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制”,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斯瑪特8月家書 |“節制”,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八月的知了,聲聲唱著夏天,親愛的斯瑪特家人們,陪伴孩子們的暑期時光過的怎麼樣了?是不是在這個夏天,又對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受?

分享一個小故事給大家:

有一天中午我在餐廳吃飯的時候,突然安靜的空間被一聲嘶吼打斷,所有人都向聲音的來源投去了目光,是一個奶奶帶著長相可愛甜美的孫女來到餐廳,孫女想吃一個甜品,可能奶奶身上帶的錢不夠,她勸了一次說“我們回家”,小女孩堅持要吃,奶奶就爆發了,刺耳的謾罵聲伴隨著粗暴的拉拽,孩子的情緒瞬間也爆發了,變得歇斯底里,一邊喊著“我不回家”,一邊撕開奶奶拉拽的手,奔向食物的方向。一個長相可愛甜美的孩子,突然與一臉怒不可遏的奶奶捲入了一場讓眾人咂舌的高分貝情緒之戰。

看到這一幕,我想象到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做了媽媽,或者老了之後做了祖母,當她面對自己的孩子、孫輩,不出意外,應該也是同樣的教養方式吧:用情緒對抗情緒,用情緒處理問題。想到這裡,我突然後背發涼,這個時代,教育真的太重要了,它關乎一個家庭的好幾代人,關乎整個國家幾十年甚至一百年的社會狀態。

對於這樣的事情,我們可能見怪不怪,因為這個社會越來越多樣化,負能量和戾氣有時候見得多了,也並不稀奇,面對這種情況,大部分人可能搖搖頭,或者簡單走開。但是對於我們的孩子呢?如果我們無法剋制自己的情緒和怒氣,這種表現,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會不會對TA未來產生負面的影響?孩子長大以後,處理問題的方式,可能並不是去思考如何運用所掌握的技能和經驗、設計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者求助身邊的人;而是使用情緒!

由此,我再次感受到肩頭責任的重大。這個時代,我們的教育,除了帶給孩子欣賞美的能力、創造美的技能,和掌握知識的方法,還有一點迫切需要解決,就是家長的角色如何扮演。

因此,8月份我想跟家人們聊一聊關於“節制”。

古羅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學家塞涅卡曾經說過:“在麵包和水面前能剋制住自己的人會像朱庇特一樣快樂。”其實真正的快樂在於“節制”,剋制慾望,節制自己的情緒,人才能真正去用眼睛觀賞身邊的美好,也才能給自己眼睛深處的“欣賞”留一扇門。很多事情,我們被自己的情緒、慾望所左右的時候,那些美好的瞬間、靚麗的風景就很難進入我們的心。不管在哪裡,快樂和不快樂、幸福與不幸福,是每個人自己來選擇的。上帝把自然界創造得如此美麗,這種美麗並不會因為觀賞的人不同而發生改變,只是心態不同,眼光不同,於是出現了每個人眼裡不同的世界,以及面對問題不同的解決方式,和帶給周圍人不同的感受。

斯瑪特課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告訴他們要適當地感受自然與藝術的美好,要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這一切,同時我們也給予孩子去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一位畫家克勞迪歐·阿奇里尼曾說過一句話:“在我不滿意自己的畫作時,那些對自己的胡亂塗鴉感到快樂的人是很幸運的。”幸福其實沒有什麼密碼,它就來源於你是否懂得“節制”。

“節制”,是一種優秀的品質。懂得節制,就會在飲食上懂得剋制自己,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懂得節制,就能在金錢的誘惑中,適時調整自己,不陷入物質的奴役中;懂得節制,就不會陷入網絡遊戲的沉迷中,玩物喪志;懂得節制,就不會被一些消極的情緒吞噬了自己的夢想,及時調整心態和狀態,適應不同的環境;懂得節制,就不會被憤怒的情緒遏制,讓情緒成為一個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惡魔。

懂得節制,就是給自己設置邊界,懂得及時收住自己。所謂的“自由”,並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的時候就可以不做什麼”,這也從另外角度解釋了什麼是“節制”。

在這個與孩子每天相處時間拉長的暑假裡,讓我們一起學習“節制”的課程,當我們學會了節制,懂得如何剋制自己的情緒和慾望,孩子也能夠在更加寬容陽光的環境下,學習如何動用大腦去解決面對的所有問題,而不是通過憤怒或者戾氣!

珍惜我們與孩子相處的短暫時光,讓孩子享受一個美好、輕鬆、陽光的童年,從每個家長做起,從每個做教育的人身上,去傳遞正能量和愛,在“節制”下享受“自由”。

祝願:

暑期安平!

你們的家人:武志

2019年8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