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告訴大海一聲

臨走時,告訴大海一聲

在新聞或紀錄片裡,常常會出現鯨擱淺在海灘或者屍體被發現在近海的畫面。這種神秘莫測、在海洋中幾乎沒有天敵的龐然大物,為何會被困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並顯得如此脆弱?關於它,又有多少故事尚無人傾聽?

太空

“鯨歌在響著,這是大海的靈魂在歌唱”, 鯨總能俘獲我們的心。人類甚至用航天器將座頭鯨的歌聲送入外太空,供另一個文明破譯。

我們對鯨的一切都著迷卻又缺乏深入的瞭解。鯨在海洋中無處不在,大多數的鯨體型龐大,人們認為追蹤它們的活動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實上,這遠比你想象的要難。目前以物種或種群規模來衡量海洋中究竟有多少鯨目動物,對科學家來說是一個具有挑戰性但又很重要的問題。科學家們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方法,迭代升級技術手段,終於離開地球,用衛星從太空中追蹤鯨。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英國科學家利用高分辨率衛星技術從太空識別鯨的物種

利用衛星捕捉鯨的形跡,好處是無需前往偏遠和難以接近的地區,就能以經濟有效的方式追蹤,這對保護鯨類大有裨益。不過,不是所有鯨類都能被輕易追蹤到,有些物種,比如長鬚鯨和灰鯨,比較容易辨認,因為它們的顏色與海水形成鮮明對比。但是,像座頭鯨這種精力旺盛的鯨種,在衛星地圖上出現的幾率就很小。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長鬚鯨。圖源:維基百科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灰鯨。圖源:維基百科

睡眠

作為科普編輯,我們很少把“鯨”寫成“鯨魚”。理由是鯨和我們一樣屬於哺乳動物,而非是魚。但是,我們的呼吸與鯨的呼吸並不一樣。鯨可以主動控制自己的呼吸,這意味著它們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有意識的。同時,這也意味著鯨類需要時刻保持清醒。那麼,它們睡覺時要怎麼辦?

為了不在睡眠中溺水,鯨不能完全關閉它們的大腦,它們會在短時間內休眠一半的大腦,同時利用另一半大腦進行工作,繼續游泳和呼吸,並保持對危險的警惕。一個完整的半睡眠結束後,它們再切換休息的一側進入工作。在半意識狀態時,鯨的身體方向是垂直或水平的,通常成群結對地靜止在一處,像豎立的漂浮木頭一般。

鯨類睡覺的地方因物種而異。有些在水面上休息,有些則不停地遊動,有些甚至在水面下很遠的地方休息。例如,人們已經知道,被圈養的海豚每次會在池底休息幾分鐘。鯨的睡眠很複雜,目前仍在研究中。其中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鯨似乎沒有人類特有的快速眼動睡眠。這是否意味著鯨不會做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仍是未知。

(下面是一組鯨睡覺的圖片,小心著迷)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Pic by James Ferrara/Caters News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進化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這張家譜顯示了鯨的祖先是如何逐漸從陸地遷徙到海洋

鯨的睡眠模式與它們的進化有一定的關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包括海豚和鯨在內的鯨目動物的基因組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鯨目動物大約在5250萬年前從居住在陸地上的祖先進化到海洋生物。德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們對62種不同的哺乳動物中的19769個基因進行了“梳理”,其中包括4種鯨目動物、2種鰭腳類動物(包括海豹和海象的分支)、1種海牛和55種陸地哺乳動物。

科學家們在這些動物中尋找鯨目動物從陸地祖先進化而來後變得不活躍的基因。通過這些“失去活力的基因”,發現了一些鯨為適應海洋環境而逐漸“放棄”的習性。例如:其中一個失活的基因在唾液分泌中起作用。雖然唾液有助於陸地哺乳動物潤滑和軟化食物,並通過特定的酶啟動消化過程,但對於水生哺乳動物來說,唾液變得沒有必要,因為水可以代替它們完成這些“工作”;另外兩個“丟失”的基因是凝血所必需的,它們的失活很可能使其他更有助於水生生物進化的傷口封閉機制得以實現。另一個關鍵的缺失是某些與肺功能有關的基因,這種新的基因組成使鯨目動物在潛入海洋深處時肺部萎縮。雖然肺萎縮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嚴重的臨床問題,但是它會減少浮力,降低鯨目動物產生減壓症的風險。

還有一項事實是:鯨目動物也失去了所有哺乳動物合成褪黑激素的基因。褪黑激素是一種幫助調節睡眠和清醒週期的激素,對於這些棲息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來說,睡眠的減少可能導致了另一種睡眠類型的進化,即上文講述的單腦睡眠模式。這種機制使得鯨目動物能夠游到水面,或者在必要的時候產生更多的熱量。所有這些適應性變化是為了幫助鯨、海豚以及類似的水生哺乳動物更像魚一樣在海洋中生活。

