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直播時孩子說,“媽媽,我想當李佳琦”,媽媽的迴應讓人點贊

現如今,有很多新興職業的輸入,也讓很多人瞭解到從未見過的職業,這也是一種經濟發展迅速的結果,是一個好趨勢。現在,有一個新興詞語出現在大夥眼中——“網紅”。其實“網紅”也是一種職業,既讓人覺得特殊但又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網紅”這個職業賺錢快,又不累,便紛紛在抖音平臺、快手平臺等等平臺當上“網紅”,就連未成年的小朋友都有了當網紅的想法,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前不久,有個媽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跟孩子的對話,引來很多網友的點贊。簡單說是這樣的:

那天剛好趕上主持人朱廣權和主播帶貨人李佳琦跨界合作,一起為湖北人民直播帶貨。

看直播時孩子說,“媽媽,我想當李佳琦”,媽媽的回應讓人點贊

這場直播可以說是非常成功,一個主講才思敏捷,金句頻出,一個主推業務熟練,很多貨都一掃而空,而媽媽也不由自主的下了好幾單。這時候一起看直播的兒子突然跟她說:“媽媽,我以後也想當李佳琦,可以嗎?”

這個媽媽先是愣了一會,沒有急著反駁,而是輕言輕語的問他:“為什麼想當李佳琦,而不當朱廣權呢?”

而她的兒子是這麼回答的:李佳琦現在好厲害,買什麼都有人搶,而且還可以請明星來他直播間一起玩。感覺比明星還厲害還賺錢。

面對兒子的回答,媽媽沉默了一會,一會從網上找到了李佳琦成名前和成名後的照片,問兒子:你想當哪個李佳琦?

兒子不解的看著她,緊接著媽媽又說,你羨慕的其實是光鮮亮麗的李佳琦,而不是默默無聞的李佳琦。

看直播時孩子說,“媽媽,我想當李佳琦”,媽媽的回應讓人點贊

“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以做到像他一樣一年365天足足做到389場直播嗎?

你可以做到像他一樣每天從晚上7點直播到凌晨1點,且凌晨4點才睡覺嗎?

你可以做到像他一樣直播試380支口紅最後嘴唇幾乎要裂開嗎?

並且這還只是他經歷的一小部分,”媽媽這樣和你講,並非不認同你的想法,就是讓你知道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希望你以後如果認定了自己的目標,就要能吃下這份苦,無論以後做什麼,都不會讓媽媽失望。

這是一則很真實並且值得學習的例子,這個媽媽三觀正確的態度頓時引來了很多網友的稱讚。孩子的想法有時是很簡單的,他們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好奇心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位媽媽的做法就很好了。

看直播時孩子說,“媽媽,我想當李佳琦”,媽媽的回應讓人點贊

父母對於孩子都是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培養的,這有好,但也有不好。

孩子想法天馬行空,家長正確回應極重要,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理想:

從小愛玩洋娃娃的男孩,到成為奧馬馬伕人盛稱的服裝設計師,離不開媽媽的支持

很多女孩子都有一個芭比娃娃夢,女孩子愛玩芭比娃娃是天性,但是全球有名的華裔設計師吳季剛在小時候,不喜歡玩男孩子玩的機器人,汽車,獨愛洋娃娃,喜歡給洋娃娃縫製漂亮的衣服

這個特殊的癖好她不敢告訴同學,自己能為洋娃娃縫製美麗的衣服,但是沒辦法分享,讓吳季剛變得內向而孤僻,幸好吳季剛的媽媽非常開明,他縱容了孩子的這份獨特。

支持孩子的這種特殊的愛好,讓吳季剛在17歲時就拿到了芭比娃娃設計獎的雙料獎金,在18歲的時候設計的娃娃已經可以賣到幾千美元。

看直播時孩子說,“媽媽,我想當李佳琦”,媽媽的回應讓人點贊

在大學的時候考入紐約最頂尖的Parsons設計學院。邊學習一邊籌備自己的服裝秀。開始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最後卻得到了白宮女主人米歇爾 奧巴馬的盛讚。甚至穿著吳季剛設計的白色雪紡長裙,參加了丈夫的就職典禮!

1、 互相溝通,支持鼓勵

父母不要一聽到孩子不符合自己想法的要求就直接抹殺掉,要學會互相溝通,彼此交流心中的想法,在幫孩子分析想法的對錯點,錯的就加以引導,對的要好好鼓勵孩子,繼續發揚。

2、 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凌駕於孩子身上

有時候孩子的想法會跟父母的要求偏離,而作為父母就會認為孩子不對,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執行。不僅否定了孩子,還總是覺得自己為了孩子好。這時候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堅決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凌駕於孩子身上。

看直播時孩子說,“媽媽,我想當李佳琦”,媽媽的回應讓人點贊

3、 互相尊重

讓孩子對父母心生信任與尊重,作為父母也要尊重他們,或許他們年齡還小,但是一般他們是會有自己的理念的,不要一言不合就說孩子不適合,不行,這些都是忌諱的。要尊重他們的做法、想法,對的就多鼓勵,錯的要耐心引導。

4、 包容心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奇思妙想的想法時,他們會覺得很不能理解,也會大罵自己的孩子不學無術,這不僅讓孩子心靈受挫,還會打擊到他們的積極性。作為父母要包容他們的想法,要讓他們嘗試,結果只有試了之後才會知道。

看直播時孩子說,“媽媽,我想當李佳琦”,媽媽的回應讓人點贊

沒有誰天生就是“網紅命”,一個活躍在大眾眼前、光鮮亮麗的網紅,勢必也是要經歷很多磨難,吃過很多苦才能坐上高位的。平常的人也一樣,做的每一件事,學的每一件事,都是需要堅持,努力,再堅持,再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作為一個孩子只要他敢有想法,父母就應該支持他,讓他嘗試,只要他能堅持,肯努力,這就是很好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