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鄉鎮市場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新的增長點


好文!鄉鎮市場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新的增長點

新能源汽車下鄉將帶來配套產業鏈升級,打造新一輪新能源產業閉環,包括動力電池回收、儲能站搭建、充電樁產業、零部件產業等環節,從而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生態,同時促進三四五線城鄉居民再就業,有力推動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實施。

說起新能源汽車,近年來可謂大起大落。它曾是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一度充當“火車頭”的角色,強力拉動整體汽車市場向上發展。然而好景不長,自今年六月政府補貼退坡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連續五個月負增長,竟落到了需要被拉動的境地。

好文!鄉鎮市場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新的增長點

中汽協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5萬輛,同比下降43.7%。究其原因,除了補貼退坡、大城市限購,三四線城市和鄉鎮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不夠也是主因;而隨著2020年補貼全面退出,新能源車的前景似乎愈發堪憂。

骨感的現實讓一些車企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前景產生了懷疑,中汽協也因此下調了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期,由之前的160萬輛降至150萬輛。然而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年銷150萬輛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暫時處於低谷,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成大勢。工信部剛剛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號召,力爭經過15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這意味著,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700萬輛的規模,而2018年只有125萬輛,可見新能源汽車市場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為了充分發揮這一潛力,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發佈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在鄉鎮、農村居民購車、新能源汽車等多個方面推出促進消費的措施,以促進鄉鎮、農村汽車的更新換代。這被視為繼2009年之後,政府出臺的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

好文!鄉鎮市場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新的增長點

與十年前相比,這次“汽車下鄉”所處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汽車市場開始進入普及後期,消費格局正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更新”轉變,主力市場從一、二線城市逐步轉移到三、四線城市,以及廣大鄉鎮和農村,大部分農村家庭已有了第一輛汽車。因此,新一輪“汽車下鄉”不僅是普及汽車使用,更是更新汽車產品,尤其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在新農村的推廣落地。

隨著汽車市場的發展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新能源汽車下鄉成為目前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政策和措施。在限行限購的一、二線城市,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已經開始進入增長瓶頸,如果增加其購車指標,已不堪重負的城市交通會繼續惡化。相比之下,三四五線城市和鄉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汽車消費市場龐大,道路、停車位等資源相對寬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也更便捷。

從國家經濟建設的角度看,政府要讓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承諾。經過多年發展,大城市居民已經享受到了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智能化和便利性,接下來要讓三四五線城鄉消費者也享受到交通工具升級帶來的紅利,縮小城鄉在出行品質上的差距。

另外,新能源汽車下鄉將帶來配套產業鏈升級,打造新一輪新能源產業閉環,包括動力電池回收、儲能站搭建、充電樁產業、零部件產業等環節,從而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生態,同時促進三四五線城鄉居民再就業,有力推動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實施。

由此看來,新能源汽車在城鄉推廣落地,對於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建設美麗新農村,建設美麗中國,都具有重要和積極的意義。當然,具體實施起來,還需要更細化的政策來調動鄉村消費者的參與積極性。

為此,有識之士積極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合眾新能源董事長方運舟連續兩年在兩會上呼籲國家出臺鄉鎮新能源購車補貼政策,給予他們適當補貼,同時免費安裝充電樁。他還建議儘快將充電樁納入鄉鎮基礎建設,在村委會、公共場所安裝充電樁,供村民免費使用,並增加鄉鎮充電樁的電費補貼。

面對車市寒冬,新能源車企必須學會在陣痛中保持初心,從危機中看到轉機,通過整合政策、技術、資源等各方優勢,向鄉鎮市場全力下沉,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重新擔當起拉動行業增長的角色。要實現這個目標,離不開國家的支持。2020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期待即將到來的兩會傳來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