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吃典》(組詩)

《原版成都》是成都歷史上第一部以全本詩作整體詠嘆、敘述一座城市變遷的詩集。在近三千行的行詠中,包覽了從城內到城外,從橋到路,從歷史到現在,從美食到景觀的細微的成都。是瞭解成都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個體體驗。當你順著詩人的目光走進成都時,成都將會是另一番風情。

來吧!朋友,詩人其然帶你逛成都。

《原版成都》簽名與否售價均為40元,快遞費10元。用一斤豬肉的價格真真實實地感悟一座幾千年來未曾改名的城市的包容與大度,真的是物超所值。

欲購者可加作者微信:a15882357980

《天府吃典》(組詩)| 其然

《天府吃典》(組詩)

《回鍋肉》


這是一道是精典的獨白

從鄉村到城市,從一個年代翻越另一個年代

不肥不瘦,總是各種佐料的渲染中

彰顯出一種特殊的韻味


不官不民,亦官亦民,不雅不俗,亦雅亦俗

講究的二刀,不講究的寶肋

將敬神拜佛的犧牲和虔誠

統統回籠,散慢、自在,與各種時蔬為伍

從沒掩去的光芒


幾根蒜苗,幾粒豆豉,一瓢豆瓣

紅白醬油,外加甜麵醬

熬成燈盞窩兒的日子

這一刻,顯得特別富足


(二)


