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和媳婦永遠處不到一起嗎?你有什麼心得分享?

王如21


婆婆和媳婦不是永遠處不到一塊,親母子,親母女也會拌嘴了,所以婆媳是要注意避免一些事項:

1.不能夠距離太近,舌頭還會碰到牙了,何況沒有根基的兩個人。

2.最好的距離是一碗粥的距離,即粥煮好了出鍋送過去,到達溫度剛剛好,不燙不涼,正是吃時。生活上可以相互照應,又有各自私人空間。

3.婆媳都不要對對方寄予希望,甚至理所當然。比如:媳婦認為婆婆就應該幫自己帶孩子,婆婆認為媳婦就應該孝敬婆婆併為其養老等等。

4.婆媳都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都愛著同一個男人,因為同一個男人而相聚,那更要愛屋及烏。

5.婆媳都要經濟獨立,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築,才會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

總之,和諧的婆媳關係要相互包容理解,家和萬事興。


團媽陪團刷世界


我婆婆是基督教徒,因為她的堅持,也因為我父母的大愛(父母信佛教),我在結婚前跟著修女1對1學了2個月的聖經,併入了天主教。婚後,我發現我家婆是個很寬容的人,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很虔誠,信天主,主愛世人,所以她心胸很是寬廣。她總是說,天主送孩子送媳婦給她,是讓她教的,不是讓她打罵的。

但是,即便是嘴唇和牙齒,也有咬到的一刻。我記得有一次,老公喝酒了,她譴責我不管好老公,那時候我頂嘴了。還有我的小女兒出生,可能是女孩(她想我生男娃),而且月子裡鬧騰得很,估計是腸絞痛,那時候誰抱都哭。她就有點不耐煩,總是說一些話來罵女兒。我也會頂嘴,說她老老幾十歲和一個剛出生的娃較真,孩子哭是本能,就像人餓要吃飯那樣。後來她也和我好好解釋,說她身體不好,聽孩子太鬧騰她心煩,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我覺得沒有幾個家婆像我的那樣,會怕我生氣匆匆向我解釋,會什麼事都找我商量。我認為,婆媳關係會因為雙方的寬容,體諒而讓兩個原本沒有血緣關係,又同愛一個男人的女人成為比母女還要親密的朋友。可以吵架,可以生氣,但是永遠是一家子。


雜草


並不是,我姨和她的媳婦就相處的很好。

她們沒住在一起,但是住的很近。可能分開住也會令關係比較和諧吧。

因為我嫂子每天上班,我阿姨會幫我嫂子接送小孩。不過孩子多了有點點麻煩。

偶爾一起出去玩。

我嫂子出去逛街也都會記得給我阿姨買禮物。不一定都是貴重的,買禮物主要的是心意。服裝,玉飾,身體乳......

一般晚飯後,她們會在出去散步後集合在我阿姨家裡聊天。





黃潘


婆媳關係雖然我不存在有(因為我的親婆婆因為複雜家事不在人世)但是身邊朋友經常有就這個話題傾訴,我的一個朋友A因為與老公兩地分居在公公病逝後A的老公擔心她一個人又上班又照顧孩子辛苦,於是就把獨自在家的母親喊來照顧她,於是A的噩夢就到來了,這婆婆平時兒子休假回來做得可好了洗衣做飯什麼都做,可是兒子前腳走她後腳就會各種“生病”這裡痛那裡痛的做不了啦,我這個朋友A原本婆婆不來最多也就是照顧孩子罷了,誰知現在更忙得不可開交,下完班接孩子順路菜市場買菜回來做飯洗碗輔導孩子,這婆婆啊只要兒子一回來病就好,作啊,我朋友A跟老公說,她老公不信說你看我媽在這好辛苦什麼都做[流淚],一副心疼母親的模樣,A說的多了她老公就說“你就是不想我媽在這裡,再怎麼得她是我媽,我爸已經沒有了她就算做錯了我也就一個媽了”,朋友漸漸無語漸漸抑鬱身體也在婆婆的折磨和老公的不信任裡垮掉,於是心灰意冷提出離婚,說起來A老公還是在乎A的,於是從工作地趕回來盡力挽留婚姻,也在眾多人嘴裡獲取了母親的真面目,連自己的十歲女兒都指責奶奶演戲,於是考慮考慮了把其母親送回老家請了個保姆照顧一日三餐才算平息了這次事件。我朋友A還算是老公心疼的,你想要是遇到老公不疼人的怎麼辦?所以遇到這種“作”的婆婆啊就要留心眼錄證據讓所有人看看她的嘴臉,不需要一忍再忍的,萬一自己老公不如A老公那樣那麼在乎自己怎麼辦?[捂臉][捂臉][捂臉]

