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切要“趁早”!

我們被訓練收斂自己的感情,不要輕易說出自己的感受。

很多時候卻因為我們的收斂,失去了真實的自我。

愛,要趁早說出口。

自古英雄出少年,創業要趁早。

名聲、財富、愛情、孩子、告別。

時間不等人,出名要趁早。

人生,一切要“趁早”!

​結婚要趁早

不久前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那些在23-27歲之間結婚的人更容易擁有幸福和持久的婚姻。統計顯示,美國人結婚時的平均年齡正在逐步提高——女性為26歲,男性為27歲。在研究過程中,專家們向被調查者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涉及結婚和離婚、同居以及子女撫養等。88%的被調查者都表示,婚姻應成為一種終身的責任。

這項研究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社會學家諾瓦爾·格林教授領導實施,其目的是為了宣傳婚姻和家庭的價值。格林教授表示,為了分析婚姻的成功率和夫妻雙方對婚姻的滿意程度,在此次電話調查中還涉及到了婚姻持續時間和首次結婚時間的問題。

調查顯示,早結婚的人更容易享受到成功的婚姻。格林在公佈其研究結果同時指出,那些30歲左右的“單身貴族”們大可不必為此次調查的結論感到憂慮,或許這種情況與年齡並無直接聯繫。

不過,也有一些科學家對這次研究活動的結果表示了憂慮。據悉,格林等人在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期間通過電話提問的方式對1503名18歲以上的男女進行了調查,每次持續的時間為15分鐘。持懷疑態度的專家認為,這種調查可能會讓那些有意結婚但仍未下定決心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感到不安。

此外,有專家認為,人們選擇結婚年齡的時間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變化,因此格林等人的研究成果存在著很大的侷限性。賓西法尼亞大學的弗蘭克·福斯滕伯格教授就此強調說:“在上世紀60年代,在28-30歲之間結婚的通常都是些不太成功的人——他們根本沒有早結婚的條件。但是,現在情況已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因此,不宜將結婚的時間刻意地固定。”

人生,一切要“趁早”!

tips:最容易早婚幸福的星座組合

早婚夫妻現在已經不流行,可是還是有很多年輕人剋制不住結婚的衝動,七早八早就結婚了!究竟是哪些星座組合會引爆結婚欲,馬上來看看!

魔羯和獅子:這兩個人成為一對的話很容易早婚,具有掌控能力的獅子會屈服在魔羯座果斷處理事務的能力下。床上的配合也是非常默契,奠定了攜手與共的基礎。獅子男配上魔羯女兩個火相星座對婚姻充滿了嚮往與美好,感情也會在短時間內昇華然後閃電般地結婚。

金牛和巨蟹:其實他們兩個並不是屬於早婚的,但是他們同居是最快的,一個會料理家務的巨蟹座讓在外邊打拼的金牛座最為放心,可以去外邊賺更多的錢,家裡還有賢慧的妻子料理家務。這兩個人都認為結婚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快樂才是自己的。所以兩個人見面的第三天可能就會住在一起,他們並不趨於形式上的要求先領證再同居。

水瓶和天蠍:他們兩個怎麼看怎麼不像是情侶,卻像一對小冤家一樣。然而水瓶會讓蠍子從沉鬱中走出來,也能調動蠍子的生活樂趣。一個風相灑脫的水瓶座會讓一個水相柔情的天蠍座傾心是在所難免的。兩個人的默契程度不亞於處女座,更勝一籌的是在瓶蠍的生活中充滿了無窮的樂趣。

處女和處女:這樣的兩個人走在了一起,雖然性格比較接近但也可以產生出火花。他們知道生活就是過日子,所以都很顧家的他倆彼此間默契的配合讓生活變得更加完美。生活中的小爭吵也是增進彼此相容相知的潤滑劑,處女座本身就是喜歡按條規行事的人,所以他們會按照這個形式走下去,結婚也就會提前了。

人生,一切要“趁早”!

