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是朋友,緣盡了,人便散了


我們曾是朋友,緣盡了,人便散了


“醒醒,你知道嗎?丹丹要結婚啦,我記得你倆大學時是最好的朋友,咱們一起去呀”,睡覺前我接到了這麼一通電話。可是我並不知道她要結婚了,之前的聊天記錄還是一年前的一句“生日快樂”。

你有沒有這樣一個朋友,你們曾經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現在卻只能通過翻看朋友圈才能知道她的最新動態?明明之前她的初戀都是你幫忙拿下的,你們十分要好,甚至和對方做了約定:30歲之後沒有結婚,你倆就互相給彼此養老。

你倆看到國外一群老閨蜜的生活,也曾羨慕不已。但現在你想關心她一下都不知道從何說起,她在發了一條朋友圈“升職啦”,你猶豫再三,只是點了個贊,留言:“恭喜呀,我家丹丹最棒啦!”她禮貌的回覆:“謝謝呀”。

因為這一通電話,你輾轉不能入眠,但人與人之間的漸行漸遠不正是世間常態嗎?有些感情怎麼說斷就斷了呢?

童年的朋友如閏土一般


我們曾是朋友,緣盡了,人便散了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魯迅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先生對閏土在月光下抓猹場景的描述“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在我12歲之前,每年的暑假是在村裡度過的。每到放暑假的時候,我最饞的不是看電視而是回到老家和小夥伴們下河捕魚戲水的時光。每當回到村裡,舅爺就開始了“漫地”,這個時候就成了我們最快樂的時光。

我們夥同一群村裡的小夥伴,央求著舅爺帶著我們一起去,幫他一起去看著水,但其實是想在地裡野炊。在月光下,升起篝火,把家裡帶來的紅薯和土豆扔進去,隔了一會兒就聞到了紅薯香甜的味道,這個時候一定要忍住,等到火熄滅才能取出來。

歡樂時光總是短暫,臨別時大家把自家樹上的果子摘給我,還拉鉤鉤約定來年再一起野炊。時間是個小偷,課業越發繁重,第二年的夏天我沒能赴約。舅爺說:“大家都等著你呢,還給你攢了你愛吃的果子。”可一年又一年,我總是匆匆而歸。小夥伴們的模樣也記不太清了,前些年回去,有些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了。

現在的朋友像極了“塑料姐妹花”


我們曾是朋友,緣盡了,人便散了


一次旅行,讓我瞭解文案營,也結識了這兩朵塑料姐妹花——陽陽、靜靜。我們仨成為塑料姐妹居然已經7個月了,塑料是靜靜起的名字。其實靜靜這個路痴哪裡知道塑料才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容易降解的材料,塑料姐妹比情比金堅要持久的多了。

靜靜會因為我假期玩麻將沒找她玩而生氣,陽陽會因為我倆沒帶著她玩而生氣,明明是個“醋精”卻不承認。我們仨也會因為突然聯繫不到某個人而驚慌,其實都是烏龍一場。

7個月全靠網絡一線牽的情緣,還有連臉都不曾見過,也莫名其妙這麼久了。有的人就是這樣,我想這就是緣分吧。期望在陽陽的婚禮上見到她瘦瘦的樣子,也希望狗靜靜多學會照顧自己。

過去的朋友會在歲月裡生根發芽


我們曾是朋友,緣盡了,人便散了

“人世間的感情為什麼不能像打地基一樣,挖一個坑,就立一個樁,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樁,所有的樁也能找到它的那個坑,沒有失望,沒有失敗,沒有遺根,永不落空。”

無論是即將結婚的丹丹,還是獨自在廣州的薇,抑或是還留在家鄉的阿群。我們一起度過了青蔥歲月,歡笑與淚水,成長與挫折,我們共同面對。雖然現在天各一方,但那段歲月是不能忘卻的,它在記憶裡生根發芽,長出最絢爛的花。

就如同趙薇執導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臺詞:“人世間的感情為什麼不能像打地基一樣,挖一個坑,就立一個樁,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樁,所有的樁也能找到它的那個坑,沒有失望,沒有失敗,沒有遺恨,永不落空。”

正因為人時間沒有這樣的感情,才會告訴我們要珍惜這段緣分,畢業後的那聲再見也許就是再也不見,很多人,一旦錯過就是陌路。

《西藏生死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宇宙間只有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那就是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是無常。”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高朋滿座總成空,人生三五知己足矣。15億人口中,那麼恰巧我們之間有了交集,這便是我們之間的緣分。

何必追尋永恆,人生哪能沒有缺憾,珍惜這段緣就夠了。無論我們之間是否還在聯繫,只需記得:我們曾是朋友,這就足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