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首發雙星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年底前酒泉發射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太空中第一次有了中國的聲音。50年後,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日新月異。吉利作為民營企業深度參與未來智能交通變革探索,積極佈局商業航天領域,打造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

早在2010年,李書福董事長就提出:在紮根一個地球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放眼浩瀚的宇宙,那裡有無數個星球。人類應該以更加大膽和科學的態度,不斷探索與加快開發太空世界與宇宙未來,在保護與發展地球經濟的同時,完全可以開拓更加廣闊的宇宙世界。

吉利首發雙星進入全面驗證階段

2018年,吉利開始佈局航天領域,戰略投資時空道宇,致力於推動中國衛星產業鏈商業化升級和航天技術商業化應用。目前,時空道宇自主設計研發的首發雙星各分系統正樣產品已生產齊套。關鍵載荷完成地面應用驗證,性能指標滿足設計預期。

吉利控股首發雙星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年底前酒泉發射

時空道宇首發衛星示意圖

首發雙衛星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後的各項環境試驗,如模擬衛星隨火箭上升階段狀況的振動試驗、模擬衛星在近零下270℃的太空運行狀況的熱真空試驗等。預計雙星將於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完成這些試驗考核後,衛星就可在符合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正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入軌,為用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

吉利控股首發雙星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年底前酒泉發射

智慧城市出行

據普華永道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有50%的汽車實現無人駕駛。吉利將深度結合汽車主業優勢,佈局更高層面的智慧交通立體出行生態。今年兩顆低軌衛星的發射,標誌著吉利全面進入天地一體化高精定位系統商用驗證階段。同時,領克宣佈與時空道宇共同啟動雙衛星發射計劃。

國內首個航天AI數據雲OmniCloud即將投入運營

低軌衛星佈局形成後,時空道宇不僅將打造自身立體出行,還將與汽車製造、大數據等行業融合形成開放的平臺,推出國內首個航天AI數據雲OmniCloud,將航天AI數據、工業互聯網等行業進行融合,以衛星技術(通信、導航、遙感)為核心,以衛星信息服務為內容,提供衛星雲產品、定製化行業解決方案等在線服務。

吉利控股首發雙星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年底前酒泉發射

時空道宇衛星監控平臺

時空道宇兩顆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後,將賦能用戶包括高精度定位在內的各項業務,這些業務產生的海量數據在經過OmniCloud平臺後,將實現數據資產化、資產價值化。

在城市出行方面,通過高精度定位技術、人工智能等服務對數據進行分析、對車輛進行監管,提供城市公共車輛監管、網約車監管、共享汽車監管服務;在智能駕駛方面,助力智能駕駛感知、決策、控制,打造安全可靠的駕駛體驗,服務於高速公路自動巡航(HWA),車路協同(V2X)、AR車道級導航解決方案和高級自動駕駛(HAD)。同時在工業製造方面,通過在設備上加裝相應的傳感器,使設備廠商可以遠程隨時隨地對設備進行監控、升級和維護等操作。

吉利控股首發雙星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年底前酒泉發射

時空道宇OmniCloud:衛星平臺設備實時監控

創新引領產業變革 發揮“新基建“先機優勢

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和新興產業,“新基建”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20開年以來,各地積極培育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技術產業,為搶佔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奠定堅實的基礎。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首次列入“新基建”,大通信的“星時代”序幕開啟。衛星項目是吉利“新基建”投入的典型,不僅為吉利自身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提供基礎設施,還為未來出行、智能製造、無人機運輸、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支撐,構建科技生態鏈優勢。

近年來,吉利控股集團不斷加大對數字科技領域投入,積極研發自動駕駛、車聯網系統、車載芯片、激光通訊、操作系統、低軌衛星等基礎設施,向未來出行科技集團轉型。在集團整體數字化規劃框架下,吉利積極佈局中臺戰略,應用大數據、AI技術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不斷賦能業務,引領業務變革,推動新基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充分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