都說媳婦熬成婆,按道理都經歷過為什麼很多婆婆眼裡有兒子無媳婦呢?聰明的婆婆對媳婦好,不聰明的婆婆只會護兒子短。



泛泛之一


如果一個脾氣很好的婆婆和一個善解人意的媳婦在一起是會相處得很好的。

或者一個素質很高的媳婦和一個處處為人著想的婆婆在一起也會相處的好

01尊重

要用心、用情對待一個人,先得學會尊重她。“尊重”即尊敬、重視。這是一條道德標線,只有心揣這條標線,你說話做事、一言一語才會顧及她的感受,也才能耐著性子聆聽她的叮囑和嘮叨、硬著頭皮接受她的批評和建議……養成不與婆婆較真、頂撞的美德。

02孝順

滿足婆婆物質上需要,也要重視婆婆精神上的需求,還包括對婆婆三病兩痛的關心和照顧。心中裝著婆婆,事事想著婆婆,從細緻入微的點滴著手,把“婆婆”真當成自己的媽媽,以心換心,用過程積累情感,用時間積累情誼,這才能做好一個兒媳婦。順從父母的意志在這裡指要體察婆婆的需求和願望,儘量去滿足她,且不是被動應付,敷衍對付,要積極主動,盡心盡力。

03包容

婆婆的很多東西,如思維定勢、生活習慣等已養成定型,很難為兒媳婦改變。這就要求兒媳婦多去適應,多包容少指責,多包容少頂撞,多包容少抱怨。擇其益者從,擇其不益者誘,吸收老人好的東西,誘導老人改正不好的東西。

04耐心

有些兒媳婦,剛剛走進一個新家庭,感受到婆婆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婆婆就心灰意冷,甚至產生離婚逃避的念頭,表面看來,這是缺乏耐心,實質是缺乏自信,根子上是處世能力不強。

沒有哪個婆婆天生就愛與兒媳婦過意不去,畢竟她是希望兒子幸福的,所以做兒媳婦的,一開始就擁有不同於與一般陌生人打交道的優勢,故而只要真正用心、用情,假以時日,一定可以與婆婆建立深厚的感情。

05距離

距離產生美。這種距離不是刻意地遠遠躲著婆婆,不是人為地老死不相往來。真要是這樣的距離,婆媳關係也就名存實亡了。

合適的距離,其次是求同存異不爭不吵。遇到意見不一致的事情,求同存異不爭不吵也是一種距離。做兒媳婦的,不要事事在婆婆面前爭個贏頭,自己佔理的事情,能一次性說服婆婆的就說服,不能一次說服的就採取“曲線救國”的辦法迂迴達成共識。據理力爭,不適合處理婆媳關係,畢竟老人有可能一時轉不過彎來,要循循善誘。婆婆認為佔理的事情,做兒媳婦的要慢慢領會,不可強詞奪理、盛氣凌人。

家事要商量著辦,作為家庭主內的兩個重要女人,遇到分歧不可急於求成,要學會在求同存異中不斷累積共識,確保不斷消除矛盾,積極營造一團和氣的家庭氛圍。


女人就要悅己美


沒事聽老太太聊聊八卦,雖然已經聽過很多遍了。偶爾誇誇老太太做的菜好吃。自己買回家的零食分給她吃,如果她在忙就喂她一顆。她教育小孩從來不插嘴,哪怕跟我觀念不一樣。吩咐我做的事情好好做,最好超出她的預期,雖然她一年叫我做事不會超過五次,而且都是類似什麼我要出去幹活啦,下雨記得收衣服什麼的。最重要的就是以誠相待,互相尊重,千萬不要在外面說婆婆的壞話,雖然日子久了總會有點磕碰,能忍就忍,不能忍就把話在家挑明瞭說。外面說說就算了,別人到時候添油加醋的傳到婆婆耳朵裡那才是見了鬼。婆婆說我,該聽就聽,該改正就改正,不想改的就直說。

愛笑的玉米哦


這個問題扎心啊,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矛盾的,不好相處啊!

