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個好習慣嗎?意想不到,古人原來這樣吃

【一日三餐的由來】

一天吃三頓飯(早餐、午餐、晚餐)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夜生活豐富一些的話,還會加一頓宵夜。

但是一日三餐對於古人來說是奢侈的,因為在古代人們大多一天只吃兩頓飯。早上吃第一頓飯,然後開始幹活,下午再吃一頓飯,接著幹活到太陽下山,就回家洗洗睡了。古人一般會在二更(二更是亥時,即夜間21-23點)眠,五更(五更是寅時,指凌晨3-5點)起。

朱熹的《論語集註》有記載,“朝曰饔,夕曰飧”。標明當時人們的用餐時間是在日上三竿吃第一頓飯,時間大概在早上九點左右。早餐十分重要,要吃飽,因為距離下午的第二餐有將近8個小時。申時再吃第二頓飯,時間大概在下午三點到五點。

一日三餐是個好習慣嗎?意想不到,古人原來這樣吃

這大致是普通老百姓的用餐時間,但當時的貴族大多實行一日“三餐制”。《莊子·內篇》也有記載,“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由此說明,一日三餐制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只是這種制度只限於富貴、王權之家。

一日三餐是個好習慣嗎?意想不到,古人原來這樣吃

隋唐時期,一天三頓飯的說法開始多了起來,“中餐”、“午飯”這類詞彙開始流行。比如白居易的《詠閒》“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

到了南宋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達,《夢梁錄》有記載,“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可見部分市民已經進入一日三餐的生活狀態。“一日三餐”真正普及要到清朝,《清稗類鈔·飲食類》有記載,康熙曾對大臣說: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

從兩餐制演變成三餐制,體現了經濟水平的變遷史。隨著經濟和生活習慣的變遷,未來會不會出現“一日四餐”或“一日五餐”呢?

【一日三餐吃什麼】

現代生活的飲食主要還是以炒菜為主,蒸菜、煮菜等為輔。要想炒出一份可口的菜品,首先需要有一個炒鍋。炒鍋在飲食的歷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在炒鍋還未出現之前,古人每天吃什麼呢?

在上古時期,因為火的出現,人們的飲食從生食過渡到了熟食。燒烤是最原始的烹飪方式,最簡單的方式最極致的美味。

一日三餐是個好習慣嗎?意想不到,古人原來這樣吃

到了先秦時期,流行的飲食方式變為了羹。羹就是粥的升級版,往粥里加入各種食材和調料就成為了羹。老百姓一般每天吃菜羹,而中上階層每天可以吃肉羹。一份羹,做法簡單,食材簡便,卻承載著先秦百姓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樸素生活。

而漢代發明了火鍋,當時被稱為“古董羹”。漢初,百姓們每天基本只能吃些醬菜和鹹菜,就跟早期韓國人的飲食差不多。火鍋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漢朝百姓們的飲食。

一日三餐是個好習慣嗎?意想不到,古人原來這樣吃

時間再往前就來到了唐代,這是麵食的天下。唐代人發明了麵條和燒餅,大米的地位瞬間被超越了。各個地方的麵食和燒餅開始了自己的發展之路,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盛唐充滿包容性的,飲食亦包容了不同的口味,但是在武后時期,唯一不能包容的就是肉類,因為武后信佛。這也間接地推動了麵食的發展,讓麵食成為了中國飲食文化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宋代,炒鍋終於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炒菜瞬間成為百姓最喜歡的飲食方式。《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民間喜愛的一些炒菜,例如炒雞、炒兔、炒牡蠣、炒腰子等。如今的諸多炒菜大多來源於宋代,這一切還要感謝冶鐵技術的發展以及植物油的普及。

一日三餐是個好習慣嗎?意想不到,古人原來這樣吃

明清時期,老百姓們更加有口福了,因為當時引進了非常多的外來農作物。例如辣椒、土豆、紅薯、南瓜、苦瓜、洋蔥、菜花、西紅柿等等。這些外來農作物,成為了明清百姓們以及現代人在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

歷史的發展,口味的變遷,唯一不變的就是“民以食為天”。

本文綜合自歷史大學堂、趣味的歷史等綜合報道。

參考文獻:《逍遙遊》《史記》《孟子.滕文公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