回鍋肉說著四川話,可以走遍

所有的記憶,食材從來不說話

幹豆豉,老鹽菜

一遍遍地重複唱舊的老歌


走舊的話題,在一根田坎上

象一盤擺不完的龍門陣,來來回回地

從各種不同的門縫裡探出頭來

細數,各家生活的點點滴滴


《魚香肉絲》


這不算精典,卻是一道嚴肅的考題

將青春、蒼桑、挫折和幸福的感覺

用時間來一一調勻

有青筍的青,有肉絲的紅

不經意的生活中暗藏著各種滋味


一菜一味,百菜人生

潔淨的白盤裡,溢出閒適的滿足

甜、酸、鹹、鮮

從上桌的那一刻,就不單是對味型的詮釋

童年的故事

從平淡中,讓日子多了很多的想象


《麻婆豆腐》


從傳說的挑擔中,傳說成傳奇

一小碗供腳伕充飢,墊酒的熱豆腐

在麻臉老闆娘的吆喝下

閃閃悠悠地跨洋過海


紅油閃亮的詞根並不辣

想象力拉長的前綴,更多的

只是一種裝飾

麻、辣、鮮、香、酥、嫩、燙


《宮保雞丁》


川菜大多沒有具體的編撰人

這道菜不但有名有姓,還有官銜

衙門裡私房菜,長期在市井中四處招搖

丁宮保算是流傳下來的名篇


一直挺直的衙門,用宮保作了陪襯

幾顆花生米和柔嫩的雞脯肉

把四川人的豁達做到了極致

甜酸,大蔥,炸糊的辣椒段


有朋友落座

把的是酒,敘的是情


《剔骨肉》


躲在涼拌白肉的身後

偷閒,二三兩老白乾

在午後,在黃昏,在河邊,在院落

獨酌的杯盞裡,常有三五親朋

或路過的孩童,太瘦的時間

總會把想象無限放大


用一個“剔”的動詞

說幾分優閒,說幾分淡泊

不太成型的外表下

分明蘊藏著很多值得咀嚼的內涵


記得,那時

家與食堂與飯館的距離

層次,還是異常地分明


《火鍋》


這原是川江上的船歌,號子聲

將險惡的水道,煮成了一首大合唱

豐滿的情緒,開始名震天下


毛肚、黃喉還有菜葉

這些水面上的過客,決定

把傳統和現代抽象成一個標誌

用五線譜穿著,行走

在霓虹的色彩中


湯越煮越濃,鮮活的元素

都浮在一片嘈雜的吵鬧中

只有黃銅的鍋底

留存了歷史的細節


《火爆雙脆》


一聲吆喝,二聲落座,第三聲

就急步地搶進油鍋

熊熊的爐火下

白油的豬肚頭和雞肫

跳動的絕對不是華爾茲


刀功和火侯

就猶如服裝和舞步的配合

不長的曲譜,藏有很多的秘密

很少有人能拿到滿分


《涼拌折耳根》


秋分一過,折耳根就上市了。

菜市場人多嘈雜,百味混淆,

折耳根用特有的濃郁氣味,裝盤

還沒入嘴,胃口豁然就打開了

折耳根的學名是魚腥草

是草,是藥,是菜

象一個正值妙齡的村姑

從山溝、田埂不加修飾闖人你的生活

鮮活,是個關鍵詞

可以與很多的想象搭配

含蓄和潑辣,都在這風情之中

麻辣酸甜,既是底味也是詮釋


《豆湯》


我說的豆湯,是那種沒有肥腸的

恬淡的日子,煮熟的豌豆

介乎於糧與菜之間

用一瓢水,稀釋成一段念想


味型,鹹鮮

形象敦實得幾乎就沒有想象

象每天扛著農具進進出出的腳步

於是,廚師

說服豌豆尖,和豌豆尖的翠綠

生活一下就變得有聲有色


《川菜》


無怪歲月, 也無怪歷史

富饒的天府原本就是情緒飽滿的詩人

將苦的,甜的,酸的,辣的

快樂或者痛苦,歡笑或者歌聲

統統寫進暖暖的陽光


想象很深,豐滿的構想

是一首不急不緩的竹枝調

站在雅與俗欄杆下

唱自己的歌,也唱別人的歌

使用平仄,卻跳在韻律之外

隨性而起,隨興而歌


田邊,溪流,山林,所有的詞語

被一根拉縴的長繩,從桅杆上

寫進了詩裡,說著四川話

方言裡總是夾雜著不同的鄉音


挑擔的,坐店的,每一首小詩

成型,會有很多把風的帆影

口口相傳,字與字的重疊

詞與詞的交錯

韻與味,就順著街巷、碼頭

迅速傳流


清蒸、紅燒、爆炒。。。

白油、魚香、糖醋。。。

佐料在與食材的交往中

相互滲透,相互取捨,相互包容

將一個阡陌縱橫的川西壩子

打扮得五彩繽紛


該紅的紅,該綠的綠

一張碩大的菜單上:

有薄霧,有炊煙,有暖陽

雞鳴、狗吠、羊歡、鴨叫

動靜相宜的視角里

辣與麻,是一行最耀眼的標題

《天府吃典》(組詩)| 其然

其然:本名,陳紅兵。生於成都,祖籍重慶市萬州。自由職業。詩歌歸來者。八十年代習詩並發表。作品見於《綠風》《星星》《中國詩人》《中國詩歌》《詩歌月刊》《時代文學》《詩選刊》《四川文學》《四川日報》等報刊。榮獲過中國作協“築中國夢。抒襄陽情”三等獎、“十五屆國際梨花節”二等獎、“紅旗連鎖杯”二等獎、天津詩歌節入圍獎、二屆金迪詩歌獎等獎項,作品收入《中國當代詩人代表作選編》《愛情照耀著我們》《詩意成都》《四川詩歌地理》《中國2016年度詩歌精選》等幾十個選本。現為四川省作協會員,成都市作協會員,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常務理事,《詩領地》詩刊執行主編。

詩觀:本人生性愚頑,惟一腔真情。崇中國古典文化,猶喜詩情畫意。主張以景帶情,以情言志。從自然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通聯:成都馬鞍北路14棟20號 郵編:610081 電話: 18080813976

姓名:陳紅兵 筆名:其然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a 15882357980

《天府吃典》(組詩)| 其然

《原版成都》簽名與否售價均為40元,快遞費10元。用一斤豬肉的價格真真實實地感悟一座幾千年來未曾改名的城市的包容與大度,真的是物超所值。

欲購者可加作者微信:a158823579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