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草語 人與橋

坐在石凳上,很多逝去的歲月酸溜溜地又睡著了......

老天為我們賜予一洌陽光,一陣暖暖的和風,情思與哀愁織成了一件橫空雲裳,被鑲成一輪輪熠熠生輝的花邊。繼而本真地從橋摸索出完美的結局,出乎意料,四處鋪滿斑駁的灰亙,有些陰霾逼仄出新生的期許,當然,上帝也會時不時給予些薄禮,它足夠讓我們高興一陣子,對長滿青苔的石路充滿好奇和慾望,鉚足勁兒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就像八一跳傘隊付麗娟,每次高強度、高要求的訓練已讓瘦小的她腰痠背疼,筋疲力盡,幾度想要放棄但是為了自我的肯定和一向的堅持,最後沒有被淘汰,而是奮發向上的拼搏賺到首次升空跳傘的機會,一點一滴地實現跳傘夢。

藍草語 人與橋

(圖一)

所以,有的時候橋也是孤獨的,不管別人怎麼看,它依然直面自己,憑著漫漫長河的歲月通往內心已久的嚮往。

人生如橋,橋是生命,有沒有發現當綠洲起航,過去的時光成河,新的未來起錨。橋不是隻到傷心難過了才來默默承受,化解心中的煩悶。生活中不斷出現不測的風雲,即使輕車熟路也得讓其幾分,對於正在趕路的人來說,它閃著七彩之光召喚著我們,對於還在觀望的人來說,它變成了星星牽引著我們,所有的情感化作未來的使命,摒棄所謂的精神束縛,為的是敬畏新的自己。

藍草語 人與橋

(圖二)

不淋漓盡致的表達生活是極其的失敗,絕非造詣不朽。或許少於其他人,也或許多於其他人,畢竟自己在人世間的一趟有長短,總有一天我們不能夠美美地欣賞圓月與旭日,再也不能和親愛的人說說話,再不能感受風調雨順。即便瘋狂地救贖自己,至少沒極端到自暴自棄,也沒那麼喪。缺乏對自己一個交代,其實跟街上的流浪者又有什麼分別?正如卡夫卡所說,“我是一座橋,又冷又硬,橫臥在一條深澗上,足嵌在這一邊,手抓住那一頭,軀體被塊狀粘土牢牢封住,我禮服的下襬在身體兩側飄動。深谷裡那條盛產鱒魚的冰冷的小溪奔騰不息。在這道路崎嶇的高山上還從未出現過遊客,地圖上也沒有標出過這座橋——於是我便這麼跨著,等待著;我不得不等待,一座已經架成的橋,只要不倒塌,就不能不是一座橋。”

藍草語 人與橋

(圖三)

橋與人越來越像一張撒開的網,不斷地塑造,不厭其煩地警醒著時代人滾動的每分每秒。橋岸上的人呦,是不是也在寬渡眼前的故事,還自己一個成人禮式的交代?現在的社會需要更多的身影去支撐自己的信仰。因為有了橋才有故事,才不會沉睡在故事裡無視周遭的一切。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去橋邊,它既能代表時代的變遷,又能給後人講故事。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如同失去了靈魂,和孤魂野鬼一起在社會里行屍走肉,過連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的生活,又是為何呢?甚至把骨骼,血液,是否疾病,當作是機器零件以及生產的磨損,造弄成不敢面對的玩笑。其實我們是一樣的,都是在尋找,磕磕碰碰、跌跌撞撞,笑過,哭過。失敗了就站起來繼續往前走,走錯了就認真想一想,也還走得回來。最後,我們都會找到通向另一端的路,路的名稱叫做終點,暱稱是收穫與幸福。難的是諸多不合適的藉口,生命的綠有的漸漸死去,有的逐步成長,重點是還沒跟上就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要怎麼表達自己才懂得給人生一個交代?

藍草語 人與橋

(圖四)

活脫脫的情節訴說關於一個人,一座橋,亦或很多人的成長的煩惱,夢想,失敗。一座盛世考卷的通天大橋。更進一步地重現什麼是成長的煩惱,躲在青春裡的敏感與自卑。一雙前進的木槳在青蔥長河裡匍匐追趕,得意的時候撩逗岑壑風景,將更加牢靠自己的信念去相信生命原始的粗獷狀態。大概多了情緒才會使橋頭情節變得更有滋味兒。有人會憧憬,長大後的我們是羽毛豐翼的雄鷹,不斷地追逐美麗的朝陽,前進的曙光就在不遠處;長大後的我們會是猛虎,能夠去登雄偉的高山,獲得聖人指點的方向;長大後的我們也許是活力四射的魚兒,專注地跳往理想的龍門,永不停歇。日子重複,榮華又富貴是用來激勵奮鬥者的靈魂,容易被一句話帶自己對號入座,聽得到時,好像獨自行走在字裡行間。比如“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到這裡。” 其實應該會是,我是你的守護者。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看不穿你我。而你我之間像一座橋,依賴它等於戀上橋邊的景色,等待它一如既往地承受。假如從南遇到北,它還是一如既往地為閃耀的星光鋪路,假如從北向南,它還能日夜捎上牽掛的淚痕。

藍草語 人與橋

(圖五)

可惜沒有真心實意的交代和回饋,又怎會有細水長流呢?像時代跳動著的脈搏,它要怎樣才有訴不完的情懷?我們的年代正走在共和國的道路上,好像很光鮮,路卻不平凡。

藍草語 人與橋

(圖六)

青春啊,希望遠航的夢有我們的姿態,親人啊,風中的雲煙有我們的情緒,慶幸的是我們的年代依然存在。心中的江湖是曾經遺失過的美好,稻香的麥穗是新技術播種的真正勞動成果。城市的霓虹會讓人產生無數次的幻想,可這件事卻是真實的。沒有情懷的感知怎能挽回過去的自己,回敬這個時代我們的舞臺。麥穗是金色的,英雄花是紅色的,千萬別待到該流淚的時候未能好好哭一場,該放鬆的時候沒能好好夢一場,該認真生活的時候未能如願。我想,這大概是社會的層面造成的差距,需要更多像漁民們的網橋那樣,熟練地撒向水面,即使遇到狂風雨浪般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