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腎病真的就只能吃清水煮白菜嗎?

諶海飛


非也,吃好了,才有力氣戰勝病魔!

無論是病人還是正常人,合理的、充足的營養,是身體的健康保證。

清水煮白菜,比較適合慢性腎病患者,但是,需要和其它美食一起搭配——需要節制蛋白質過多,但是又要防止蛋白質不足——總而言之,跟正常人比較,腎病人士飲食該留意的地方較多。

長期高蛋白膳食,可加重腎臟的高濾過狀態,同時增加體內有毒的氮代謝產物,從而腎功能進一步損害。

一般病情的慢性腎病患者,每日每公斤體重,配給0.8克左右蛋白質為宜。

飲食中供給的蛋白質,儘量供給必需氨基酸含量豐富的高生物價的蛋白質,如乳類、蛋類、瘦肉(禽、畜、魚、蝦)等。

以前大豆被嫌棄,非必需氨基酸較多。近些年來發現,大豆蛋白有減輕蛋白尿作用,有利於延緩腎病的進展。

高脂肪食物,會促進腎小球硬化。需要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全奶、豬油、黃油、油炸食物、人造奶油等。

每日米麵主食,因總計含有較多的不完全蛋白,故而須限量,用低熱量蔬菜彌補。

食物種類,以蔬菜、適量水果、低脂奶類、全穀類、禽肉和魚類為主。

慢性腎病食譜舉例:

早餐 牛奶200克+涼拌胡蘿蔔絲200克

午餐 紅薯100克+大米50克+清蒸武昌魚50克+清炒小白菜200克

晚餐 玉米80克南瓜50克小米25克煮粥+涼拌西蘭花200克+家常豆腐100克+雞蛋一個60克

以上食譜大約有48克蛋白質,足夠60公斤體重人士慢性腎病患者食用。

得了慢性腎病,照樣頓頓都有美食!


躍水營養


注意!注意!這絕對是偽命題。確實慢性腎臟病的飲食,在慢性腎臟病的治療、保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絕不是一言兩語能夠說清楚。也不是一兩個規定能概括的。

我們知道,慢性腎病是一個慢的讓人們不可思議的慢性病。有些患者在幾歲的時候發病,堅持保養治療,可能到了四五十歲還在治療保養。甚至是到了五六十歲還在通過透析或者換腎以後,活的有滋有味。

甚至有些患者幾歲患有腎病,中間穩定很長時間,幾十歲後檢查發現有了慢性腎衰竭的表現。有人認為是小時候的腎病發展而來。

而在這漫長歲月的時間裡,慢性腎臟病起起伏伏,臨床表現時好時壞,但腎功能緩慢損害。腎臟的病理也是逐漸發展。

其實,慢性腎臟病的病程,我們將其從輕到重分為五期。在慢性腎臟病漫長的時間裡,腎臟病不聲不響的從慢性腎臟病1期發展到4期或者5期。如果是到了五期,那就一定要維持性血液透析或者換腎,才能維持生命。

而慢性腎臟病的飲食要求,在慢性腎臟病的各個時期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另外,發生慢性腎臟病的原發性疾病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是腎病綜合徵;有的是慢性腎炎綜合症;有的是慢性腎盂腎炎;有的是狼瘡性腎病;有的是高血壓腎損害;有的是糖尿病腎病;有的是痛風性腎病等等,還有許多許多。

而這些不同的原發病引起的慢性腎臟病,其飲食要求也是有區別的。

是的,因為慢性腎臟病的病情特別複雜,影響因素眾多。給病人的飲食以前,我們需要考慮血糖的問題,血脂的問題,血尿酸的問題,血漿蛋白的問題,鐵元素的問題,維生素的問題等等。因此,我們要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病因,就要做到不同的安排。

比如,在腎病綜合徵病人,早期腎功能正常情況下,由於大量的血漿蛋白通過尿液排除體外。引起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癥。這時候,在積極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我們特別鼓勵病人進食魚、瘦肉、雞蛋等高蛋白飲食,以補充體內蛋白質的不足。

