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VS江陰,誰是中國第一縣

崑山VS江陰,誰是中國第一縣

提起崑山江陰,不難想起每年的中國最強縣排名榜上,兩者常年位居第一第二名,領跑中國縣域經濟長達十幾年。

2020年3月,無錫市政府副市長、江陰市委書記王進健帶領江陰黨政代表團赴蘇州崑山市學習考察,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陪同考察。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在報道中,王進健表示,在科技創新、對外開放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崑山提供了許多值得江陰學習借鑑的思路和經驗。

吳新明表示,江陰想在先、幹在前的發展勁頭以及在調整產業結構、助推企業上市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都值得崑山學習借鑑。

中國最優秀的縣域經濟前兩名學霸都在正視不足、對標找差,其他同學真的應該好好學習下。

如果放在全國範圍內,更能發現崑山、江陰經濟總量的恐怖

崑山是中國第一個GDP總額上3000億的縣級市,更是完成了以縣超省的神話。

2018年崑山實現GDP3875億元,超過寧夏GDP3705億元;人均GDP3.48萬美元,高於韓國、接近日本。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2019年崑山GDP高達4045億元,江陰的GDP也達到4001億元,稍次於海南,高於寧夏、青海、西藏。

用富可敵省來形容崑山、江陰一點都不為過。

而且,對於後面兄弟縣市優勢十分明顯,第三的張家港GDP2850億、第四常熟2470億、第五慈溪1898億。

可以預見,這種縣域經濟頭部格局還要維持很久。

1 崑山,笑傲江湖

早期,“百強縣榜”由國家統計局組織的評估,權威發佈。

2004年前,基本上是由廣東佛山順德區(當時為順德市)、佛山南海區(當時為南海市)佔據榜首。

到2005,崑山躍居榜首,江陰位列第四。

此後,據傳為了消除縣之間的盲目攀比,國家統計局終止了這一排名,之後的全國百強縣榜單,由各個有研究職能的社會機構發佈。

這也帶來一個問題,考量標準不統一帶來的排名位次的不一致。

比如,2019年,國家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崑山位於第一,江陰排在第二;

而中郡研究所發佈的《第十九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江陰位居榜首,崑山屈居第二。

知道了這點,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崑山自稱連續15年位於百強縣之首,而江陰自稱連續17年獨佔百強縣鰲頭。

目前,比較被公認的,是國家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因為它是由人民日報刊發的。

從客觀數據來講,也確實如此。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除了投資略低於江陰,還有多個數據表明崑山全面領先於江陰。

坦白講,除了GDP總量跟崑山在一個層面,江陰其他經濟數據,跟崑山比都還有較大差距。

比如財力比較。2019年,崑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407.3億元,相比上年增長5%,而江陰這一數據只有256.6億,增速只有1%。雙方差距達150.7億。

比如製造業比較。這點是比較出乎意料的,製造業一直是江陰的優勢所在,江陰更是享有中國製造第一縣之稱,但規上工業總產值竟然比如崑山少了近2500億,唯一可以猜測的,可能江陰製造的核心競爭力更強。

比如對外貿易。崑山外向型經濟發達,素有“小臺北”之稱,2019年進出口總額是江陰的3.5倍,多了近600億美元,無疑是碾壓一般的存在。

比如內需比較。崑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1.7億元,而江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6.2億元,差距355.5億元。

比如匯聚資金規模。崑山是也是大陸臺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反應在資金規模上,崑山比江陰資金總量多了近1000億。

從數據上看,如果說江陰的綜合實力超過了崑山,那才是一個笑話。

2 江陰,追趕15年

作為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優等生,崑山和江陰的彼此對位與競爭長期存在。

2017年之前,崑山不但經濟總量多於江陰,在經濟增速上領先於江陰,並在經濟規模上不斷拉開與江陰的差距。

2017年是拐點,江陰實現了對崑山GDP增速的反超,讓崑山擴大優勢的勢頭受挫。

隨後,在不斷交叉與易勢中,到2019年,雙方GDP僅差44億,看上去江陰似乎觸手可及。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這是一個“懸念叢生”的差距,只要崑山“打個盹”,江陰就可能超過去,奪走崑山的“一哥”地位。

在最優秀企業的競爭中,崑山依然處於劣勢。

企業是市場微觀活動的主體,將最終奠定了崑山江陰兩市GDP的含金量成色,影響著未來兩市發展的動能與前景。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江陰擁有

“中國A股第一縣”稱號,今年年初,江陰市迎來第51家上市公司——科茂新材料。

江陰上市公司總數和募集資金總量雙雙位居全國同類城市第一名,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全國的百分之一。

相比之下,崑山上市公司數量僅28家

雖然成績可圈可點,但和江陰差距仍然很大。

在中企聯2019年9月份發佈的“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的榜單中,江陰上榜19家企業上榜,佔江蘇省上榜企業數的33.9%。

崑山僅2家上榜,且分別排名第180位、第413位,位於中後段。

江陰有11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佔江蘇省22.4%,排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重慶之後。

崑山尚未實現突破。

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2019年11月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中,江陰市蟬聯工業百強縣(市)三連冠,力壓崑山。

2019年3月,江陰發佈4.0版產業強市30條,為江陰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打造先進製造業第一縣營造更新更優的政策環境。

據江陰統計局數據,江陰的製造業幾乎涵蓋了國民經濟所有行業大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涵蓋了31個製造業大類中的29個大類。

這是江陰在這場角逐中最大的底氣和基石。

3 誰是第一不重要

崑山、江陰這場追逐戰,還遠未結束,也大有看頭。

2019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離上海最近的城市,崑山無疑是這個國家戰略的重要執行者和受益者。

2020年3月31日,崑山市踐行“四闖四責” 勇當“熱血尖兵” 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標杆城市誓師大會召開。

會上發佈《“五爭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方案明確提出,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5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500億元,工業總產值超10000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5000元

3年完成實際使用外資40億美元,新增上市企業20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3000家,人才資源總量突破50萬人。

受疫情影響,全國不少城市在今年一季度呈現“負增長”,如今疫情逐漸平穩,各地都在快馬加鞭,以期在二季度扭轉局面。

崑山將“誓師大會”定在二季度開啟前夕,其爭分奪秒、重整旗鼓的決心可見一斑。

按照上述目標,崑山是在將優勢拉長,將短板補足。

可以預見,崑山將在縣域經濟上繼續探索和強勢領跑。

而江陰對於這樣的一個計劃,暫時還沒有消息。

但未來,江陰發展同樣富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3月份,江陰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會上發佈了《“創新江陰”三年行動計劃》,誓為製造業插上“先進”的翅膀。

同時,江陰今年還把發展開放型經濟作為推動江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強調強攻重大外資項目,大幅提升今年到位外資中新設項目比例。

同樣在取崑山之長、補自己之短。

在站長看來,崑山和江陰,沒有輸贏,都代表未來。

放在更高層面來看,不論是崑山繼續領先,還是江陰能後來居上。

能確定的是,競爭將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

你追我趕,經濟永不停歇向前發展,才是給普通人最大的機遇。

昆山VS江阴,谁是中国第一县

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號、搜狐號、新浪看點、一點資訊、界面、網易、虎嗅網、鈦媒體等平臺,

覆蓋商業財經核心受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