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寶”寶川局雕母驚現古城西安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間的文功武治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史稱"康乾盛世"。

“乾隆通寶”寶川局雕母驚現古城西安

弘曆即位,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第二年,即公元1736年,為乾隆元年。乾隆皇帝在位期間發行的流通貨幣為"乾隆通寶"。 清代發行新年號貨幣,首先要刻制雕母。雕母,就是錢局工匠按照朝廷規定的形式,用精銅手工雕刻而成的模本,又稱“祖錢”。雕母做出以後,經過皇上御覽審定和批准,下一步就可以翻鑄母錢。再用母錢製做錢範生產流通用的制錢。所有的流通制錢,都是雕母錢的子孫。雕母的文字細瘦高挺,字口深峻,筆畫剛勁有力,不修地章,不修文字,無鑄造痕跡且銅色金黃。從細部看還留有手工雕刻的痕跡,雕母的特殊價值在於不是流通貨幣,數量唯一,由當時高等級的能工巧匠手工雕刻而成,並經皇帝親自審定,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裡施展其“文治武功”,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輝煌盛世,之後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喻義財源滾滾,成為備受後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

“乾隆通寶”寶川局雕母驚現古城西安

清代錢幣數量極多,尤其乾隆通寶何止億萬,但是,雕母錢卻是唯一的,由朝廷錢局相關人員嚴格控制,妥為保管,極少流出,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雕母錢大多流向海外或在各大博物館收藏,民間很難見到。市場出現的以仿品居多,開門見山的真品寥若晨星。筆者的一位好友收藏有一枚清代戶部寶川局"乾隆通寶"雕母錢。錢文字體剛勁有力,可見雕刻跡象,傳世黑漆古包漿自然渾厚,隱約可見紅胎綠鏽。好友介紹是其祖傳之物,經各大拍賣公司鑑定真品無疑,市場估值在人民幣500萬以上。

“乾隆通寶”寶川局雕母驚現古城西安

這枚"乾隆通寶"雕母驚現古城西安,是錢幣收藏界的一個奇蹟。這枚"乾隆通寶"雕母歷經滄桑,完好無損的保留至今,其間不知發生了多少讓人不可思議的傳奇。

“乾隆通寶”寶川局雕母驚現古城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