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算是真正義意上的創業?有何經歷分享?

簡遇以愚


創業過3次,現在做的是平臺,所以也接觸了很多創業者,瞭解過很多案例。我想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分析一下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我想還是在猶豫,但是又對自己有期待,想創業,想做點自己的事情。

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但是創業並不美好,也不是適合每個人。所以對於普通人,我覺得不要想著創業做幾年就可以發大財,可以上市,可以成為馬雲。這是很難的,也是不切實際的。

而我覺得更加合理的創業應該:

1. 從小的生意做起,商業本質還是個生意。小的生意就要求能夠快速見到收入、快速獲得利潤。能在創業的第一天就能實現收入、實現利潤,就是最好的。不要說需要做準備工作、需要投資、需要……先想想這些是不是可以不需要,而直接開始?這有點類似於《精益創業》中的“最小化可行產品”的概念,即要找到最快、最簡單的方法去驗證自己的創業想法是否可行。如果從創業第一天就獲得收入和利潤,那說明這個想法還不錯,可以起步;如果花半年一年還看不到收入和利潤,說還要等,那幾乎這個項目就是不靠譜的了。

2. allin,全力以赴。不要想著可以兼職、可以找其他人來做。既然是創業,就是需要自己全部投入進去,斷了一切後路才可以,因為創業不是輕易可以成功的,如果你不勇敢,團隊還能勇敢嗎?

3. 團隊,找到合適的合夥人,明確的股權分配和分工。招人,寧缺毋濫,不然人力成本會越來越高。

4. 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從心態上、從業務上、從財務上都做好持久戰的準備,不要過度融資或者負債來追求規模,這類公司絕大多數都掛了。


百萬實盤交易日記


關於真正的創業,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很多著名的成功人士,在被人問及成功的秘訣時,他們的答案大都相同:因為自己的運氣比較好。不相信的人會說:你看,成功的人說話都差不多。另外一些人卻告訴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可真實的情況卻是:你努力了,不一定成功。


拿破崙說:在常人看來,運氣就像是一部無字天書。所有的成功都一定夾帶著運氣的成分。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探討一些:什麼是運氣?



我認為:運氣=時機+機會+危機+機遇+勇氣+行動。


01、時機


何為時機?就是做自己該做的,做自己愛做的,做自己能做的。


什麼是自己該做的?


孟子說:夭壽不貳。什麼叫夭壽不貳呢?就是即使知道自己明天會死掉,也不會去做第二件事,就一直做自己選擇了的這件事。而我將它翻譯成三句話:做自己該做的,做自己愛做的,做自己能做的。


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事?簡單點說,就是什麼年齡段,就做這個年齡段該乾的事。年輕時期就是學習期,中年時期就是事業發力期,老年時期就是培養人才期。總結起來就是:年輕的時候,跟著別人幹;中年時期,要給自己幹;老年時期,給年輕人機會。


這就是我們在人生不同時機下,該做的事。一個人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運氣不會差到哪裡去的。至少不會讓自己犯錯和後悔。


什麼是自己愛做的?


很多人一生都碌碌無為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他的能力比別人差,也不是他各方面的條件比別人差,而是他做的事就根本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他做這件事的時候,不是發自內心的,只能是無精打采,得過且過。做的不好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運氣不好。


相反,當你做的是你喜歡的事,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運氣好到爆棚。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世界,只有在自己所熱愛的世界裡,他才能夠發揮自己潛在的天賦,發揮到最高境界。你問問你自己,明天你就去世了,你會幹哪行,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用完你的最後一天,直到最後一天。


什麼是自己能做的?


最後是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自己能做什麼和自己想做什麼,是兩回事。我們想做的,一年達成一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實現財富自由,未來成為比爾·蓋茨、喬布斯、馬雲、馬化騰或者任正非。


但是這些想做的,明顯不實際。


我們一定要去做自己能做的。我們能夠做的是什麼嗎?就是在自己該做的哪件事上,找到自己愛做的事,然後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去每天重複不斷地去做這件事,去練做這件事的技能。


重複的做一件事,就是為了我們把這件事做到極致。


不論你現在處於什麼年齡段,你都要善於把握屬於自己的時機:做自己該做的,做自己愛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如此,你的運氣,難道還會差嗎?


