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肥沃正在崛起的東遼~中國民間文化之鄉、中國二人轉藝術之鄉

在2186平方公里的東遼縣國土上,東遼縣人民政府轄13鄉鎮233個行政村,在這片熱土滋養著36萬東遼人民。東遼縣實現過生產總值201991萬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實現過增加值34524萬元、108255萬元、59212萬元。

,東遼縣下轄9鎮4鄉:白泉鎮、渭津鎮、安石鎮、遼河源鎮、泉太鎮、建安鎮、安恕鎮、平崗鎮、雲頂鎮、凌雲鄉、甲山鄉、足民鄉、金州鄉。縣政府駐白泉鎮東遼大街28號。

東遼縣隸屬吉林省遼源市,位於吉林省中南部,地處長白山餘脈和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屬低山丘陵區,東遼河發源於境內。因河而得名。

東遼縣地貌似蠶形,東部多山,西部以丘陵為主,中部丘陵及河谷平地間布,便江、永樂江橫貫縣境。東部為羅霄山脈餘脈,自七甲鄉入境,走向龍形市、大布江,形成以中山為主的山地地貌;東南部為羅霄山八面山餘脈,自鯉魚塘鎮原千衝鄉入境,向北延伸,橫亙縣境中東部,插入於茶永盆地,形成中低山、高丘為主的組合型地貌。

是國家級首批生態建設示範區,國家級商品糧基地,全國百萬畝人工林先進縣,國家資源型城市接續替代產業專項支持縣,國家級文化建設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滿族剪紙)之鄉,中國二人轉藝術之鄉。東遼縣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現代農業、循環經濟、汽車裝備製造較為發達的新興縣份。

東遼縣四梅鐵路橫貫東西,境內設有三站。2012年東遼縣四渾一級公路穿境而過。西經四平沿哈大高速公路達瀋陽至大連,北沿遼那一長營高速公路暢達省城長春。東遼縣距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瀋陽國際機場100—150公里。

土地肥沃正在崛起的東遼~中國民間文化之鄉、中國二人轉藝術之鄉

東遼縣屬於半溼潤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東遼縣年日照時數為2504.2小時,年日照率為57%。

東遼縣土地肥沃,境內以低山丘陵為主,約佔全縣總面積的80%左右,平原主要為河谷平原沿東遼河兩岸分佈。受低山丘陵影響,平原時寬時窄,呈枝狀分佈。

全縣平原面積佔總面積的20%,且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是國家重要的“玉米生產基地”和“商品糧基地縣”,也是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

耕地面積928.0337平方公里,林地面積842.6068平方公里。境內以低山丘陵為主,土地養份種類極其豐富。境內土壤種類共有10個土類,22個亞類,36個土屬,99個土種。

民間歷史文化:

東遼滿族剪紙是東遼縣重要的民間特色文化之一。作品以粗獷、奔放見長,體現了女真時代的藝術古風,地域性民間藝術元素鮮明,滿族民俗文化痕跡清晰,堪稱東遼河畔璀璨的瑰寶。

作品曾在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民間工藝品展出中獲大獎,在全國工藝品展出中獲最佳藝術獎,在墨西哥、北京、長春等國際、國內展出中榮獲褒獎,共捧回30多個獎盃和證書。2007年東遼滿族剪紙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東遼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東遼葫蘆畫是在亞腰葫蘆、瓢葫蘆上運用彩繪、火繪、刀刻等藝術手法,創作出形象生動、富含祈願、寓意深遠的吉祥物像做為觀賞品和節日文化飾品,地域民俗氣息濃厚。多次在各類大型展會上展示風采,備受專家與中外各界人士喜愛。2009年,東遼葫蘆畫被列入吉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遼縣土特產有柞蠶、梅花鹿、食用菌、山菜等特產品。特別是以梅花鹿為主的鹿副產品,具有較大的醫藥保健價值。

風景區

聚龍潭水庫座落在東遼河一級支流烏龍半截河上,該水系發源於海撥620米的烏龍山脈,庫流域面積68平方公里。

遼河掌位於東遼縣遼河源鎮和龍山區壽山鎮邊界地區,距市區45公里。傳說一條土龍在遼河掌從地下鑽出形成一個洞,洞裡積滿了清澈甘甜之水,當地稱為是土龍的涎水,也稱為龍泉水,就是東遼河源頭。

文章整理編輯,吉林省東遼縣歷史文化藝術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