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是一面鏡子,照出人性百態


利益是一面鏡子,照出人性百態

嚷嚷了幾年的拆遷突然來了,家屬院瞬間熱鬧起來。

我所在的廠區家屬院是兩層小樓,原來在城郊,多年的縣城發展和房地產開發,使得這個地方成了髒亂差的城中村,當初建房的時候質量就不太好,快30年過去,那房子已經很破敗了,牆皮脫落,牆體開裂,一片衰敗景象,處在周圍的一片新建小區之間,真是雞立鶴群,尤其顯得破落寒酸。

特別是這房子在一個臭水溝邊上,人們生活垃圾,下水道排洩物都直排到溝裡,使得本來清清的小河變成了黑黑的臭水溝,水面上長期被厚厚的生活垃圾覆蓋,一到夏天蚊蟲蒼蠅滿天飛,臭氣飄在空中,讓人呼吸不暢。

這樣,一些有條件的人陸續買了新房搬走了,也有人看到拆遷無望把房子賣了。

大約十年前,這個地方也有一次拆遷的機會,那時,廠子破產工人下崗,跟家屬區緊鄰的廠區賣給開發商,大家希望家屬院也能跟著沾光一起拆遷,讓大家住上新房。

也許怕居民獅子大開口要求補償多,開發商狡黠地撇開了職工家屬區,只在廠區的地面上建起了新小區,把家屬院撇在了小區外面,於是,居民們想住新房的願望落了空。

這之後,有人因為兒子結婚房子不夠住,就在原來房屋基礎上往外佔用公用路面,加蓋了一間,擴大房屋面積。前車有轍後車有鑑,有了這樣不好的開頭,有幾家人有樣學樣也往外佔用公用路面擴建房子,那時城建管理還不是太嚴,他們都得逞了。那些沒有條件擴建的,對他們佔用公共道路擴建房子雖然不滿,也有人打電話舉報,但最終他們還是建成了,好在道路很寬,也不礙大家出行,時間長了也就既成事實,那些無法擴建的人們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事實。

最近幾年,拆遷的風聲時不時傳出,有些家庭在樓上又加蓋房子,把院子也搭建起來,一圖拆遷時能多分房子,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就在大家覺得拆遷無望的時候,拆遷通知突然來了,讓大家到社區開拆遷動員宣傳會,這下終於靴子落了地。

那些加蓋了房子的人都很篤定,堅信自己房子能得到正常的補償,沒有加蓋的人家心裡嘀咕,難道就這樣便宜了他們,拆遷人員讓大家交出房產證,那些人不願意拿出,說這麼多年了,哪有房產證?叫大家都不要交房產證。

那些沒有加蓋房子的,沒有這樣的訴求。

還有公共路面的補償問題,大家心裡也各有自己的小九九,如果有補償,是按人口分還是按戶分,,按人口分,人口少的不同意,按戶分人口多的有意見,真是利益面前見人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