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臨死前的幾句“忠言”,值得伊拉克人反省

二戰後經濟的飛速發展,石油做出了巨大貢獻,說道石油,不可能不提阿拉伯世界,提到阿拉伯世界,必須要提的一個人,就是薩達姆·侯賽因。不論結果是否符合他的意願,他的一切,確實真真切切改變了世界運行的軌道。


薩達姆臨死前的幾句“忠言”,值得伊拉克人反省

薩達姆·侯賽因,伊拉克共和國第五任總統,1937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喪父,靠叔父撫養成人,19歲便投身政治,21歲加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開始其充滿傳奇的一身。

薩達姆在黨內獲得極高的威望,是在其刺殺獨裁領導人卡塞姆後。隨後幾經波折,終於阿拉伯復興黨和軍官們發動政變,推翻了伊拉克政權,這時的薩達姆,已經成為伊拉克的實際控制者。擁有雄心壯志的薩達姆,怎會屈居人下,1979年薩達姆迫使其叔父貝克爾下臺,自己就任總統,成為真正的統治者。

薩達姆臨死前的幾句“忠言”,值得伊拉克人反省

不可否認,薩達姆是一個真正的鐵腕獨裁者,但相對於伊拉克與當時世界的大環境,伊拉克,真的需要這樣一位鐵血領袖,去震懾什葉派與遜尼派的矛盾,去鎮壓庫爾德人的獨立,去防止國家分裂,同時改組黨內機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把伊拉克建設成了真正的"巴比倫雄獅"。

薩達姆臨死前的幾句“忠言”,值得伊拉克人反省

可是,薩達姆的強人政治的成功使其膨脹了,他絕不甘心只做伊拉克的"王",他要做阿拉伯世界的吉爾伽美什(曾經統治兩河流域的半人半神的王)。於是他發動了對伊朗的戰爭,又妄圖吞併科威特,以控制世界的石油,但均在美國的干擾下,常年的戰爭使伊拉克殘破不堪,美國的無理入侵更是推翻了薩達姆長達24年的統治。

薩達姆臨死前的幾句“忠言”,值得伊拉克人反省

美軍攻入巴格達時,伊拉克民眾竟彈冠相慶,推到了薩達姆的雕像,以歡迎所謂的"救世主"。最終薩達姆被找到,並被處以絞刑。

可"民主和自由"從來就不是積貧積弱的伊拉克最需要的,伊拉克人民需要的是食物,水與安全。而這些,早已被美軍的狂轟濫炸給毀滅了。

薩達姆臨死前的幾句“忠言”,值得伊拉克人反省

薩達姆曾說過"我不在意現在的人如何評價我,我在意的是500年後人們如何評論我。"如今的伊拉克宗教矛盾,民族矛盾不斷,戰亂不斷,這值得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