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世紀難題,“元旦”到底是不是洋節

近些年隨著抵制洋節發揚傳統節日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不曾被細究的問題也慢慢的被拉出了水面。

其中有一個可謂是“中國人的新時代難題”,那就是:

元旦到底傳統節日還是洋節

元旦到底是傳統節日還是洋節,我們不妨從“元旦”的前身先粗略說起。

“元旦”一詞的出現,最早記錄在唐朝《二十四史》的《晉書》中。根據漢語辭典的解釋,“元”有初始的意思,而“旦”則有日的意思,兩者相加我們可以得出,“元旦”的意思是初始之日,指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農曆大年初一——春節。直到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被推翻,元旦的意思仍沒變過。

中國人的世紀難題,“元旦”到底是不是洋節

這裡我們可以定下第一個定論:“元旦”的傳統定義,是春節,屬於傳統節日。

彆著急,我們還有最終結論。

元旦,你變心了

1911年辛亥革命,滿清王朝被推翻後,民國掀起了西化熱潮,對傳統東西的批判成了時下的風尚。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各省聚集南京開會,決定採用“西曆(陽曆)”紀年,並規定將傳統新年和西曆新年合併為陽曆1月1日。但元旦在此時還沒有被重新定義。

中國人的世紀難題,“元旦”到底是不是洋節

1949年開國前夕,國家為確定新曆法,幫助指導農事,酌決定將西曆(陽曆)與農曆進行合併,頒佈“陰陽曆”,將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農曆一月初一定為“春節”,人民按照傳統過農曆新年。

自此,元旦的定義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從“傳統節日”變為“非傳統節日”。


中國人的世紀難題,“元旦”到底是不是洋節


由此我們可以定下結論:現在的元旦並不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只是新的歷法冠上了傳統的叫法導致的誤會。

不過不管怎麼說,洋不洋節不重要,最主要的是放不放假,只要能放假,它就是中國人最愛的好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