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讀書時光?

海藻微視野


怎麼形容讀書的時光!只能說要生不能生要死不能死(開玩笑了)。

我想說的是對我們這些學渣來說,讀書的時光是悽慘的,物理化不對,數學從沒及格,選擇題基本靠猜。學習時兩眼無神。考試時。那感覺不亞於12級地震。家長會時!心情和世界末日沒有區別!(當然了,我這學渣沒辦法!

總得來說還是會懷念上學時候的同學!你單相思的女同學。默默關注她的一舉一動。

總之學習生涯,那是既痛苦有甜蜜!

懷念那時候的無所事事的單純!

30而立!今許只剩下感慨。唯有懷念!




小李在廣


以前特別喜歡一段話。

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且將苦難流年付諸書香,得明月,鍾秀竹,自在陶醉了去。

當時理解不是很透,只是簡單的意思理解,但卻感覺自有一番風味。所以奉為佳句。

其實學生年華哪裡會有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苦難流年。

然而畢業之後步入社會,真實經歷了曲折和繁複,也算是經歷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可工作生活開支已經讓生活忙的焦頭爛額,哪裡會有想曾經的時間流連於書海品味書香。

只能拿碎片化的時間刷一刷微信公號,頭條,讀一讀文章。

此時我才更深的感觸到這段話的含義吧。或許現在的領悟尚淺,隨著年齡閱歷經歷的提升,感悟或許會更多。

但總結來,讀書實是個人一番天地。


多隳oHu


讀書是一種超脫世俗的精神享受!


蕭輝田老師


兩耳不聞窗外事,不負春光不負卿。


業餘參謀長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創業李白白


原來美好的期望被我熬成了噩夢。

我的讀書時光在前面十來年應該是普通而平靜的,跟大部分孩子一樣,每天在學校享受著快樂又純真的生活,更何況成績一直還過得去,所以那段時光還稱得上是美好。但真正噩夢開始的時段,是從我上高中開始,六年的高中生活讓我直到現在還在我心裡留有陰影,沒錯,我上了六年高中,參加了四次高考。這四次高考對於我來說真的變成了一種噩夢,是我整個青春時代最黑暗的一段時光,以至於我現在每年的六月份都會做到有關高考的夢,並且從夢中警醒過來,再加一身冷汗。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太高了,雖然我的成績也一直還過得去,基本上每次高考都能上二本線,但就是自己好高騖遠,一山望著那山高,上了二本的線卻總想上一本的學校。對於一般的人來說,複習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因為你的基礎在高中的幾年已經打下了,如果沒有一翻懸樑刺股的決心,要想再取得實質性的進步真的太難了,畢竟你複習時的心態已經很難再去掌控了,於是我就這樣在迷茫和麻木中不停的輪迴。

最後,我要告訴你們一個被催的結局,每年高考我都能上二本線,有一次甚至離一本線只差幾分,但每次都未能被我所填報的志願所錄取。有一年我還被補錄到了武漢的一個大學,我去報名然後還上了幾天學,最後不甘心又退學回來繼續復讀。最後、最最後、最最最後的結局是,用我的二本分數線上了一個大專的學校。


山與水末


上學的時候只知道讀書讀書,也不知道到底是讀書還是吃書,我感覺差一點把書吃了。真有點“學海無涯”的感覺。

記得小時候每天揹著重重的書包,揹著上學,又揹著放學。

上學路上急匆匆,放學路上打打鬧鬧,我是農村的,是這樣,你是城裡的可能不一樣,上學的時候我不是很聽話的學生,每次考試老師不認為我會考好,幾乎每次都拿個獎狀,上初中說我考不上,一個班考上5個,我考上了,上高中說我要複習,誰知考上了,我也就是迷迷呼呼考學上學。“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畢業上班的時候發現跟專業沒多大關係,所以我認為學校就是教你學習的方法,增長需要和文化水平,社會才是真正的大學,“學無止境”。

所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很多時候也有這種感覺,“踏破天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認同的關注一下,多多交流。 0





餐創聯盟首席諮詢官


用一句話形容我的讀書時光的話,莫過於“一盞秋燈夜讀書”。

吾幼家貧,命運多舛,雖聰明,然無甚讀物。記得讀小學時,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和我同桌(也是一個家屬區的鄰居,他父母是上海知青)討論課外讀物,我茫茫然不知所云。偶然一次去同桌家,看到了大量的課外讀物,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樣的書籍。

