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用精微之察勁: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集解(一)


全用精微之察勁: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集解(一)

全用精微之察勁

一一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以心行氣,務沉著,乃能收斂入骨,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也。意氣須換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須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所謂氣遍身軀不稍滯也。發勁須沉著松靜,專注一方,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也。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所謂因敵變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所謂刻刻留心在腰間也。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腹內松靜氣騰然也。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謂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以氣運身,務順遂,乃能便利從心,所謂屈伸開合聽自由也。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腰為驅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

全用精微之察勁: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集解(一)

【解曰】武禹襄這篇《十三勢行功要解》,學太極拳的朋友都熟悉,是對王宗嶽《十三勢行工歌訣》的講解,但很明顯,與各種相類、相關的著述截然不同,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今人要想真正讀懂太極拳經典,並且用於自己走架打手的實踐,就不得不把這個問題弄清楚。

首先不同於各種太極拳和其他武術專著。今人的武術專著,特別是太極拳專著,著述最豐,但大多都是動作圖解,而理法研究很少,既有涉及到理法的,也多是人云亦云,缺乏獨到見解,對於王武李論雖著書必載,卻往往當作神物供奉起來,圖解和理法好像是兩件事,少數解經之作也多是文字上的解釋,而很少自己的心得體會。至於古人的武術專著,或被認為早期太極拳的著述,“舊譜,多為歌訣,罕涉理法”(徐震《太極拳考信錄》第十),“拳譜多言拳架,即言理法,語亦粗澀,而不明暢”(第十九),“其文散漫多浮詞”,“雜顯見於之粗法”,“有識者自能辯之也”(後序)。

再者不同於今人的解經之作。今人的解經之作很多,如講解《周易》、《論語》、《大學》、《老子》、《莊子》等書的著述就有很多種,由於現代印刷術的發展,這類書大多都是大部頭的,有註釋,有語譯,廣徵博引,對於今天的一般讀者讀懂經典頗有裨益,但也同樣大多缺乏作者自己的心得和主見。讀過這類書的朋友,不難看到今人的解經之作,與這篇《十三勢行功要解》的種種不同之處。

全用精微之察勁: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集解(一)

還有不同於古人的解經之作。解經之作,是中國歷史文化典籍的一大門類,包括傳、注、箋、正義、詮、義疏、義訓等不同體例,大多是以經解經,或文字上的解釋。只有其中的傳,在解經之作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如《周易》的十翼就是這樣的傳,相傳為孔子所作,雖為傳,後來已成為經的一部分,《易經》雖有三易,而流傳至今的只有《周易》一種。再如《春秋》的《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也是經傳並稱,而不同於其他解經之作。

所以然者,中國歷史文化是“知行合一”(王陽明《答友人問》)之學,“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陽明《傳習錄》),學習任何一門學術,能夠真正學明白並用於自身實踐,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而中國歷史文化又是人天之學,能夠既精於一門學術,而又與其他相關學術融會貫通,形上形下圓融無礙,並做出開創性貢獻的人就更少,是以朱熹《韶州先生祠記》雲:“秦漢以來,士不知學。言天者遺人而無用,語人者不及天而無本;專下學者不知上達而滯於形器,上達者不務下學而溺於空虛.....人挾其私智以馳鶩於一世者,不至於老死則不止,而終亦莫悟其非也”。

武禹襄,不論從“專下學者”還是“上達者”來說,都是一位曠世奇才,以“博書史,有文炳然,晃晃埒伯仲,以才幹志行為當時大人所器”(《武禹襄墓表》)的政治家、軍事家之才略,而精研武術,故能突破歷史條件的侷限,繼王宗嶽之後在武術史上取得又一重大突破,故此篇《十三勢行功要解》,決不僅僅是對王宗嶽《十三勢行工歌訣》的解釋,而是在已有基礎上又取得了許多重大的開創性的成就,揭示了十三勢的十大秘密,後面還要具體講,而人們所見此篇與其他解經之作,以及各種武術專著所不同者,就在於武禹襄論與王宗嶽論一樣,都是全用精微之察勁,無一浮詞,後來的李亦論亦復如是,唯上達而專於下學者能之。

也正因為如此,武禹襄、李亦畲論,與王宗嶽論並稱為太極拳經典,都是皆本其心得,全用精微之察勁,無一浮詞,最集中概括,而又最具體,最具有可操作性,是幾千年來武術實戰經驗的科學總結,集中反映了武術實戰的本質規律,故在整個武術領域中最具有典範性、權威性,雖久不廢,是經過歷史選擇的文章,如這篇《十三勢行功要解》,所揭示的十三勢的十大秘密,今之學太極拳者如能領會其中精要,則不難步入坦途而登堂入室矣。《後漢書·荀爽傳》雲:“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 ,我們今人讀此,而學太極拳如欲有所成就,亦引據此篇之十大要義而正之經典。(待續)

全用精微之察勁: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集解(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