​創業要趁早

創業世界最受人關注的原因之一是這個領域重視才華和潛力。這意味著那些擁有好的創意和資源的人,能夠做得非常出色——無論他們處在怎樣的年齡段。許多年輕的科技創業者就是大學新生,許多硅谷冉冉升起的新星年齡甚至不到20歲。

孫正義

孫正義的父親是一家彈子房的老闆。彈子房的生意天晴時還算理想,一碰上雨天,便不盡如人意,父親對這靠天吃飯的彈子房感情很深,孫正義卻不以為然,他當時就篤定主意,若是將來經商,一定不做這種靠天吃飯的生意,他要自己把握命運。

高一那年,孫正義有機會去美國加利福尼亞參加一個英語短訓班。在加州,那裡自由、樂觀、開放的氛圍深深感染著孫正義。他做出了生平第一個大膽的決定,遊說父母同意他赴美留學。生性傳統的父母早已知道兒子的世界不屬於彈子房內的方寸天地,他們同意了,1974年2月,孫正義重新呼吸到了加州自由的空氣。在美國求學期間,孫正義創造了3周完成高中教育、不到兩年唸完聖名學院課程的紀錄,1977年,孫正義順利進入了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讀經濟,但這位伯克利的畢業生畢業多年並沒有伯克利的畢業證,而原因竟是他為了回日本等不到畢業典禮的舉行。他在畢業典禮舉行之前一週便返回了日本。在大學期間,孫正義和許多同學一樣也要勤工儉學,但他的想法不是靠刷盤子掙錢,而是倚靠“發明”掙取生活費用。孫正義搞“發明”有他奇特的一面:從字典裡隨意找三個名詞,然後想辦法把這三樣東西組合成一個新東西。每天他給自己五分鐘來做這件事情,做不來就拉倒。一年下來,竟然有250多項“發明”。在這些“發明”裡,最重要的是“可以發聲的多國語言翻譯機”。它是從字典、聲音合成器和計算機這三個單詞組合而來的。有了這樣一個機器,一個不會任何英文的日本人就可以向美國人“說話”了。

天性有敏銳的市場意識的孫正義沒有忘記還要為自己的發明找到市場,經過百般遊說,他終於贏得了“半導體聲音合成芯片”的發明人和參與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技術人員的青睞,依靠他們,孫正義的發明得以一步步完善,此後,利用假期回國探親的機會,孫正義不遺餘力地向日本的各大公司推銷自己的發明,最終,夏普公司對發明表示了興趣,給了1億日元買下了專利,這是孫正義掘的第一桶金。“20歲時打出旗號,在領域內宣告我的存在;30歲時,儲備至少1000億日元資金;40來歲決一勝負;50來歲,實現營業規模1兆億日元。”這是19歲時的孫正義給自己定的人生目標。孫正義幾乎每一個年齡段都實現或者提前實現了他19歲時定下的目標。

1981年,孫正義以1000萬日元註冊了“softbank”,公司成立那天,孫正義雄心勃勃地踩在一個蘋果箱上向僅有的兩名僱員發表演講:5年內銷售規模達到100億日元,10年達到500億日元,若干年後要使公司發展成為幾兆億日元、幾萬人規模的公司。在美國,孫正義控股了雅虎、E-Trade等著名網站,一般佔20%-30%股份,由網站的創建者來管理。孫正義與這些公司合資成立日本公司,由孫正義絕對控股。他把美國的模式成功複製到日本。這種複製非常成功,雅虎日本進入後幾乎馬上就靠廣告盈利,因為無須品牌宣傳投入,市場也沒有出現競爭對手。雅虎日本成為日本85%上網者的門戶站點,在孫正義把Nasdaq引入日本後,不僅以60%股份控股Nasdaq日本,特別重要的是,給他投資的眾多電子商務網站提供了上市渠道。

這樣,孫正義不僅在日本複製了美國互聯網經濟,而且複製了財富。雅虎日本公司成為日本第一個股價在1億日元以上的公司。軟銀上市的5年時間裡,市值已達到990億美元,成為日本最大的公司,超過傳統的工業巨頭三菱。

人生,一切要“趁早”!

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

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1984年05月14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白原市長大。作為牙醫和心理醫生的兒子,扎克伯格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0歲的時候他得到了第一臺電腦,從此將大把的時間都花在了上面。

高中時,他為學校設計了一款MP3播放機。之後,很多業內公司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包括微軟公司。但是扎克伯格卻拒絕了年薪95萬美元的工作機會,而選擇去哈佛大學上學。在哈佛,主修心理學的他仍然痴迷電腦。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學校的一個數據庫,將學生的照片拿來用在自己設計的網站上,供同班同學評估彼此的吸引力。

黑客事件之後不久,扎克伯格就和兩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時間寫網站程序,建立了一個為哈佛同學提供互相聯繫平臺的網站,命名為the Facebook。

2004年年底,Facebook的註冊人數已突破一百萬,扎克伯格乾脆從哈佛退學,全職營運網站。

人生,一切要“趁早”!

