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面地應對失敗?

瞭解無惑


做事應追求完美,發揮出最好水平。但出醜露怯在所難免。總有自己不懂的事情,總有沒能預料到的情況。即使未雨綢繆,仍會百密一疏。旁人看到你身處窘境的反應會各式各樣,加油鼓勁的,一聲嘆息的,漠然淡定的,冷嘲熱諷的...站在聚焦的舞臺,是若無其事地當一切都沒發生,還是給失敗找一千個理由,是與嘲諷者對攻,還是黯然離場。我們往往不去正視錯誤,愛惜面子,找各種理由掩飾,最後更多是掩耳盜鈴,適得其反。

像沒辦法控制旁觀者的反應一樣,我們也無法讓別人以我們設定的理由來理解出現的錯誤。花大力氣掩飾只是徒勞。既然不能控制觀者的態度與反應。更明智的做法還是坦然面對失誤或失敗。淡然處之,在別人未嘲前先自嘲。自己都不那麼在意,別人也不會無聊到揪住不放。臺下付出的十年功不會因為臺上幾秒鐘的問題就被全盤抹殺。

自嘲是一種聰明的處事方式。在外化形式上降低了別人和自己的預期,緩解了緊張局面,發揮了更好狀態。光腳不怕穿鞋的。自嘲者不用別人幫忙,自己先把鞋脫了。自嘲能夠抵禦他嘲,贏得尊重,化解尷尬。

自嘲是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自信,如果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自嘲就變成了自我檢討。自尊,自嘲是贏得尊重的方式。沒有底線稱不上自嘲,而是自輕自賤(不明就裡的自稱“屌絲”如何看待大家自有評判)。自知,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有充分了解才能“嘲”到點上。

中國人在辦事風格上嚴肅認真,謹言慎行。出了問題也往往不能輕鬆面對,考慮事情後果太多,比較缺乏自嘲精神。其實,如果理性看待不足,坦然面對失誤,少一些懊惱沮喪,把注意力繼續專注在事情上,也可能壞事變好事,烏雲變藍天








標峰理論評


當做下一次成功的墊腳石,沉下心,放低姿態,讓自己歸零再出發,你會發現每一次黎明前的黑暗是多麼美好。加油!朋友!


點滴感悟666


失敗,是每一個人人生際遇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們從身邊不同的人,遭遇不同的失敗的不同態度中,可以吸取有益的積極態度方法。

首先,應該調整好心態,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的位置,知道我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我們自身的與外界環境的綜合因素而導致,不必沮喪,把失敗只當作人生的一個過程。決不能讓失敗打倒心智及肉體。

其次,表現在人們面前的態度,應該是跳出失敗結果而可以輕鬆自嘲,好比失敗發生在他人身上,大度而幽默,這是最體面的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