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是門手藝活,燒錢是門情懷活,談談燒錢&估值

作者 | 陳達

來源 | 華爾街俱樂部

估值是門手藝活,燒錢是門情懷活,談談燒錢&估值

估值是門手藝活,燒錢是門情懷活。

到了這個時代,估值已成玄學。因為曾經做生意,是為了靠生意來賺錢。但現在做生意並不為賺錢,而是為了搶取“市場份額”、佔領“用戶心智”、聲明“價值主張”,不然資方爸爸就要罵你沒有靈魂。能不能賺到錢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邏輯必須能閉環。因此讓邏輯閉環就是很多創始團隊 de facto 的使命陳述,創始人踏破鐵鞋、跋山涉水地拿出渾身解數找爸爸們路演,最大的心願就是:爹,快來看呀,我能閉環。

於是行業估值倍數不是關鍵,反正也沒有EBITDA;貼現率也不是關鍵,反正也沒有現金流來給你折;BP裡能不能講清財務模型不重要,關鍵是要把賽道畫得清楚一點大一點—— 你看,水大魚大賽道寬,一定能出大公司。當然還有一點某些投資人也非常看重(比如某主教)—— 有靈魂的BP必須要註明聯繫方式,你不寫我怎麼知道如何把錢給你。

如果你的邏輯能成功閉環且你的賽道夠寬,那麼資方爸爸的一句話可能會讓你心花怒放:說吧你18個月要燒掉多少?這等於是在問你的burn rate,你的燒速,你一個月花錢的速度。一個burn rate 為1000萬的公司,成功融資一個小目標,則其runway就是10個月,也就是說融資夠燒10個月。

據實驗證明,在常溫常壓下將一張百元美鈔燒成灰燼大概需要一分鐘,那麼一個鐘頭可以燒6000刀。所以如果你一個月的燒錢速度(你的burn rate)大於432萬美元,則字面意義的燒錢已經不夠形容你糟蹋錢的速度。

面對這種特別能糟蹋錢的主,VC心中通常有一個燒錢倍數,你年末估值減去年初估值(一年的估值增量),必須是燒掉的錢的X倍。或者通過燒錢來倒推,你的估值也能躍然紙面。至於如何估出的值準度如何,都是ballparknumber,無傷大雅。因為VC們都認為,早期投資拼的是世界觀。上升到這個境界,那談錢的庸俗之事,自然都付笑談中。

VC心想只要邏輯能閉環、世界觀夠宏大,還怕項目沒人接盤?往後餘生一直到post-IPO都排滿了接盤俠,此乃所謂greater fools game,博傻比賽。曾經在美國風投圈有一個說法,把一個創業公司最最最早期的融資(早於天使輪、種子輪,甚至早於車庫輪)叫做 FFF輪——family friends and fools——全靠家人朋友和傻子。其實這個說法還是太天真了,傻子哪一輪都不會缺席。

所以金融投資不一定是管理風險,也不是銀行業的管理利差或者保險業的管理死差,本質上管理的都是智商差。

在美國,有慶祝融資成功開一個Party就把融資額燒光的奇葩,雖然創業團隊的 business idea 或許不夠有創意,但你永遠不要低估創業者糟蹋你錢的創意。更何況項目還未必靠譜。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項目公司是個什麼鬼之後,依然含淚完成了他的B輪。

機構尚且如此屈辱,個人投資者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

世道至此,估值何堪。公司初創階段還可以這麼玩,畢竟VC就是投人,所以基本上你的BP說清楚一件事就夠了:我是誰以及怎麼找到我。但時光荏苒到了IPO以及post-IPO,你再這麼玩,我感覺得就有點侮辱人。你的意思是——我吃定了,這個世界傻子管夠。像某咖啡這種玩法的,我承認真的就是霸凌——管理智商差,韭菜割成渣。但日下無新事,這一切無非是互聯網泡沫的重演,無非是區塊鏈泡沫的還魂。歷史就像free style,不重複,但押韻。

很多人認為投燒錢的公司沒有問題,是用燒錢換市場,這是value added。問題是很多公司燒錢不是為了讓market share上漲,而是為了讓其不跌。比如滴滴和美團的補貼大戰,很可能各自燒成一張黝黝炭黑的張飛臉之後,發現你我仍然是二八天下,一切都毫無變化,那還搞個毛。這個時候最虧的就是投資人。這種燒錢很不道德,屬於純粹的價值毀滅。

至於估值——如何為燒錢與鋪張估值,或者具體一點,如何為某藍色的咖啡估值?我認為可以使用智商稅折現模型。你又沒有現金流,難道讓我折現你的夢想願景使命、模式賽道閉環?某種意義上而言,VC的錢好不好騙直接決定了二級市場的泡沫大不大;而二級市場的泡沫大不大又直接決定了VC的錢好不好騙。這是一個正反饋的——這時候你應該也能脫口而出——————大閉環。

當然我還有最後一句話要說。有人說,燒錢可恥,浪費資源、殘害韭菜。但我認為還是要用二分法來看這個問題,燒錢很可能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你覺得燒錢是浪費資源,那麼你肯定不知道另一件更浪的事: 全世界有多少諾獎級別的天才頭腦、多少天賦爆炸的神童奇人、多少能carry起全人類疾足狂奔的PhD,都被用在了做一件事上——如何增加互聯網廣告的實際點擊率(量)。

可悲嗎?這要看你怎麼看。

What drives the business world is human minds but its lifeline is tons of hard cash to burn.

(提示:本文僅代表該作者觀點,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建議)


【陳思進作品】(關注我的專欄,學習更多)

在今日頭條中獨家推出《 》專欄:


估值是門手藝活,燒錢是門情懷活,談談燒錢&估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