從小學到高中,我都拼命讀書,然家貧,高中讀的職業高中(當時的職業高中錄取分數線比普通高中高)。當時職業高中是有獎學金的,每次都能得一等獎學金。三年高中,提前半學期考到工廠當了一名工人。工資都是交給母親。母親給我的所有零花錢都被我用作購書了。自己買了大學的書本自己學習。

後來參加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學習,全班49名學生,我是全班唯一一個全部課程一次性通過,且三年畢業的唯一一個學生。

從小還喜歡書法,一直堅持。現在是一名專業水平很高的書法老師。

一盞秋燈夜讀書,多少個夜晚,別人早就休息了,我依然秉燭夜讀。

讀書真好。


凌川


讀書?我是91年的,讀小學的時候父母是很看好我的,對我期望很大,成績也是數一數二,給我灌輸的思想就是“讀書才有出息,讀書可以當大官,坐飛機,出國旅遊。。。導致我一直以為讀書不是為我自己讀,而是為了父母,上初中我是以成績考上尖子班的,後來讀到初二受到“古惑仔”的影響成了校園小混混,初三讀了兩天被退學了!社會遊蕩了兩年浪子回頭,跟了一個親戚去了工地,一做就是4年,期間很本分,做事也踏實,後來為了討老婆去了深圳電子廠做了兩年,2011年回來創業搞養殖,做得不錯,2015年有次同學聚會,我去了,那些曾經跟我成績一樣優秀的同學大學畢業後每個月拿著3000左右的工資,那時候我年收入在40萬左右,突然覺得讀書讀得好也沒什麼意思,還不如我一個務農的!2016年生意不好做一直到現在,每年都虧,而那些同學基本都很穩定,有些自己搞小工廠,而我突然明白有知識,有文化是件多麼牛逼的後盾,像我們這種沒讀什麼書的人做什麼都只能靠運氣,靠不了知識!所以,讀書,還是好!


終於O還是回家養羊了


我是沒上過大學的人,所以怕別人談及學歷和文憑,我讀書學習的感悟只有一個,那就是網絡是人生最好的大學。現在用《網絡是人生最好的大學》為作文題目回答老師的問題。

《網絡是人生最好的大學》

【難圓少年大學夢】此生最大的遺憾是沒通過正規的考試,搞到一張大專的文憑。八十年代中期,大學錄取率只佔參考人數的2~3%,考生如過獨木橋、奈何橋。待到成年後,國家恢復了自學考試,但最終因家庭鎖事、世事煩擾,連考前兩個月的補習也堅持不下來,沒進考場門就敗下陣來。

如今已過五十歲,國家自學考試仍在進行,但心態變了,好象文憑與我毫不關係似的,有無文憑一樣過日子,跟任何商戶打交道,從不強調你是否有文憑,只講求信譽,文憑只是一張紙,為何自責一輩子?

【學習網絡知識】沒文憑不代表不求上進,不代表不學習,天生我才必有用,有何用?人生價值體現在哪裡?沒人逼我學,但想做到獨擋一面很難,必須自己強迫自己學,個體工商戶的月報、年報、銀行對帳、理財等都是在網上操作,自己能在網上操作可以免去車旅勞頓,節省開支,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因外出活動而帶來的人生意外風險,因為人生的意外風險與活動量成正比。

十五年前,我就決定好好學習網絡知識了,不懂就向年青人請教,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到目前為止,我基本上做到了獨擋一面,但不能鬆懈,活到老,學到老,所有系統經常升級,必須與時共進,網絡是最好的老師,網絡是人生最好的大學,所有不懂的問題網絡都可以幫你及時解答,有無文憑學歷真的不重要了,能接受網絡的人,其實天天在"大學"免費學習。

【感謝網絡提供學習平臺】沒大學文憑,原以為是一種"殘缺"的人生,早年沒料到的是,人至暮年,還能天天在"大學"免費學習,感謝網絡給我提供的學習平臺,感謝網絡圓了我少年的"大學夢"!

目前,簡單的文件從打字、排版到打印,流水線作業可以獨立完成,甚至在【美篇】還能偶爾發表幾篇具有特色模板和背景音樂的"豆腐塊"文章。

【感謝網絡】網絡是人生最好的老師,網絡是人生最好的大學,網絡是人類最大的圖書館,網絡是燈塔,照亮人生前進的道路,網絡是一種最先進的生產力,網絡代表一種最先進的文化思想,網絡是推動世界文化同步和世界歷史車輪前進的主要動力。

謝謝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