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汙”(四)

大家好,前面我們講到蕭何自汙是受王翦的影響,而王翦自汙又受信陵君的啟發,那麼歷史上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呢?太多了,我們隨便說幾個吧。

隋煬帝的時候,唐高祖李淵當時還沒有起兵,奉命鎮守弘化郡,那麼在這個期間呢,李淵就廣交天下豪傑,(當時是有這樣的風氣的啊,小時候聽那個評書《說唐》講的瓦崗寨,秦瓊、程咬金這些,就是說的這些故事。)那麼李淵就受到了隋煬帝的猜疑,有一次就宣召李淵來見自己。李淵估計自己也有點心虛啊,就稱病沒有去。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在後宮,隋煬帝就問王氏說,你的舅舅為什麼不來啊?那王氏呢,就說李淵病了。然後隋煬帝就說,史書上四個字啊,“可得死否”?就是會不會要死呀?大家腦補一下隋煬帝惡狠狠的咬牙切齒的問:“你死不死啊”?什麼感覺?李淵聽到以後嚇壞了啊,這皇上要是惦記你死沒死,那還得了。怎麼辦啊?《舊唐書》上記載“縱酒沉湎,納賄以混其跡焉”。啥意思啊?酗酒受賄自汙以自保,這個求生欲可以說很強了!最後躲過一劫。大家看,是不是同樣的配方,是不是熟悉的味道。如果不是靠這一招的話,李淵早死了,哪有後面的大唐盛世?

還有我們上次提到的大唐的軍神李靖,百戰百勝,尤其是騎兵突襲東突厥,直接把為患邊境百年的東突厥給滅掉了,厲不厲害?但是呢,滅掉以後啊,就開始縱兵搶掠,東突厥的珍寶財物一搶而空。最後彙報給朝廷的戰果啊,大家聽一下啊,斬首萬級,俘男女十餘萬,獲雜畜數十萬,也就是隻交給朝廷點兒俘虜和牲口啊,其他的都沒了。這怎麼可能?御史們說,你當我們傻啊,就參他。然後唐太宗李世民把李靖叫過來,狠狠的訓斥了一通。但訓完了啊,很快就把李靖提為尚書右僕射,就是宰相啊。當了宰相的李靖呢,每次在朝廷當中議論時政的時候,很少說話,表示我這個也不懂,那個也不懂,最後辭官歸隱,得以善終。

中國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汙”(四)

這是唐朝,到了宋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後,當然這裡邊我要說一下啊,“釋兵權”是有,但是不是“杯酒釋兵權”,這件事史學界還是有些爭議的。當時的釋兵權的主角之一,一代名將石守信在洛陽建崇德寺的時候對民夫十分苛刻吝嗇,民夫紛紛抱怨石守信黑心摳門。宋史在這裡直接評價說:“豈非亦因以自晦者邪?!”。這個自晦啊,是自汙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自己隱藏自己的才能。最後石守信也得以善終。

中國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汙”(四)

還有現在名滿天下的晚清名臣曾國藩,被稱為中國歷史上三個半完人當中的那半個完人(說實話啊,我是不同意對他這個評價的啊,因為其實他是有屠城記錄的)。此人一生謹慎自律,所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以後呢,權傾朝野啊,為了避免朝廷猜忌,他用了什麼招呢?大家來聽聽:在咸豐帝大喪期間偷娶小妾,高調請人喝酒,頻繁收人禮品,在直隸總督的任上,貪汙20萬兩。然後被御史彈劾。最奇葩的是這個御史後來證明是他的人。曾國藩一生讀過多少書,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你覺得他這些自汙的行為,難道不是受了信陵君王翦蕭何李淵李靖石守信這些前人的啟發嗎?

中國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汙”(四)

但是在這裡我一定要強調一點啊,我絕非說所有的貪汙都是自汙,應該說絕大多數貪汙都是真貪。現在有一種說法,說魏忠賢那麼貪是因為他要自汙。我呸!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前面講的這些人物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就是第一、自汙是你要到了一定的地位,也就是一旦你起異心,真的能對朝廷構成威脅。第二、這個很重要啊,就是他們本來一直都不貪,一直都名聲很好,當他到了一定地位的時候,就是對朝廷有威脅的時候,然後突然開始貪起來了。而魏忠賢是什麼人呢?他進宮當太監就是因為在外邊混不下去了。然後在宮裡邊兒,一有機會撈著就貪,一路貪上去。這樣的人也有臉和前面那些人比?!這人是真貪,死有餘辜!

中國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汙”(四)

有人可能會問,那大奸臣和珅呢?拜很多電視劇所賜,再加上王剛的精彩演繹,大家都知道和珅是鉅貪,甚至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個貪官。我想問大家:和珅這麼貪乾隆知道不?那有朋友可能會說,你這不是廢話嘛,乾隆一定是知道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和珅在歷史上除了是貪官以外,還是個極其聰明的人。說一點啊,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那就是當時最好的同聲傳譯啊。看現在的這些學生們一個個英語學了這麼多年,過個四六級都這麼費勁,唉!對和珅呢,我一直都不是很恨的起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沒有和珅,我們幾乎是不太可能看到《紅樓夢》這部傳世鉅著的!而且史書上有記載,和珅這個人通讀史書,所以前人自汙的事兒他肯定是知道的。我覺得他呢,有自汙的成分,但是主要還是自己貪,關鍵是這個度沒把握好,你貪的也太多了點吧,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最後他在49歲被賜死的時候寫的那首絕命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菸是後身”,後人眾說紛紜,解釋很多,但箇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中國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汙”(四)

前面留的那個問題我們還是沒有回答哈,就是自汙這種行為是不是真的能放之四海而皆準?中國的大一統王朝啊,秦漢唐宋清我們前面都提到了,明還沒有講。來,我們講一個明朝的事兒。明朝的開國大將傅友德。這個人呢,名氣不是很響,網上也極少提到這個人。但是此人非常厲害。朱元璋那麼多開國功臣,從淮西二十四將算起,公侯伯子男這五個爵位當中被封為最高的公爵的只有十個人,傅友德就是其中之一——潁國公。朱元璋甚至評價他道“

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尤其是傅有德追殺元朝軍隊,立下不世之功。他在洪武25年的時候,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看到朱元璋殺了那麼多的功臣,忽然上了一道奏摺,史書上八個字啊,“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幹嘛呢?向朱元璋要懷遠的田地一千畝。大家看,又來了,又開始要房地產了,這不是向前人致敬嗎?一杯敬王翦,一杯敬蕭何。但這次結果不一樣了。朱元璋看到奏摺以後不是像以前的皇帝那樣“上乃大悅”,而是不高興的問他“祿賜不薄矣,復侵民利何居?”啥意思呢?給你的工資不低了,你怎麼還侵犯老百姓的利益呢?這件事成為傅友德跟朱元璋關係的轉折點,“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兩年以後。傅友德被賜死,而且死的很慘。那為什麼無往而不利的自汙在朱元璋這兒就行不通呢?我再追問大家一個問題,同為漢初三傑,蕭何通過自汙可以避禍自保,韓信行嗎?我們下次再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