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工作還是小城市生活?你做了什麼選擇,現在過的怎麼樣?

無事醬


其實大城市和小城市並不矛盾,主要取決於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你感興趣並願意為之奮鬥的事業更適合在大城市還是小地方發展?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自身所愛,併為之不斷學習,不斷奮鬥,或遲或早,生活總會給你一顆糖。



給你講講我的故事吧。



幾年前填報志願,那時,我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一心想要填報將來找工作比較穩妥的專業。到了學校,得知所報專業排就業率第二,心中竊喜不已。


畢業後,果然很順利地找到了工作,但是,不到一年,我開始感到厭倦,辭職的想法在我心頭萌生。


所學專業很有侷限性,即使辭職,下一份工作也只會是同一樣的內容,不過換個環境罷了。唯一能徹底解決我的厭倦的方法是——跨行跳槽。


隔行如隔山,我知道跨行的艱難,但辭職的念頭一旦產生,就怎麼也沒法打消。於是,我辭了職。


然後我度過了一段極其自我懷疑的日子。在那段煎熬的時光裡,我的耳邊又出現了讓我考公務員、考事業編的聲音。很多人都渴望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我很清楚地知道,即使僥倖考上,一年半載後,我仍舊會辭職。



我並不是一個很堅定的人,每當聽到,同一級的同學,因為堅持著第一份工作,薪水穩步上漲的時候,我也會質疑自己的決定:是不是當初再堅持堅持,也不用這麼狼狽?


在日子過得不如別人的時候,我問自己,如果再重新來一次,我會不會選擇跨行?


儘管再多不如意,但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我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


在每個人看來,人生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我不確定我對人生的終極解讀是什麼,但是,我問自己,當有一天,我躺在床上,在即將離開世間的那一刻,回顧人生,我會不會惋惜我這一生,為了金錢委曲求全,把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了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我會非常後悔。我寧願錢少一點,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才不枉費在這世間走一遭。


長輩們不明白我為什麼要“作”,他們給我舉身邊人的例子:你看你哥哥,小學都沒有畢業,學了拉麵的手藝,現在月收入是你兩倍,就因為他能堅持,十年如一的堅持換來了高收入。


人習慣用金錢的多少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在很多親戚眼中,哥哥是成功的,我是失敗的,我是一個把工作都“作”沒了的人。



林清玄在《生命只是一再還魂》中說:我們看到繁華街頭不斷往前走的人,他們的人生並沒有往前走,只是每天不斷地回到原點,只是不停止地輪轉。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這樣,每天的出門,只是繞了一圈,回到原點。


作為局外人,我們不好說別人的人生沒有往前走,或許在他們看來,每天收入的增長就是在往前走,每天時光的流逝也是人生前進的腳步。


這都無可厚非,但是,我想過另一種生活,另一種有其它色彩的生活。人生不該是單色光,它應該是五光十色的。若在生命最後一刻,我能在人生的繪畫板上看到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我認為自己沒有辜負它。





我是頭長蘑菇

我在被窩裡思考人生,人生叫我夜不能寐

來找我耍啊,我很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