而如果是痛風性腎病病人,早期腎功能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大量蛋白尿。這時候對腎臟損害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尿酸或者是沉積在腎小球基膜,或者是大量尿酸結晶堵塞在腎小管,或者是尿酸性結石堵塞尿路。我們就需要控制好病人的飲食,不讓吃海鮮,動物內臟,啤酒;少吃肉製品。

如果到了慢性腎臟病的第二、三期,我們就讓病人適當注意,只要病人不是暴飲暴食,注意飲食清淡。也不需要過分控制飲食。更不是隻讓病人吃青菜。

就是到了慢性腎臟病的四、五期,我們也是要求病人吃優質低蛋白飲食。所謂的優質蛋白,就是動物蛋白,動物蛋白含有較高的人體必須氨基酸,而植物蛋白就相對少一些。所謂低蛋白飲食,就是數量要低。多了,腎臟負荷不了。

飲食問題是慢性腎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還有一個就是,慢性腎臟病到了晚期,接受透析和沒有透析病人也是完全不同的。對於非透析治療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質 據腎功能損害程度確定膳食蛋白質攝入量。

沒有接受透析等患者,在每日供給的蛋白質總量中,優質蛋白應占50%以上。如雞蛋、牛乳、瘦肉等補充。同時充足供給能量,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一般情況下,我們希望能量多數來源於澱粉,少量來源於米、面和脂肪。

而對於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或者腹膜透析等腎臟替代療法的患者,通常存在著營養不良。按照歐洲腸外腸內營養學會的要求,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分別為1.2~1.4g/(kg.d)。量是比較高的。而且其中至少要求50%為優質蛋白,也就是動物蛋白。

而且,我一直認為,隨著我們透析等血液淨化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只要能夠堅持充分透析,飲食更是可以放開。以提高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從上述看來,慢性腎病任何時候都不能只吃“清水煮白菜”。而且只吃素菜,不吃肉製品,對疾病的影響,對生活質量的管理,是非常錯誤的。




腎病追蹤


不是,而且只要你不在自己的思維裡死板、畫地為牢、自我設限。掌握正確的養生方法,腎功能是可以慢慢恢復的。

站樁,頭條上自學。每天早晚各5到30分鐘。自己靈活適應提高。一段時間後,當下腹部和腎部開始有動熱涼等感覺時,就表示修復開始了,恢復也只是時間問題。


用戶8232840580155


慢性腎病發病特點有“三高”、“三低”:發病率高、伴發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社會對慢性腎病的知曉率低、防治率低、伴發心血關病的知曉率低。俗話說病從口入,對於腎病患者來說,更要注意飲食。 01:11 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B及C族和含鐵豐富的食物,以滿足身體需要,如新鮮綠葉蔬菜、水果及動物內臟,有豬肝、雞蛋、西紅柿、紅棗、花生、茄子、木耳、西瓜、蘿蔔、黃瓜、柑橘、獼猴桃、天然果汁等,但血尿酸及血脂高者不宜食用動物內臟。補充維生素C有利於鐵的吸收,可食用西紅柿、綠葉蔬菜、西瓜、柑桔、獼猴桃和天然果汁等食品。   低磷  控制自己飲食當中的磷元素含量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慢性腎衰患者常有血磷升高,所以限制飲食中磷的攝入對控制血磷極為重要。應制定低磷飲食的方案,儘量避免食用含磷豐富的食物,如酵母類、全穀類、幹豆類、硬果類、海產類、動物內臟、腦髓等。蛋黃含磷高,1周不超過2個,烹調魚和瘦肉時,可先用水煮一下,再撈出熱炒,以降低魚肉中的含磷量。 蛋白質的供應量,一般應按正常需要量供給,成人每日每公斤體重0.8~1.0克。並選用生理價值高的蛋白質,如蛋類、乳類、肉類等,以補償排洩損失,避免和治療浮腫及貧血。 若伴有高血壓或高脂蛋白血癥者,須限制膳食中的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的含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