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周而復始生生不息,太極之道也

太極,道也!

道,宏觀之無形無邊無色無味,微觀之有形有邊有色有味;

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週而復始生生不息,太極之道也

似宇宙一般,觸及不到邊際,即使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依然無法探究宇宙是怎樣一種存在,它的邊際在哪裡,它的形狀是怎樣的,故古人的智慧之言:大而無外,即此意也。記得有一個科學紀錄片,用正常的視角看一片葉子,然後開始不變縮小,葉子越來越小,建築物越來越小,地球越來越小,太陽系越來越小,銀河系越來越小,最後只能看到一片光點的排列;反之,用正常的視角看一片葉子,不變的將這片葉子無限放大,不變放大中,看到葉子的莖脈、看到葉子細胞、看到原子、看到粒子...最後竟然看到竟然像整個宇宙的排列一樣。佛家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宏觀即微觀,微觀即是宏觀。太極的”太“字,由大加一個點組成,寓意大到極點,小到極點,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體現太極陰陽之道也;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著《易傳》即提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可見古聖先賢之大智慧,對天地之道參悟。

太極,陰陽也!

《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即日與月,日為陽、月為陰,意為陰陽之意也。《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太極即陰陽,陰陽即謂道。陰陽,相生相剋,此消彼長,陰極而陽生,陽極而陰生。正是: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也。萬事萬物,無不合陰陽之道,日月、天地、黑白、正反;陰陽之道即是自然之規律,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是此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長、秋收冬藏;均要合乎自然規律,才能生長於天地之間。太極即陰陽,陰陽即謂道。陰陽,相生相剋,此消彼長,陰極而陽生,陽極而陰生,週而復始,日升日落,生生不息。

太極,哲學也!

太極道之說,陰陽之說,均體現其哲學的辯證、對立、矛盾論關係。西方哲學提出: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這是一個深刻、發人深思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直接、撲面而來的問題。東方的傳統文化裡則沒有這樣的發問,而是求道、悟道,講究道法自然......,更含蓄、更具包容性,更有拓展性。

拳者,太極也!

天下拳者眾多,只有太極拳能叫太極拳嗎?不然。任一拳法,難道沒有陰陽之變化嗎?沒有鬆緊之調整嗎?天下拳者,均含陰陽之道,均具太極之理法。不過太極拳先於命名而已,其拳法更顯太極之要求耳。故,真正太極拳,無形無式、無意無名。然,宏觀之無形,微之要有形,才能讓其顯形教人,道借形顯,才命名各種稱呼,以達教化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