在我國曆史上,媳婦在婆婆面前是沒有什麼地位的,而婆婆也很少能給兒媳好臉色 看。總是端著個架子,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就像兒媳欠她錢似的。媳婦在婆婆面前猶如一個使喚丫頭,端茶遞水、呼來喝去,甚至還要倒尿桶、打洗腳水.....

新中國成立以後,婦女地位不斷提高,到如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女人的地位早已經超過了男人。家庭結構的變化也使得女人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當今社會的家庭幾乎都是由女人當家作主了。。

婆媳矛盾也逐漸的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原來的婆婆全面壓制媳婦轉為媳婦佔了婆婆的上風。早些年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家家都是獨生子。誰還不是個寶寶了?哪個婆婆不想護著兒子?可又有哪個媳婦不想在家說一不二呢?

由次就拉開了婆媳大戰的序幕。你來我往,誰都不含糊。爭奪的結果往往是媳婦佔優勢,而婆婆卻從來沒有服過輸。而婆媳大戰的真正受害者就是兒子,那真是耗子進風箱,兩頭受氣。老話說:會做兒的兩頭瞞、不會做兒的兩頭傳,說的是做兒子的要從中調和,可現實生活哪有那麼好調和,做兒子的常常被搞得焦頭爛額、苦不堪言。做婆婆的會說:我拿媳婦當自己的閨女、做媳婦的說:我拿婆婆當自己的媽媽......拉倒吧,你不生她不養的,不可能像親人一樣。

所以啊,奉勸那些媳婦婆婆的,少生點事,為了老公、為了兒子,咱們都省點心。


一慢二看三通過


婆婆和兒媳永遠處不到一起嗎?

不是的!

只要婆婆有善心、愛心,總有一天會感動兒媳,會相處的挺好的!但是成不了母女,因為沒有血緣關係!

我今年七十七歲了,有兩房兒媳。她們都來我家20多年了,老伴和兩個兒媳相處的挺好的。她是這樣做的:

一,媳婦來到我家,生活習慣不一樣,婆婆要儘量適應她們。

媳婦的生活習慣已經養成了,20多歲再改變很難了,生活中要適應她們。

每次做飯,婆婆都想好這個兒媳願意吃什麼,那個兒媳愛吃什麼。蒸飽子、包餃子最少做兩種餡料的。大兒媳不吃肉,買瘦肉剁碎讓她挑不出來。小兒媳愛吃茴香苗,只要她回家,婆婆準做給她吃。大家都愛吃三鮮餡的,多包。讓他們吃飽,飯後再帶一些。

老人最開心的事是做好了飯,孩子們喜歡吃,吃完了再帶著。

二,兒子結婚了,婆婆從不插手他們家的事,不過問不打擾。

孩子結婚了,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了,放心讓他們自己過吧!做到不管閒事。

有困難需要時,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

兩個兒子都是70後,那時工資很低,他們結婚後需要添傢俱,添電器,有時兒子回家要錢,婆婆二話不說就拿出了錢,要一萬不給5000。

三,兒子媳婦鬧矛盾,不問原因,批評自己的兒子,哄媳婦高興。媳婦高興了,兒子也就解脫了。

婆婆千萬千萬記住:好了還是人家小兩口,向著自己的兒子,兒子更受罪!

四,從不在兒子面前說兒媳這不好,那不好。

兒子結婚了,回家就是三口一起來,兒媳對公公婆婆怎麼樣,兒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該做的工作回家了兒子一定會做。不用婆婆再嘮叨。

五,只要身體好,不該盡的義務也要努力做好。

1.伺候媳婦月子。和兒子商量,要按兒子說的做。因為兒子的按排就是媳婦的意見。

如:小兒媳坐月子,兒子按排一天七頓飯,媳婦只要能吃下去,婆婆就好好做。洗尿布、看孩子儘量多做,讓兒媳好好休息,她身體好了也是兒子的福!

2.看好第三代。

扶養第三代不是爺爺奶奶的義務。但退休在家,身體還好,又沒有事,要幫助他們。看孩子儘管很累,但是負出了換來了歡樂!

3.多疼第三代就等於疼兒媳了。

第三代的吃喝拉撒睡,兒媳管的多,婆婆多管一些,媳婦就不用管了。換季節時的衣服,婆婆提前準備好。冬天棉衣,春秋毛衣毛褲提前準備好,疼孫子就等於疼兒媳了。

六,兩個兒媳各有特點,不能一樣要求,但要一樣對待,儘量一碗水端平!