史蒂夫·喬布斯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世就被父母遺棄了。幸運的是,保羅·喬布斯和克拉拉·喬布斯——一對好心的夫妻領養了他。

喬布斯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鄰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很迷戀電子學。一個惠普的工程師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薦他參加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這是個專門為年輕工程師舉辦的聚會,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廳中舉行。就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他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19歲那年,喬布斯只念了一學期就休學,成為雅達利電視遊戲機公司的一名職員。借住朋友家(沃茲家)的車庫,常到社區大學旁聽書法課等課程。喬布斯一邊上班,一邊常常與沃茲尼亞克一道,在自家的小車庫裡琢磨電腦。他們夢想著能夠擁有一臺自己的計算機,可是當時市面上賣的都是商用的,且體積龐大,極其昂貴,於是他們準備自己開發。1976年在舊金山威斯康星計算機產品展銷會上買到了6502芯片,帶著6502芯片,兩個年輕人在喬布斯家的車庫裡裝好了第一臺電腦。

喬布斯為籌集批量生產的資金,他賣掉了自己的大眾牌小汽車,同時沃茲也賣掉了他珍愛的惠普65型計算器。他們有了奠基偉業的1300美元。

1976年4月1日那天,喬布斯、沃茲及喬布斯的朋友龍·韋恩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隨後,21歲的喬布斯與26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自家的車房裡成立了蘋果公司。

人生,一切要“趁早”!

​成名要趁早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童星就是這個早出名群體裡最耀眼的一群人。他們閃耀的童年,一方面讓他們見識了各種大場面,一方面又向他們展示了成人世界的殘酷。童星出身的明星們,能戰勝自己過往的名聲繼續在演藝圈中綻放光彩。

人生,一切要“趁早”!

好萊塢童星出身的大明星

說起好萊塢的著名童星,久遠的有能歌善舞的秀蘭·鄧波兒,現今有《哈利·波特》系列捧紅的眾多大牌童星。夠萌、夠迥、夠呆、夠可愛,只要符合上述條件,都有可能成為童星。一張天真無邪的臉,再配上一顆機靈成熟的心,看到這樣的角色,想不喜歡都不行。如果能奉獻一些演技的話,很輕易地就會出名了。

可惜人總是會長大的,昔日的小可愛也會滿臉胡碴,當年圓嘟嘟的臉也會越長越尖。都說十五六歲是童星的死亡線,正值青春期,外貌特徵發生明顯變化,性格也隨之轉變。要麼任憑沉淪下去,要麼力求轉型和突破,才能繼續在表演的這條康莊大道上行走下去。

然而就在此節點上,很多童星都沒有走過這道坎,由此近乎淡出人們的視線,星光逐漸黯淡。當然,還是有很多童星成功地跨過了這一步,長大後相貌上不但沒有長殘,也沒有失去當演員的慧根,或者繼續有幸運女神的眷顧依然在好萊塢發展得順風順水。如今再看著那一張張成熟又充滿魅力的臉,你甚至忘記了他/她原來也曾是個童星。

人生,一切要“趁早”!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這個昔日的英俊少年正在以各種方式轉變著自己的形象。目標只有一個,從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偶像派變成一個靠表演征服觀眾的演技派。據說他剛開始從事表演是為了貼補家用,誰知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徹底迷上了表演。5歲時參加了個人首部電視劇的拍攝,隨後卻多次試演遭拒。數十次面試失敗之後,他終於在14歲的時候接演了個人第一支商業廣告。經歷了多個電視劇的配角生涯,1990年他終於加盟《成長的煩惱》劇組,成為他演藝生涯中最重要的轉折。而《男孩的生活》與《不一樣的天空》的出色表演則讓他成為備受矚目的新星。《泰坦尼克號》的成功讓萊昂納多正式躍身國際知名影星的行列,從此,他也正式開始了漫長的奧斯卡征途。

娜塔莉·波特曼:一部《黑天鵝》讓娜塔莉·波特曼成為好萊塢影史上第一個80後的奧斯卡影后。從娜塔莉·波特曼身上,你似乎看不到童星慣有的放縱和輕狂。早在10歲的時候,她就曾經婉拒露華濃公司兒童模特的邀約,因為她知道自己更想要什麼,並會始終朝著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想象沒有娜塔莉·波特曼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將會是什麼樣子,她就是為瑪蒂爾達而生,而那個角色也始終在等待著她,影片的成功讓娜塔莉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蘿莉。與此同時,她也絲毫沒有懈怠自己的學業,反而越加努力。哈佛大學心理學學位以及精通多國外語都成為她的傳奇。

人生,一切要“趁早”!