02、機會


機會,靠自己學習、判斷、選擇和積累,不靠別人給予。


有人常說:我就欠一個機會。


我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但是我後來發現:真正的機會,都是靠自己去判斷,而不是靠別人給予。


人家不給你機會是正常的,人家給你機會是不正常的,憑什麼社會要給你機會,憑什麼公司要給你機會,憑什麼人家要給你機會。機會是自己去創造的,機會是自己發現的,機會是一個人犯無數的錯誤和痛苦中找出來的。別人可以給你機會,也可以把它給別人。


俗話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就是說給有能力的人。這句簡單的一句話,飽含著,你要等到一個機會,就必須靠自己犯過的錯誤、經驗來判斷得到。


所以我說:機會=學習+判斷+選擇+準備。


你準備的時間到了,你的學習力、判斷力和執行力夠力,屬於你的機會會自動地向你走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時來運轉。時間到了,運氣就自然就會轉好。


但是我們要知道,一次真正的機會是很難得到的,有了機會人才能夠富有,甚至功成名就。很多人並不是無能的蠢材,他們也不是不努力,他們是苦於沒有機會。


但是有人的社會,就是一場博弈場,就是一片弱肉強食的叢林,在這裡你不去吃人就會被別人吃掉,你只有識別機會、抓住機會、然後利用了機會,才能夠保證自己的權益。


機會決定運氣,運氣只是機會的參雜物。


03、危機:



任何危機之下,都蘊藏著機會。


如果每件事,都是一直向上發展,沒有任何危機的話,你想想看,你還會有機會嗎?你壓根就不可能有任何機會。別人能做成,那就是別人的機會,也是別人的本事。別人做不成,出現了危機,那才是你的機會。


富有遠見的人總善於從每次危機中,尋找機會。


機會中有危機,危機中有機會。我們要先看到危機的一面,保護好本金,然後才能在危機之下抓真正的機會。


世界的本質就是這樣:永遠在循環變化。



04、機遇:


唯有時代,方能鑄就機遇。所有時代下的機遇,我們都可以總結為三種:一、文化機遇、二、制度機遇、三、技術機遇。


什麼是文化機遇?文化機遇,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底層文化原力。這種文化原力,深深地植根於這個民族的潛意識當中。一個民族只有先把文化傳播出去,經濟才能夠跟著上去。


譬如股神·巴菲特就比其他同樣玩股票的人的機遇要高:因為他出生在美國,出生的時間趕上了美國全球化。你要是巴菲特出生在其他國家或者不是1930年的美國。就像《大染坊》中的陳六子在最後青島被日本人佔領之後,說的一句話:我要是出生在盛世的中國,我一定會把飛虎牌賣到全中國。


什麼是制度機遇?就是一次次制度的改革。每一次的改革,都會釋放出巨大的紅利。譬如1978年的高考,和1992年的市場經濟制度的改革等等。


什麼是技術機遇?就是傳播媒介技術的發明和運用,對生產力的釋放。譬如互聯網、移動手機等。


關於技術機遇,我總結的一個規律:任何一個新的時代機遇,都會醞釀2年,然後在第3年爆發,然後概念會火3年,能做5年。


時代的機遇,就看文化、制度和技術。


05、勇氣:


勇氣不是冒險,而是想清楚了就行動,在行動中調整優化行動路徑。影響一個人運氣的第五項要素,就是這個人的勇氣。首先我們在這裡要先區分一下:冒險、猶豫、勇氣的區別。


冒險不是勇氣。


冒險是想都不想就去幹。冒險就是一個人意識不到,自己做的是一件事小概率的事件,想要以小搏大,以弱勝強,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就想絕地反擊,反敗為勝。結果把自己的本錢都賠進去了。


猶豫會隱藏成為“周全”。


猶豫是一直在想卻不去行動。猶豫就是一個人下定不了決心,一定要等到全部的事情都妥當了,你才去做。但是等到都準備妥當的時候,卻發現一切都太遲了。


勇氣是小心謀劃,大膽實施。勇氣就是在沒有把握的時候,時機還不夠成熟的時候,自己決不輕易出手,而是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


上帝只會把好運賜給勇者,是我尊奉的格言。勝利不一定屬於強者,高度警惕、生氣勃勃、勇敢無畏的人也會獲勝。


當然,也有人相信思慮周全的品質勝過勇敢。但勇敢和大膽比思慮周全更引人注目、更受歡迎,且更有吸引力,懦弱根本不能與之相比。


在自己不熟悉的情況下,不去冒險;不論機會出現還是不出現,我們都要學會等待;有6分把握的時候,就應該先行動起來,不要猶豫,然後在做的過程中,隨時根據環境發生的變化,去調整自己的目標,再去計劃。


關於勇氣,在股市裡(在賭場上也是一樣)有一句至理名言:我們不要看一個人在股市裡操作對了多少次,而是要看他在操作對的時候,下的注是多少。


如果你操作了100次,對了99次,但是每次都只下1000注,那麼你運氣再好又有什麼用?但是你在操作對的時候,下的注是100萬呢?