如:大兒媳想的周道,過年過節,吃、穿、用她都想到了。她想到了婆婆高興,沒想到的也高興,因為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可能小兒媳別的方面做的好。

七,婆婆是潤滑劑,要維護一家人的團結,必須做到管住自己的嘴巴。

多好的家庭也有事,孩子告訴你了,有利於家庭和睦的事多做;不利於家庭團結的事堅決不能做!

把孩子團結在父母的周圍,讓孩子感覺到:有媽才有家!有媽真好!

結束語:

兒媳、婆婆都不是聖人,只要用善心、愛心去對待,她們也都有感恩之心,一家人和和睦睦過日子才幸福。婆婆多疼兒媳,兒媳尊重婆婆,關係能處到一起,不信你試試!





迎水yso44


其實這個關係好與壞的關鍵在於老公上

關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善的,也不是在一天兩天就變得如此惡劣,很多都是日積月累的,可能是第一次在他家禮節不夠,或者是婆婆那一次無心的一句話,或者是後面生活在一起習慣上的不同,地域性的差異,種種原因無奇不有。

這時候就是老公出手的時候了,作為中心的存在,要好好充當潤滑油的角色,要讓這兩次齒輪好好的磨合運轉起來,自然就不會出現裂縫。

對於夫人方面要打溫情牌,要好好照顧夫人的情緒,誰不是第一次做人,忍讓一次兩次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可不行,多溝通,要讓夫人知道自己是和她統一戰線的。

對於母上那邊就要多製造機會,製造給夫人表現的機會,要讓母上知道夫人對她是很好的,最好就是看到適合的買回來,和夫人說好然後送給母上大人,看到適合的也可別忘了岳母大人哦。

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只要看到你是真心實意對你夫君好的,一般婆婆都不會說要刻意為難,在婆婆面前給夫君一點面子,換個角度來說,你也不喜歡看到自己兒子被欺負,看到一個百般照顧自己兒子的,你也不會為難這個媳婦了。

祝家庭生活愉快


閃耀的麥先生


婆婆和媳婦是可以和平相處的.

1.婆婆可以把媳婦當作女兒來對待,媳婦把婆婆當作自己的母親來對待,無論女兒做什麼做母親的都是很支持的,只要不違背倫理道德及法律,母親不管怎樣,做女兒的永遠都愛著自己的母親.

2.俗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當媳婦進門的時候母親就要知道多了一個人愛著自己的兒子,想要兒子家庭幸福首先一定要對兒媳好,你對她好,她也會對你好的,人心換人心,不要想著你的兒子的愛和心都不在你這裡了,就處處刁難兒媳,你要知道這樣做為難的永遠是你的兒子,痛苦的也是你的兒子,如果你愛你的兒子你一定不想看到他為難與痛苦.

3.媳婦進門後也要懂得你和媽媽同時愛著同一個男人,你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對婆婆好,愛屋及烏,像婆婆的生日,母親節,感恩節買點小禮物送給婆婆,禮物不需要貴重,只要是自己心挑細選的就行,婆婆會非常開心的,婆婆開心了家務活她就全包了,你可以專心忙自己的事,以後有孩子了她還負責專門幫你帶小孩,一般情商高的兒媳都把婆婆哄得很開心,這樣一個家才會幸福.

4.兒子在婆婆與媳婦之間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婆婆在兒子面前說了幾句媳婦,這時兒子在不惹母親生氣的前提下一定要替媳婦說幾句好話,回家要麼不說要麼就說母親誇兒媳出色、能幹,如果兒媳在兒子面前說婆婆的不是,兒子也要與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兒子在中間起到調和的作用,如果兒子這個角色做好了,家庭矛盾減少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5.在中國婆媳矛盾成為了一個家庭最大的矛盾,最基本的根源就是大家都只為自己著想,從來沒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每個人都會當媳婦,每個人都會當婆婆,你現在對待兒媳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以後兒媳對待你的態度,為什麼就不能和平相處,來共同愛著同一個男人呢!

總之,沒有任何矛盾是不可以化解的,大家都是一家人,應該共同為了我們的家而努力,不應該搞四分五裂,最後傷害最大的永遠是我們共同愛著的那個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