​克里斯蒂安·貝爾:憑藉《鬥士》中的敬業表演,克里斯蒂安·貝爾如願地拿到第83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奮鬥多年的他,也終於獲得了奧斯卡的認同。由於在成年時代奉獻了太多的經典角色,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他也曾是一位童星。早在13歲的時候,他就在4000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主演了由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太陽帝國》,從此開始他的電影旅程。在忍受了隨後的幾年浮沉之後,克里斯蒂安·貝爾在《美國精神病人》中終於重新樹立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他這個角色還是擠掉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獲得的。從此,貝爾的事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先是憑藉《機械師》中的瘋狂瘦身成為新的一代彈簧人,然後在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系列裡進一步樹立了自己的明星地位。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約瑟夫·高登·萊維特不僅在好萊塢,在內地同樣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在內地,他被愛稱為“囧瑟夫”。最近一兩年“意外爆紅”的小囧同學,會讓人們誤以為他屬於大器晚成型的,實際上的情況卻是,人家已經在演藝界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長相頗具喜感的囧瑟夫在童年時代多以參演喜劇劇集為主。11歲的時候,他在《大河戀》中出演少年諾曼。而他童星時代的代表作則來自1996年那部NBC科幻喜劇《歪星撞地球》。憑藉本片他獲得青年明星獎、青年藝術家獎等多個獎項。當事業初見成績的時候,約瑟夫並沒有沉迷當下,而是選擇暫別演藝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最終,憑藉《和莎莫的500天》以及《盜夢空間》的成功,他逐步融入主流電影界,並獲得更大的成功。

人生,一切要“趁早”!

童星出身的中國明星

蔡明: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活躍在小品舞臺、說話像機關槍的“馬大姐”以前居然也是童星!蔡明還不太懂事的時候已經成了大明星。那年她11歲,在電影《海霞》中扮演小海霞。影片中的小海霞堅韌不拔、倔強可愛,成了一代人的偶像。全國各地影迷給她寄來精美的筆記本,希望她好好學習。

人生,一切要“趁早”!

​陸毅:電影《泉水叮咚》裡的小陸毅非常的可愛。同樣是從小就開始拍戲的陸毅卻沒怎麼享受到當童星的關注,反而是長大後接拍的《永不瞑目》給了他躥紅的機會。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小時候演戲累積的經驗,又怎麼會成就現在厚積薄發、演藝前途一片光明的陸毅呢?

人生,一切要“趁早”!

​洪劍濤:洪劍濤1976年在電影《南海長城》中演某角色的童年,1980年在電影《山重水複》中演一個戰士,一直沒有大火。不過這位出道較早的童星,卻藉著《炊事班的故事》翻身了。

人生,一切要“趁早”!

​舒暢:舒暢5歲時因在北京城鄉拍照時被導演發現而步入影視圈,拍攝了第一部電視劇《我的故事》,同年又在電影《小巷情深》中嶄露頭角,至今已參加拍攝三十餘部影視劇,主持或參加二十餘臺晚會,並於1997年推出首張個人演唱專輯《少了媽媽只有半個家》。”

人生,一切要“趁早”!

​沈殿霞:沈殿霞1947年生於上海,名門之後,後到香港發展。因身材豐滿而被稱為“肥肥”、“肥姐”,也有人稱“開心果”、“阿肥”,其標誌為多年不變的髮型,及尖稍向上的黑框眼鏡;是香港著名女演員,尤擅擔任現場直播節目司儀。除影視外,也經常參與歌唱演出,曾與羅文組成《情侶合唱團》和汪明荃、王愛明、張德蘭組成《四朵金花》,灌錄過不少電視劇插曲。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肥姐早年也是以童星的形象登上銀幕的,在卲氏兄弟公司1962年拍攝的《紅樓夢》中,沈殿霞飾演丫鬟。

人生,一切要“趁早”!

