資機會》也重點提到新能源汽車,雖然2月份跟著科技股炒一波。


但他跟科技股不一樣的是,位置和估值都遠比科技股低很多,現在回調差不多,又有政策預期,是可以重點關注。


新能源汽車不是新炒作概念,每輪炒起來就那些上市公司,給大家列一下:(排名不分先後,關鍵看位置和趨勢)


贛鋒鋰業:公司致力於對下一代固態鋰電池商業化的廣泛研究——

固態鋰電池


天齊鋰業:全球領先的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供應商,世界第二大以及亞洲最大的鋰生產商


國軒高科磷酸鐵鋰電池龍頭,主營動力鋰電池,業務涵蓋正極材料、隔膜、電芯等


先導智能:國內高端鋰電池設備龍頭,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8年鋰電池設備收入34.44億元,營收佔比88.53%。


寧德時代: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連續三年全球排名前三位,2017鋰電相關業務營收超過

190億元


當升科技:動力鋰電正極材料行業技術先驅,18年鋰電材料收入31.08億元,營收佔比94.73%。


天賜材料:公司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主要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18年鋰離子電池材料收入12.80億元,營收佔比61.56%


欣旺達:公司動力電池的業務實力和發展潛力已得到國內外多家知名新能源車企的高度認同。


德賽電池:惠州億能在電動汽車電源管理系統業務已具備技術領先和市場先發優勢,在國內新能源電動汽車BMS領域居行業領先地位。


華友鈷業中國最大的鈷產品供應商,國內鋰電三元前驅體產品重要供應商。前期說無鈷電池,所以這個待觀察,寒銳鈷業也是。


新能源汽車整車重點關注比亞迪、宇通客車、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充電樁技術含量不高,這些年每次炒上去的公司都沒有站得住的,所以謹慎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