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提起昆山江阴,不难想起每年的中国最强县排名榜上,两者常年位居第一第二名,领跑中国县域经济长达十几年。

2020年3月,无锡市政府副市长、江阴市委书记王进健带领江阴党政代表团赴苏州昆山市学习考察,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陪同考察。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在报道中,王进健表示,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等方面,昆山提供了许多值得江阴学习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吴新明表示,江阴想在先、干在前的发展劲头以及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企业上市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昆山学习借鉴。

中国最优秀的县域经济前两名学霸都在正视不足、对标找差,其他同学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下。

如果放在全国范围内,更能发现昆山、江阴经济总量的恐怖

昆山是中国第一个GDP总额上3000亿的县级市,更是完成了以县超省的神话。

2018年昆山实现GDP3875亿元,超过宁夏GDP3705亿元;人均GDP3.48万美元,高于韩国、接近日本。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2019年昆山GDP高达4045亿元,江阴的GDP也达到4001亿元,稍次于海南,高于宁夏、青海、西藏。

用富可敌省来形容昆山、江阴一点都不为过。

而且,对于后面兄弟县市优势十分明显,第三的张家港GDP2850亿、第四常熟2470亿、第五慈溪1898亿。

可以预见,这种县域经济头部格局还要维持很久。

1 昆山,笑傲江湖

早期,“百强县榜”由国家统计局组织的评估,权威发布。

2004年前,基本上是由广东佛山顺德区(当时为顺德市)、佛山南海区(当时为南海市)占据榜首。

到2005,昆山跃居榜首,江阴位列第四。

此后,据传为了消除县之间的盲目攀比,国家统计局终止了这一排名,之后的全国百强县榜单,由各个有研究职能的社会机构发布。

这也带来一个问题,考量标准不统一带来的排名位次的不一致。

比如,2019年,国家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昆山位于第一,江阴排在第二;

而中郡研究所发布的《第十九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江阴位居榜首,昆山屈居第二。

知道了这点,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昆山自称连续15年位于百强县之首,而江阴自称连续17年独占百强县鳌头。

目前,比较被公认的,是国家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因为它是由人民日报刊发的。

从客观数据来讲,也确实如此。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除了投资略低于江阴,还有多个数据表明昆山全面领先于江阴。

坦白讲,除了GDP总量跟昆山在一个层面,江阴其他经济数据,跟昆山比都还有较大差距。

比如财力比较。2019年,昆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07.3亿元,相比上年增长5%,而江阴这一数据只有256.6亿,增速只有1%。双方差距达150.7亿。

比如制造业比较。这点是比较出乎意料的,制造业一直是江阴的优势所在,江阴更是享有中国制造第一县之称,但规上工业总产值竟然比如昆山少了近2500亿,唯一可以猜测的,可能江阴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更强。

比如对外贸易。昆山外向型经济发达,素有“小台北”之称,2019年进出口总额是江阴的3.5倍,多了近600亿美元,无疑是碾压一般的存在。

比如内需比较。昆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7亿元,而江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6.2亿元,差距355.5亿元。

比如汇聚资金规模。昆山是也是大陆台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反应在资金规模上,昆山比江阴资金总量多了近1000亿。

从数据上看,如果说江阴的综合实力超过了昆山,那才是一个笑话。

2 江阴,追赶15年

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等生,昆山和江阴的彼此对位与竞争长期存在。

2017年之前,昆山不但经济总量多于江阴,在经济增速上领先于江阴,并在经济规模上不断拉开与江阴的差距。

2017年是拐点,江阴实现了对昆山GDP增速的反超,让昆山扩大优势的势头受挫。

随后,在不断交叉与易势中,到2019年,双方GDP仅差44亿,看上去江阴似乎触手可及。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这是一个“悬念丛生”的差距,只要昆山“打个盹”,江阴就可能超过去,夺走昆山的“一哥”地位。

在最优秀企业的竞争中,昆山依然处于劣势。

企业是市场微观活动的主体,将最终奠定了昆山江阴两市GDP的含金量成色,影响着未来两市发展的动能与前景。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江阴拥有

“中国A股第一县”称号,今年年初,江阴市迎来第51家上市公司——科茂新材料。

江阴上市公司总数和募集资金总量双双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名,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全国的百分之一。

相比之下,昆山上市公司数量仅28家

虽然成绩可圈可点,但和江阴差距仍然很大。

在中企联2019年9月份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榜单中,江阴上榜19家企业上榜,占江苏省上榜企业数的33.9%。

昆山仅2家上榜,且分别排名第180位、第413位,位于中后段。

江阴有11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占江苏省22.4%,排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重庆之后。

昆山尚未实现突破。

从制造业的角度来看,2019年11月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中,江阴市蝉联工业百强县(市)三连冠,力压昆山。

2019年3月,江阴发布4.0版产业强市30条,为江阴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打造先进制造业第一县营造更新更优的政策环境。

据江阴统计局数据,江阴的制造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大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涵盖了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29个大类。

这是江阴在这场角逐中最大的底气和基石。

3 谁是第一不重要

昆山、江阴这场追逐战,还远未结束,也大有看头。

2019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离上海最近的城市,昆山无疑是这个国家战略的重要执行者和受益者。

2020年3月31日,昆山市践行“四闯四责” 勇当“热血尖兵” 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誓师大会召开。

会上发布《“五争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方案明确提出,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100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000元

3年完成实际使用外资40亿美元,新增上市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3000家,人才资源总量突破50万人。

受疫情影响,全国不少城市在今年一季度呈现“负增长”,如今疫情逐渐平稳,各地都在快马加鞭,以期在二季度扭转局面。

昆山将“誓师大会”定在二季度开启前夕,其争分夺秒、重整旗鼓的决心可见一斑。

按照上述目标,昆山是在将优势拉长,将短板补足。

可以预见,昆山将在县域经济上继续探索和强势领跑。

而江阴对于这样的一个计划,暂时还没有消息。

但未来,江阴发展同样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3月份,江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发布了《“创新江阴”三年行动计划》,誓为制造业插上“先进”的翅膀。

同时,江阴今年还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推动江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调强攻重大外资项目,大幅提升今年到位外资中新设项目比例。

同样在取昆山之长、补自己之短。

在站长看来,昆山和江阴,没有输赢,都代表未来。

放在更高层面来看,不论是昆山继续领先,还是江阴能后来居上。

能确定的是,竞争将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你追我赶,经济永不停歇向前发展,才是给普通人最大的机遇。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搜狐号、新浪看点、一点资讯、界面、网易、虎嗅网、钛媒体等平台,

覆盖商业财经核心受众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