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相聲的選擇,興也?亡也?

8月26日,蘇州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公眾號“蘇州文化綜合執法”發文透露,在8月24日晚上的2019“相聲有新人”蘇州站相聲專場演出中,演出節目因涉嫌違規內容,被執法人員及時干涉並予以制止。

德雲社相聲的選擇,興也?亡也?

乍一看到“德雲社相聲被執法人員當場制止”這樣的新聞時,大家會是什麼反應?反正我的第一反應,假新聞。第二反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前者是出於德雲社擁躉者的感性,而後者是出於普通聽眾的理性。德雲社相聲相信現在或者曾經是很多人精神世界的必需品,無數職場人聽著郭德綱相聲入眠,尤其是在幾年前網絡娛樂還沒有今天這般發達的時候。不過,自2005年一夜紅遍大江南北以來,關於德雲社是真三俗還是真相聲的辯論,總是能在評論區裡掐的熱火朝天。

德雲社的相聲到底該怎麼評價之所以出現不同聲音,主要是聽眾們出現了分化——力挺的一方,就比如我,多堅定認為是德雲社復興了傳統相聲,讓正宗的相聲走進了千門萬戶家。畢竟之前在相聲界一度出現列幣驅良幣的現象,以至於在我們的認知中,隨隨便便兩個西裝革履的人往臺上一站,說頓段子就算是相聲了。而德雲社的出現,確實起到了蕩汙滌濁的作用,說學逗唱的基本功,在相聲界可不是人人都懂、人人都會的。

而狠踩的一方,就比如我看到的很多人,多是出於德雲社的相聲過於俗,至於是不是三俗,那就見仁見智了。拿德雲社的靈魂人物郭德綱來說,他和于謙所說的那些膾炙人口的對口相聲中,最起碼有一半是打著“于謙家人”的旗號來的,充斥著各種層出不窮的倫理梗,有些甚至在媒體上播放的時候,都得消音才能達到播放標準,這確實讓有道德潔癖的人覺得難以入耳。當然,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的扛把子,還是牢牢守住了底線的。最讓人頭疼的是,在郭德綱一眾徒弟中,除了賣萌耍賤的小嶽嶽、顏值當家張雲雷之外,還有不在少數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倫理梗搞成了當家手藝,演出內容一直遊走在禁播邊緣的灰色地帶,“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這次發生蘇州被中途制止演出的事件恐怕就只是個開端。

德雲社的有今天這般閃亮的金字招牌,甚至說當今時代,相聲能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形式有這般活躍程度,郭德綱居功至偉。在社會的一般認知裡,郭德綱就是當今時代的相聲界泰斗,對口相聲無出其右,單口相聲更是無人能及。郭德綱對自己的奮鬥目標還是很清晰的“我愛相聲,我怕它完了”。2016年德雲社迎來成立20週年慶典,眾多明星出席捧場,那一段時間,德雲社作為一個團體登上了各大衛視的綜藝舞臺,風頭一時無兩,按照《紅樓夢》中秦可卿的話,就是“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不過“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德雲社雖然繼郭德綱之後出現了一眾擁有龐大觀眾人群的新秀,如岳雲鵬、張雲雷等,但是新人們的專業功底,卻一直飽受詬病,連帶著德雲社也越來越不像一個相聲團體,反倒更像一個造星機構了。作為一名德雲社的聽眾也不得不隱隱擔憂,一個相聲團體越來越淡化相聲,這樣的發展路徑,真的可以長久嗎?

但是,岳雲鵬等人雖然在專業功底上還有所欠缺,稍微跑了些彎路,可好歹也還是當下相聲界不可或缺的頂樑柱。相比之下,那些肆無忌憚開黃腔的人可能就更像是一顆老鼠屎了,確實,聽相聲完全不必要求太高的道德情操,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公開表演的內容裡沒有了道德,也確實是一個挺可怕的事情,雖說眾口難調,畢竟公眾場合的言行,可不是隻要有支持者認同就可以了,反對者聲勢浩大的聲音同樣也是要認真對待的。

德雲社之於相聲可以說有再造之功,可現在又多少有要把它再次葬送的趨勢,就像醫生可以因救人而廣受尊敬,卻不能因此而決定這個人的生死,傷人性命,同樣是要捱罵的,這就像當下的德雲社之於相聲,很多事情“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此時若不早為後慮,臨期只恐後悔無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