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前幾天一位網友朋友給我發過來幾張照片,說自己家院子裡種植的一棵小葉女貞的枝幹上裹滿了一層白色的棉狀物質,而這些裹滿白色棉狀物質的枝幹,看起來就像一根根白色的棒槌,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兒?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圖為朋友發過來的圖片,小葉女貞枝幹被白色物質包裹

其實這是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很常見的一種蚧殼蟲——白臘蚧危害所致,而這些看起來像白色棉狀的物質,正是白臘蚧在枝幹上固定之後所分泌的大量白色蠟質物。

白臘蚧在園林綠化上十分常見,主要就是危害像小葉女貞、紅花檵木、黃楊等栽植較為密集,枝幹通風性不好的綠籬植物,而且以小葉女貞、紅花檵木的受害最為嚴重!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圖為被危害的小葉女貞

在白臘蚧危害綠籬的初期,表現一般並不明顯。

這主要因為白臘蚧的繁殖代數並不是很多,一年只可以繁殖一代,然後以2齡後的雌幼蟲在植物的枝幹上進行固著危害。在危害初期,由於白臘蚧吸食植物體內的汁液較少,被危害植物往往並不會出現什麼明顯的葉片乾枯、或者整片枯死的現象。

而在白臘蚧危害綠籬植物的後期,往往無法進行挽回。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圖為威海後期正片開始乾枯的植物

這主要是因為白臘蚧的危害部位相對來說比較隱蔽,都是分佈在密密麻麻的葉片下面的枝幹上,如果不用手扒開枝葉的話,很難發現葉片之下的枝幹上竟然覆蓋了這麼多的蚧殼蟲。

另外,由於在白臘蚧危害初期綠籬植物並不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枝葉乾枯現象,所以往往會讓大家錯過白臘蚧的最佳防治時期。待白臘蚧連續危害綠籬植物2~3年之後,綠籬就會整片的乾枯死亡,只留下乾枯的枝幹,以及枝幹上已經開始乾枯的蠟殼。

要想防治好綠籬上的白臘蚧,首先要了解它的危害規律。

前文說到白臘蚧一年只可以繁殖一代,而且於每年冬天以受精後的雌成蟲在植物的枝幹上進行越冬,待來年春天的3、4月份產卵,然後於4、5月份開始陸陸續續出現初孵若蟲。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圖為雌成蟲以及一些剛剛孵化的初孵若蟲

這些初孵若蟲會在離其母體比較近的區域內尋找合適的葉片,然後在葉片的上面進行寄生;待2齡之後再開始慢慢向植物的枝條上進行轉移,雄若蟲群棲於枝條上固定吸食汁液,同時分泌大量的白色蠟質物,將蟲體與植物的枝條全部包裹起來,看起來就像是白色的棒狀物;而雌若蟲則分散棲息於枝條之上,為很小的褐色卵圓形,並不容易看到。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待8月份之後雄成蟲與雌成蟲交配之後,雌成蟲的母體就會迅速膨大,形成形狀較為規則的褐色卵圓形物質。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所以說,如果你看到小葉女貞枝條上有這些白色蠟狀物質時,用手將這些白色蠟質物打開,就能夠清晰地看到蠟質物內部的白臘蚧雄幼蟲。而如果在枝條上同時還看到這些褐色卵圓狀物質的話,這些就是白臘蚧的雌成蟲。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圖為用手打開之後的雄若蟲

如果任由這些白臘蚧發展不管,這些白色蠟質物就會很快將整個枝條包裹,從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以及光合作用。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圖為被危害的小葉女貞

瞭解了白臘蚧的大致危害規律,基本上就可以選擇出比較好的防治時期。

白臘蚧的最佳防治時期,主要有三個:

一個是在4、5月份初孵若蟲開始移動並且固定危害的時期,另一個則是8月份受精雌成蟲的蟲體膨大期,還有就是在秋冬季節小葉女貞的落葉時期。

在初孵若蟲時期,此時它並沒有太強的抗藥能力,外部也沒有分泌特別的蠟質物進行保護,此時噴施藥劑相對來說用藥較少,而且還能起到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在8月份受精雌成蟲的蟲體膨大期,雌成蟲蟲體較為明顯,可以集中摘除。

在小葉女貞的落葉期,此時葉片掉落,枝幹裸露,可以肉眼很清晰地看到白臘蚧越冬雌成蟲所分佈的位置。

如何才能預防及防治白臘蚧對綠籬植物的危害?

1、合理修剪,增加綠籬植物的通風性及透光性。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小葉女貞、黃楊、紅花檵木等綠籬植物之所以容易發生病蟲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栽植較為密集,枝葉較多。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合理進行修剪,不僅要注意到枝葉的整齊美觀度,同時還要注意到枝條間的通風性及透光性。

2、結合冬剪,及時剪除帶有蟲源的枝條。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在小葉女貞的落葉期,發生白臘蚧的枝條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明顯的,可以結合休眠期的修剪工作,將這些攜帶有冬季越冬雌成蟲的枝條進行修剪,然後帶出園區進行集中的銷燬,從而減少越冬蟲源,減少第二年的蟲口數量。

3、於冬季落葉後,春季發芽前噴施殺蟲劑。

在休眠期修剪工作結束之後,可以使用石硫合劑於每年的3月初及11月末,對小葉女貞等落葉綠籬植物進行噴施,從而達到消滅越冬蟲源、清園的目的。

4、於產卵期及初孵若蟲期,進行預防。

在3~5月份這一時期為白臘蚧越冬雌成蟲的產卵時期以及初孵若蟲孵化時期,可以使用噻嗪酮、噻蟲嗪、毒死蜱等加滲透劑有機硅進行噴施,連續噴施2~3次,每次的間隔時期為15天左右。

5、在危害嚴重期,要及時防治。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在危害嚴重時期,發現綠籬枝幹上有較多的白色蠟質物時,可以使用鐵刷將白色蠟質物刷除,然後再噴施噻蟲嗪、螺蟲乙酯等殺蟲劑,同時配合滲透劑有機硅,連續噴施2~3次,每次間隔時間為7~10天左右。

6、雌成蟲受精後,及時摘除蟲體。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在8月份雌成蟲與雄成蟲交配之後,雌成蟲蟲體會迅速膨大,此時可以人工集中摘除受精後的雌成蟲,可以大大減少第二年白臘蚧的蟲口數量。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在4~5月份初孵若蟲的孵化時期,雌若蟲主要是分佈在植物葉片的正面,而雄若蟲主要是分佈在植物葉片的背面,所以在噴施藥劑時一定要噴均勻、噴透。不僅要顧及到植物葉片的正反面,同時還要顧及到枝幹。

還有就是白臘蚧的傳播速度是很快的,一般來說在一大片的小葉女貞綠籬中只要有一棵植物上攜帶有白臘蚧的話,很快周圍其他的女貞等綠籬植物上就都會受到白臘蚧的危害。所以在進行噴藥時,不管是預防還是防治,都要將健康植株及受害植株同時噴施。

好了,關於白臘蚧的預防及防治方法,今天就給大家簡單分享到這裡了。

我是頭條號園林郎中,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更新園林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