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小安橋總述

一年前來汝州尋找泰山廟的時候,充滿了波折,找到後立馬被吸引,感覺不虛此行,而最大的意外和驚喜就是連帶的發現了附近的小安橋。這一年過去了,泰山廟和小安橋一道從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躋身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再次走訪之後發現除了名稱變了之外,其它還是沒有變,甚至連一塊兒文保碑都沒有立。泰山廟因為疫情的關係,還處於“閉關”狀態。而小安橋就在戶外,周圍倒的都是垃圾,味道相當刺激,平時都沒有什麼人來,這時候出入也根本不會受影響。小安橋位於汝州市焦村鎮邢村侯灣自然村,是一座明清時期的三孔古橋,橋為南北走向,通長28.5米。橫跨在魏河之上,橋面寬6.5米。魏河之水為東西流向,以前有水的時候是自東往西流,可惜的是河水早已枯竭,河道被樹葉覆蓋,部分區域成了垃圾場。所以小安橋雖然已經晉升為“國保”,但所處的環境依然是相當殘酷。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小安橋東面全景

三孔古橋東面概述

橋拱用的石材均為外弧內凹、剔琢工整、大小不等的長方形青石。橋拱兩側的券臉石都是用規整的弧形石鑲邊,所有券臉石之上均採用高浮雕的形式雕琢有一個個精美的圖案。上方圖片為三孔石橋的東面,左右橋拱的券臉石之上均有一個非常突出的龍頭,北邊和中間橋拱之間非常醒目的三世佛為近年來村民重新用水泥鑲刻之上的,原來的雕刻被文物販子盯上給偷了去,成了小安橋上永久的一道傷疤。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北邊橋拱全景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北邊橋拱突出的龍頭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北邊橋拱和新修上的三世佛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北邊橋拱中間的獸首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北邊橋拱二龍戲珠之龍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北邊橋拱二龍戲珠之龍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北邊橋拱二龍戲珠之龍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北邊橋拱二龍戲珠之寶珠

東面北邊橋拱

東面北邊橋拱的雕刻保存最為完整,龍頭懸在券臉石之上,口含龍珠,臉上雕有類似古代圓形方孔錢的圖案。龍頭之下券臉石正中為獸臉鋪首,怒目圓睜,正視前方。兩側各有一組二龍戲珠,龍鬚清晰可見,寶珠格外突出,整體看上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部分券臉石的拼接處有鐵製鉚釘加固。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正中橋拱全景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正中橋拱雕刻之鳳凰戲牡丹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正中橋拱雕刻之魚戲荷葉和下方的獅子繡球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正中橋拱雕刻之花草紋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正中橋拱雕刻之麒麟望月

東面正中橋拱

東面正中橋拱以花草紋飾為雕刻主旋律,橋拱上方有真的枯草倒掉,平添了一份悲涼。橋拱正中部分的券臉石有所損毀,用水泥進行了補合,原始圖案已經無法準確辨識。挨著兩邊各有一個起飛的鳳鳥。再往兩側分別雕飾鳳凰戲牡丹和魚戲蓮葉的圖案,其中花枝多為連理枝。最下方收尾的是一組對望的神獸,其中南邊為麒麟望月,而北邊應該是獅子滾繡球,繡球形似道家的八卦。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南邊橋拱全景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南邊橋拱雕刻之券臉石上的龍頭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南邊橋拱雕刻之二龍戲珠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南邊橋拱雕刻二龍戲珠之龍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東面南邊橋拱雕刻二龍戲珠之寶珠

東面南邊橋拱

東面南邊的橋拱與北面的橋拱在雕刻圖案上非常相似,券臉石之上同樣為突出的龍頭,只不過龍頭被砸毀過半,口中所含龍珠丟失,只留下了龍珠口徑相當的黑影。此龍頭眼睛鼓起,別具威嚴。龍頭之下為獸首,有趣的是此獸首同樣為龍頭,且做吞雲吐霧之狀。兩邊緊鄰各有一組二龍戲珠。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橋孔下方情景

橋孔之下

穿過橋孔可直接到達橋的西面,經過橋孔之時可看到所券的圓拱非常工整,上面排列的青石序列感極強。可惜的是橋孔之下非常髒,亂七八糟有各種各樣的雜物。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小安橋西面全景

三孔古橋西面概述

西面處於下游,三孔石拱的雕刻和東面呈對應之勢,特別是龍頭和龍尾的對應,充分體現出了古人造橋的智慧。東面南北兩邊的橋拱券臉石之上有突出的龍頭,而西面南北兩邊的橋拱券臉石之上是突出的龍尾。也就是水的上游是龍頭,水的下游是龍尾,這樣橋身很自然就變成了龍身。龍頭、龍身、龍尾加在一塊兒整座橋就活化成了龍,而龍王是掌管水的,由它鎮守這河水豈敢不順著來。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北邊橋拱全景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北邊橋拱雕刻之團菊和魚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北邊橋拱雕刻之菊花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北邊橋拱雕刻之三陽開泰

西面北邊橋拱

西面北邊的橋拱,整體雕刻以簡單的動植物為主,券臉石之上為翹起的龍尾,龍尾的尾翼在歲月和水流的打磨中明顯不再鋒利。龍尾之下券臉石的圖案從中間分開,左邊為團菊和纏繞的菊花。而右邊為一隻跳躍的魚和三隻形態各異的羊,魚身脫落了一半,原來的寓意已經說不清了。而三隻羊很明顯就是三陽開泰。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中間橋孔全景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中間橋孔雕刻吞雲吐霧的龍頭和麒麟、鳳凰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中間橋孔雕刻吞雲吐霧的龍頭和麒麟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中間橋孔雕刻荷花

西面中間橋孔

西面中間的橋孔,雕刻內容又有了不一樣的排列組合,中間是個吞雲吐霧的龍頭,兩邊緊挨著的是回望的麒麟和展翅的鳳凰。它們兩個都朝向龍頭,就像是兩大護法一樣。再往兩邊都是花飾,看開花的情形應該為荷花。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南邊橋拱全景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南邊橋拱雕刻荷花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南邊橋拱雕刻荷花

汝州小安橋,紮根農村被忽視的“國保”,雕刻之美河南少有

西面南邊橋拱翹起的龍尾

西面南邊橋拱

西面南邊的橋拱雕刻的紋理最為清晰,但很可惜的是橋拱被垃圾堵了四分之一。券臉石之上和北邊一樣有一個高翹的龍尾。龍尾的龍鱗呈顆粒狀非常立體。龍尾之下的券臉石上所有的雕刻圖案都是花草飾,像是滾動的波浪推動著荷葉專門來襯托荷花的脫俗。

寫在最後

這是我第二次來小安橋,這一次我對它有了不一樣的解讀,它雖然土生土長在農村,不會有城市資源的傾斜,但是在河南你很難再找到和它一樣雕刻精美又寫滿歷史的石拱橋。所以我希望三世佛的悲劇不要再上演,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它、保護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