​金銘:可能金銘是唯一能跟秀蘭·鄧波兒相提並論的中國童星了。一部催人淚下的《婉君》讓長相甜美的金銘嚐到了一夜成名的滋味,一時間她成了瓊瑤劇的御用小演員。年僅八歲還出了個人專輯,惹得當時一眾準媽媽每天看著她的照片,期待自己也能生個如此招人喜歡的女兒。不過頗有“思想”的金銘沒有繼續她的演藝之路,而是考進北大做起了高材生。雖然證明了小女子的實力,但就演藝事業而言顯然進入了瓶頸期。大學畢業後金銘還是選擇繼續幹她的老本行,在中國煤礦文工團當起演員,但是觀眾對她的感覺也是懷念多過於期盼。

人生,一切要“趁早”!

生娃要趁早

早生孩子還是晚生孩子,已經成為現在都市家庭爭論的焦點。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這裡,我們選登了一位晚生孩子的媽媽與早生孩子的媽媽談話後寫的一篇感想。至於如果選擇,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條件來決定。早生晚生,只要孩子健康就好。

鄰居今年43歲,女兒快20歲了,下午帶著giada去散步,遠遠的看到母女二人款款走來,那股親密的樣子,哪裡像是母女倆,倒像是姐妹。每每看到這母女倆,再想想自己,心裡總覺得不是個滋味:女兒20歲的時候,我已經是接近60的老太太,剩下的哪敢再往下想,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忒鬱悶!和鄰居聊天的時候,我透露出無比羨慕的神情,鄰居也笑著說:是呀,我和女兒的感情確實很好,我們是無話不談的朋友。當初她也沒想到這麼早要孩子,後來有了自然就得生下來,現在她可是大大地體會到早生孩子的好處。

人生,一切要“趁早”!

身材皮膚恢復快

女人天生愛美,每個媽媽最擔心的是生完孩子後身材走形,皮膚失去彈力,青春過早的消失。可是鄰居卻說,她從沒為此犯愁,生完後3個月身材基本就恢復了,我問到有什麼秘訣,她說:飯也沒少吃,可是沒見胖起來。看來年輕生孩子對於恢復產前身材保持皮膚彈力是有很大的優勢的。關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雖然產後我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面膜、腹帶、纖體膏從來沒有停下。翻開產前產後的照片,總感到現在的自己有點慘不忍睹,任我如何不懈地努力,歲月還是毫不留情地在我的臉上留下痕跡。

年輕精力充沛 帶孩子娛樂兩不誤

鄰居告訴我,生孩子的時候還很年輕,所以根本沒有感到辛苦和勞累,節假日忙著和朋友聚會,聚會時無論多晚孩子都睡在身邊的小推車裡。除了舞廳沒帶孩子進去,其他的場合孩子都去過,有了孩子後娛樂時間一點沒減少,和以前一樣,這麼多年一直保持著屬於自己的時間和圈子,所以一直沒顯老!我聽後直咋舌,如今一天下來我真的是腰痠腿痛,身心疲憊,哪還有閒情雅緻帶著孩子到處聚會晚宴呀!

不會過多溺愛孩子 基本是在放養下長大

因為年紀輕,她對孩子從來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玩,那時覺得孩子就應該自自然然地長大,後來年齡大了,看到別人把孩子捧在手心裡,反而覺得自己以前對孩子太過於大意了。也正是沒把孩子太當回事,孩子逐漸養成了自立自主的習慣,從某一方面來說,反而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雖然我也很崇尚放養,可是人大了,心總也硬不起來,有時候真的是不想讓孩子受一丁點委屈,明知小傷小痛對孩子不是壞事,可是心裡就是不願意。

人生,一切要“趁早”!

孩子小時候因為媽媽年輕漂亮而自豪

雖說孩不嫌母醜,可是哪個小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媽媽既年輕又漂亮呢,因為生孩子早,加上身材恢復得好,孩子一直到初中畢業,大家都不相信那個美麗的女人是她的媽媽,人前背後總能聽到同學的讚美:你媽媽真是年輕呀!聽了這話,她女兒心裡比喝了蜜還甜,有個年輕的辣媽一直是女兒引以自豪的事情。不知道到時我孩子的同學是不是也會羨慕她有個漂亮的媽媽???