有的人不敢下注,就是在擔心風險。所以,勇氣是一種智慧,而不是一種簡單的魯莽行為。


06、行動:


你做什麼,你的結果就出現在哪裡!


我這裡的行動,不是指堅持。而是指你和你認知一致的行為。因為堅持有時候,你會發現就是一種固執,而行動是和認知是相對的,是說什麼就做什麼,做什麼就說什麼的行知合一的哲學。


行動也是一種重複,你對做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效果。


堅持這兩個字,一定是沒有缺乏行動的人想出來的。因為有行動的人,他壓根就不知道什麼叫堅持。


一個人不留遺憾的關鍵,在機會面前,馬上行動。你做什麼事,你就是什麼樣的人;你的時間花在哪裡,你的結果就會在哪裡;你的錢用在哪裡,你的戰略就在哪裡。


你做了什麼,你就是什麼性質。正如,你做好事,你才是好人;你做了壞事,就是一個壞人。不要去想怎麼樣,怎麼樣,關鍵要在於做了什麼。這個世界的運行本質,並不在於你這輩子說了什麼,而在於你這輩子做了什麼。


唯有行動才能夠改變!沒有行動,一切都不會改變。


我再總結一下我的觀點:我們所謂的運氣,就是一個人的時機+機會+危機+機遇+勇氣+行動的整體組合。


1、時機,就是做自己該做的,做自己愛做的,做自己能做的;

2、機會,靠的是自己的學習、判斷和選擇,而不是靠別人的寄予;

3、危機:任何危機之下,都蘊藏著機會;

4、機遇:唯有時代,方能鑄就機遇;

5、勇氣:不是冒險,而是想清楚了就行動,在行動中調整優化行動路徑;

6、行動:你做什麼,你的結果就出現在哪裡!


最好,祝願看到這篇文章的有緣人,都能夠找到自己,進入到自己的世界裡,發揮自己的潛能,做起事來好運連連,從而無往不利!


張心國


看我暱稱就知道,我是開酒莊的,開酒莊2年了。當初選擇創業是因為想嘗試,只有創業才更容易實現時間自由和財務自由的可能性,雖然知道很難,但是就是想試試。

剛好有個朋友是在做紅酒的,向他諮詢了一下之後就萌生了做酒莊的想法。但是我希望自己的酒莊是與眾不同的。我希望自己的酒莊除了賣紅酒之外還能作為一個紅酒文化傳播的場所,為小團體提供吃喝玩樂一體化的休閒場所。

我很慶幸,自己選對了品牌,選對了方向。酒莊開始運營之後每天都有接待,經營半年之後開始盈利了。


孟思羅國際酒莊


你好,我是創父創業,我來回復您,怎麼才算是真正義意上的創業?

我認為你應該講的是狹上的創業定義。如果從廣義的來講,除了打工之外,只要不是老闆發工資的,客戶發工資給你的都是創業,例如做街邊小吃,修鞋鋪等都算是創業。

你想問的,我想應該是從狹義的角度來講,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創業,創業是發現商機、帶領團隊,維持運作,獲得利益,實現價值的有目的性的商業行為稱之為創業。是需要創業者要有戰略、運營、組織、服務、技術能力等各種綜合性的能力作為支撐,一次真正意義的創業,我覺得符合以下幾個標準才算是:

第一、把商機轉化為實際行動,並由於以追求利潤為目的行為,

第二,自已承擔風險。收入不穩定、還有可能虧錢。

第三、收入多少完全受制市場影響。

第四、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意義。

第五、有團隊,至少也要有兩個人,有股權分配的那種。

第六、有企業文化,願景、價值、使命等等。

第七、有商業模式,而不是街邊隨便開一個店了事,那叫生意。

第八、還有一條就是證明過企業存在過的價值,如果企業沒開始就倒了,我覺得了也不算是曾經創業。至少也要證明他有收入,別人願意為你的服務和商品付過款。否則,你只是曾經來過。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標準,這只是我的個人建議和看法,希望能夠幫到您,我是創父創業,一個連續創業20多年的老兵,關注我,我會長期分享我的創業經歷經驗、感悟心得、以及對未來如何創業的思考,希望下次見到你,歡迎大家留言。謝謝!


創父創業


對於個人來說,開個小店,多掙點辛苦錢就算創業。

對於精英來說,真正能做一個不用再繼續出苦力的才叫創業。比如研發一個產品,這一個產品佔有一個很大的市場。


如果你真的要創業,又只是想多賺一些錢,建議向技術性方向走,這樣你才能持續下去,並且對新進入的人形成一個技術壁壘。你才能持續做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