視覺

在光線充足的陸地上,人類通過三種特殊的顏色接收器來觀察世界。但是水下的光線被過濾了,在更深的水中,許多波長丟失了,顏色失去了活力,甚至完全褪色。為了適應這種環境,鯨只有一個顏色感受器,即灰度感受器。灰度感受器能讓它們在弱光下看得更清楚,而且它們的瞳孔很大,能讓儘可能多的光線進入。

現在,我們知道了座頭鯨是色盲,雖然鯨已經非常好地適應了海洋環境,但是與人類和許多其他陸地哺乳動物相比,它們的視力相當差。雖然我們不知道鯨看到了什麼,就像我們不知道它們在想什麼一樣,但我們可以估計它們視覺能力的侷限性。一般來說,鯨看到的細節要比人類糟糕十倍,比你的狗或貓糟糕幾倍。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灰鯨眼睛的特寫鏡頭

鯨的眼睛和人類及其他哺乳動物的眼睛在解剖結構上基本是一樣的。眼睛的角膜(眼睛的前表面)和晶狀體將世界的圖像聚焦到眼睛後部的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稱為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將光轉換成大腦能夠理解的信號。

雖然我們的眼睛和鯨的眼睛在解剖學結構上是相似的,但是兩者的光學結構在不同的環境下進化得不同。人類角膜的折射能力約佔眼睛聚焦能力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是由位於角膜、虹膜和瞳孔後面的晶狀體提供的。

但對於鯨來說,海水的密度和眼睛的水介質之間沒有明顯的差別,角膜不會明顯地彎曲進入眼睛的光線。為了彌補角膜的屈光不足,鯨的眼睛和晶狀體的形狀與人類大不相同,鯨的角膜不像人類那麼圓,所以眼睛的形狀類似於汽車的前燈,也就是說,前面比較平,後面比較圓。鏡頭的形狀也不同,幾乎是圓形的,更像魚而不是人。

按照人類的標準,鯨的視力相當差,看不到像人類一樣多的細節。但它們已經成功地適應了海洋環境,可以與其他感官一起看東西,這使得它們能存活數千萬年之久。

本領

破浪跳躍

鯨那種幾乎把整個身體帶出水面的大跳躍叫做“破浪”。為什麼鯨會有這樣的跳躍能力我們雖不知全貌,但大概有以下幾種原因:警告或者集體討好其他的鯨;為了清除身體上多餘的寄生蟲;在洶湧的海面上更好地呼吸空氣或者只是簡單地玩耍。鯨可能會跳一次或者做一系列的跳躍,發生的次數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不過,海豚和鼠海豚一次又一次地跳出水面是一種有效的旅行方式,它們用這種方式來減少長距離游泳所消耗的能量。海豚還會在船頭附近乘浪前進,很多人認為這種行為只是為了好玩。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進食有方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一頭露脊鯨張大嘴巴,露出上顎懸掛的巨大鯨鬚板

(©Mason Weinrich, Whale Center of New England)

鯨需要保持足夠的能量來游泳、繁殖、照顧幼仔和躲避捕食者。為了做到這一點,它們必須確保得到足夠的食物。鬚鯨的名字來源於它們的進食策略。它們用鯨鬚過濾海水,捕捉磷蝦、其他浮游生物和小魚,傾向於尋找高密度的獵物來提高進食效率。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寬吻海豚攜帶一塊海綿,用作從海底挖出獵物的工具

(Ewa Krzyszczyk)

寬吻海豚會用錐形海綿覆蓋它們的喙來挖出隱藏在海底的魚,這種技能是從母親那裡習得的。獨角鯨從來沒有被觀察到進食,所以對它們獵物的瞭解僅僅來自對它們胃容物的研究,食物主要是大比目魚、鱈魚、魷魚和蝦。抹香鯨每天需要大量的食物——超過一噸,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它們吃各種各樣的動物,甚至包括大型和巨型烏賊。

齒鯨有另一種尋找獵物的工具——回聲定位。齒鯨會產生聲納脈衝,當它們撞擊物體時,聲納脈衝會發出,回聲會被反饋回來,這使得它們能夠更好地瞭解周圍的環境和附近的獵物。回聲定位非常精確,可以幫助探測微小的體積差異,甚至可以幫助魚類在海底挖洞。

雖然從來沒有觀察到,但有證據表明抹香鯨和巨型烏賊進行了史詩般的戰鬥。看起來鯨會吃魷魚,因為它們堅硬的喙出現在鯨的胃裡。但是從抹香鯨臉上和背上常見的巨大吸盤傷疤來看,很明顯魷魚也會進行瘋狂的反擊。

