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瓊”二白的脫貧經驗就要關注她(原創)

昨天晚上,我通過了解扶貧領域的好乾部好典型,發現有一個33歲就當了共青團海南省委副書記的女幹部,她的領導才幹讓我十分敬佩。她叫孫喆,1970年出生的在職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後在“一瓊(瓊中)二白(白沙)”兩個縣的瓊中縣,任縣委書記8年,出色地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在雙手給她鼓掌稱讚的同時,我也為她的卸任縣委書記而依依不捨。在網上的留言區裡,多數是對她的讚美、挽留、依依不捨。


學習一“瓊”二白的脫貧經驗就要關注她(原創)

孫喆書記


一個本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丫頭,隨著工作的轉移變成了憑風臨海的南國姑娘,竟能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難,並且成功帶動一個貧困縣的脫貧摘帽。有人評價,這很了不起,放棄父母兄弟姐妹等親人,從祖國的最北邊到最南邊,要有怎麼樣的抉擇和果斷。

對,我們先要學習她的捨得和放棄,學習她的抉擇和果斷。我不知道媒體報道這樣的扶貧領導幹部卸任是指退休了還是另有重任,對此我不想猜測。我想了解更多她在扶貧上的成功經驗,以便在脫貧攻堅戰的最後一年裡讓更多的貧困兄弟縣學習、借鑑。

首先,我們要清楚,扶貧也要因地制宜,不是所有的經驗都可以直接拿過來用的,照搬照抄就可以成功的,要找到和瓊中縣情相似的貧困縣。據資料顯示,瓊中是海南省典型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革命老區縣和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全縣20多萬人口中,60%為黎族、苗族。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瓊中縣地方政府的扶貧壓力很大。然而,事在人為,有信心有決心,幹事就能成功。在孫喆書記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努力,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瓊中縣的“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脫貧攻堅工作得到國務院督導組、海南省省際交叉考核組的充分肯定,2016年度扶貧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全海南省第一。2019年4月份,瓊中縣正式脫貧“摘帽”。

其次,究竟是什麼經驗如此“神靈”呢?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富美鄉村建設為載體,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整合資金為手段,以基層黨建為保障,推行“扶貧+”模式,進行“精準扶貧”工作。探索的特色農業扶貧經驗向全國推介,比如“整村推進+農房抵押貸款”模式全省推廣,被列為全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全省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縣。

無論如何扶貧,都要有錢花錢,都要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不能走汙染的老路子,一定要發展無汙染的產業。瓊中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省前列,貫徹了“美麗鄉村”發展戰略,也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的歷史性轉變。

此外,光有經驗還不行,我們還需要像她這樣水平高,雄心大的領導幹部。有居民把她形容成“將軍”,希望推動千餘幹部下鄉扶貧實現摘帽的“將軍”不走、留下來,來我們這搞扶貧也行,我們需要您。據瞭解,2018年,在脫貧摘帽最後衝刺階段,瓊中縣1600多名幹部參加扶貧,組建起100支工作隊長期駐村。瓊中縣創新“2+1”“3+1”“4+1”工作機制,要求5個工作日縣領導至少下村2天、幫扶幹部至少3天、鄉鎮幹部至少4天,實行三分之二以上的幫扶幹部駐村過夜、雙休日至少1天駐村過夜。

這就是一“瓊”二白的脫貧經驗。只有認真學習,求同存異,依靠廣大貧困居民,建立“扶貧根據地”,樹立他們戰勝貧窮的信心,我們才能實打實地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