永遠有一顆年輕的心態 和女兒不存在代溝

自己的生活沒有被生孩子、養孩子、帶孩子打亂,有了孩子後反而活得更精神了,尤其是女兒上初中以後,她自己也意識到由於年齡差距不是太大,所以很能體會孩子青春期的心情。她經常和孩子一起討論愛情或是男人,沒有說教沒有羞澀,更像是閨蜜;而女兒也對媽媽不反感,反而很願意和媽媽一起分享過來人的經驗。每次女兒約會時,都會讓媽媽幫著選擇衣服和妝容,而媽媽外出時也會徵求女兒的意見,倆人的衣服、化妝品更是可以互用的。聽到這,我心裡有點小擔心,等女兒到了青春期後,也會和我這樣親密地討論男朋友嗎?其實這是我一直擔心的問題,我害怕到時女兒會覺得我的思想太老套,如果是這樣我真的會感到悲哀!

早生孩子早過二人世界

她很神秘地給我說,生孩子之前曾擔心,有了孩子後會影響夫妻感情,誰知非但沒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反而讓兩人的感情更加甜蜜。他們是蜜月期懷孕的,當時倆人感情好,根本不需要擔心一方會變心。倒是後來等孩子到了10來歲的時候,夫妻之間本能地疏遠了些,這時他們就把孩子留在父母家裡,孩子大了,也無需操心了,倆人每年都會外出過二人世界,那時感到激情再次湧現!我無語,雖然老公很好,但是我不知道等孩子再大些,我們是否還有激情,完成那些曾經的夢想!結婚生子是女人一生的大事,既然我們逃不過生子這一關,以一個高齡媽媽的經驗,還是想由衷地說一句:女人早生孩子好處還是很多的,有時我也後悔為什麼沒早生,世上沒賣後悔藥的,只能自己現在努力,不過早地變老變醜!

人生,一切要“趁早”!

告別要趁早

我們總是羞於說出自己的感情,總是認為時間還很多。今天起,每天都要向你愛的人高高興興地說出“再見”。

人生,一切要“趁早”!

前一陣,一個19歲的小夥子感動了英國。他叫Stephen Sutton,15歲那年被確診患上了大腸癌,並且做了手術。一年後,癌症捲土重來。這個小夥子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決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投身慈善事業。為“英國青少年癌症信託基金”籌款100萬英鎊。

於是他開始在網上寫“Stephen的抗癌故事”。並且列了46項離開這個世界必做的事情,他開始為這個列表努力。比如去參觀英國皇家空軍、跳傘、抱大象、文身、在體育館裡給4000人講自己的故事、去唐寧街10號、見英國首相……他的列表一項項地完成。他也一直在為他的100萬英鎊的募捐目標努力。

直到2014年的5月初,他的病情再次惡化入院。Stephen在自己的網站發表了自己最後一張照片向10萬粉絲告別,他說:“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為自己豎起大拇指,這麼突然就走到了終點實在很慚愧,我沒好好地向許多人表達感謝或道別,真的很抱歉。”

受到他激勵的英國人不停地給他的慈善賬號捐款,不到24小時就達到了他100萬英鎊的目標。到5月14日,他的賬號已經有了300萬英鎊的善款。小夥子也在睡夢中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Stephen用自己的熱情感動了全世界,他在即將走完自己短暫卻不平凡的人生的時候,還不忘與自己的朋友們說再見。

我們一直認為,不說出再見就不會有完結的那天。可其實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就再也沒有機會向你的愛人說出再見。

《哈利·波特》裡有一集,羅恩的媽媽與自己淘氣的雙胞胎兒子之一發生了爭吵。兒子氣呼呼地去上學了,媽媽也很傷心。沒想到的是,學校發生了危險孩子們差點回不來。當她的孩子們回到家時,媽媽一把抱住了之前吵架的兒子,哭泣著說:“我好害怕最後和你說的話是吵架的話語。”兒子也不由地說:“媽媽,我愛你。”

以上說的都是西方人的例子,我們東亞人確實不太擅長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前一陣的韓國船難,一個孩子給媽媽發短信說:“媽媽,我愛你。”開始還覺得詫異的媽媽立刻回覆說“我也愛你啊”。這段對話感動了韓國也感動了世界。還好,這個孩子最後獲救了。可是那艘船裡還有許許多多的孩子沒有來得及向媽媽說愛你。

我們總是羞於說出自己的感情,總是認為時間還很多。今天起,每天都要向你愛的人高高興興地說出“再見”。


LADY家庭情感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