威脅

大多數鯨幾乎從來沒有面臨過來自海洋的捕食——人類是它們最大的威脅。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這幅圖顯示了附在海底陷阱和浮標上的魚線是如何對北大西洋露脊鯨構成潛在的致命危險。(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對鯨生存的最大威脅之一是漁具纏繞,每年有超過30萬頭鯨死於纏繞。漁具經常在海上丟失,無論動物是否是漁具的預定目標,漁具都會繼續傷害或殺死動物,這種現象被稱為“幽靈捕魚”。纏繞除了會導致飢餓、溺水、傷口感染、更深的撕裂傷和增加船隻撞擊的風險之外,還會限制雌性鯨產仔的能力。例如:雌性露脊鯨每9年生一次孩子,而不是像20世紀80年代那樣每3年生一次。這個變化趨勢受纏繞因素影響,也可能受其他壓力因素影響。

塑料碎片也會殺死鯨。鯨不僅會死於胃部或腸道的堵塞,鋒利的塑料碎片也會刺穿腸道內壁,它們還會因為胃裡裝滿了沒有營養的塑料感到虛脹而被餓死。作為濾食性動物,鬚鯨吸入大量的水以捕捉維持其巨大體型所需的魚和磷蝦,而區分食物和塑料是不可能的。2019年,人們在一頭巨大的抹香鯨胃裡發現了超過90公斤的垃圾。

隨著人類不斷增加他們在海洋中的存在,海洋變成了一個更嘈雜的居住地。鯨嚴重依賴聲音進行交流,但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中,它們很難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鯨的行為也會受到人類噪音的傷害。人們觀察到白鯨離開餵養區,在80公里外游泳幾天,以躲避一艘靠近的破冰船。

鯨,生於大海,養於大海

最好的離開也是永久地留於大海

我們從太空看它

從陸地看它

從海洋看它

看它的身軀在海中遨遊

看無數魚蝦在它身側穿行

看它的身影從海面躍出

不要讓它再無聲地離開

請輸入標題 bcdef

部分參考文獻:

1.https://time.com/5441967/whales-camera-space/

2.https://www.thoughtco.com/do-whales-sleep-2291509

3.https://whaletrust.org/whale-vision-black-white-and-blurry/

4.https://www.whalefacts.org/can-whales-see/

5.https://ocean.si.edu/ocean-life/marine-mammals/whales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未來兩天近海預報

預計明天,

渤海、黃海、東海北部有0.7到1.5米的輕浪到中浪;

東海南部、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麵、南海北部、巴士海峽有1.5到2.3米的中浪區;

南海中部、南部、北部灣有0.7到1.5米的輕浪到中浪。

預計後天,

我國近海海域沒有大浪區。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4月8-12日西北太平洋數值預報圖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明日濱海出行提示

01 沿岸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三亞海域有中浪伴中雨,不適宜開展濱海休閒觀光活動;

平潭海域有中浪,其他主要沿岸海域都是輕浪,適宜海邊活動;

海口海域受海面降雨的影響,海邊出行請備雨具。

我國主要沿岸海域包含:

Ⅰ大連;Ⅱ天津;Ⅲ青島;Ⅳ連雲港;Ⅴ上海;Ⅵ舟山;Ⅶ平潭;Ⅷ廈門;Ⅸ深圳;Ⅹ北海;Ⅺ海口;Ⅻ三亞。

02 主要航線海況

預計明天,

我國各主要航線海況不錯,適宜乘船出行;

廈門至金門、三亞至西沙北礁航線有中浪伴小陣雨,海口至北海、海口至海安、深圳至珠海航線有輕浪伴小陣雨,乘船舒適度為二級。

我國主要旅行航線包含:

①大連-煙臺;②上海-普陀山;③海口-北海;④廈門-金門;⑤深圳-珠海;⑥海口-海安;⑦三亞-西沙北礁航線。

乘船舒適度分為五級:

一級:海面狀況極佳,非常適宜乘船旅行;

二級:海面狀況優良,適宜乘船旅行;

三級:海面狀況良好,較適宜乘船旅行;

四級:海面狀況較差,基本適宜乘船旅行;

五級:湧浪偏大,不適宜乘船旅行。

03 美麗海島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三都島、平潭島、

湄洲島、東山島、釣魚島、南澳島、分界洲島、蜈支洲島、永興島、黃巖島附近海域有1.3~1.6米的中浪,這些海島較適宜乘船出行;

我國其他各美麗海島附近海域都是輕浪,海況適宜乘船出行和海島遊玩

美麗海島是指以下的35個海島:

覺華島、長山群島、菩提島、長島、劉公島、靈山島、秦山島、連島、崇明島、嵊泗列島、岱山島、東極島、普陀山、大陳島、玉環島、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三都島、平潭島、湄洲島、東山島、釣魚島、南澳島、萬山群島、川山群島、海陵島、南三島、東海島、潿洲島、分界洲島、蜈支洲島、永興島、黃巖島、永暑礁。

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临走时,告诉大海一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