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光山南向店:在戰“疫”中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陳墩村村民們,大家請注意,為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請大家不出門、不串門、不聚會、元宵節嚴禁送燈上墳,在家多陪家人,在家裡注意通風、勤洗手、多運動、少熬夜,需要購買生活物品及時跟陳墩村委會聯繫,聯繫電話......。”自疫情防控集結號吹響後,光山南向店鄉陳墩村嚴格按照上級關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部署,紮實做好各項防控防護工作,化危機為契機,推進鄉風文明。

  黨員帶頭 戰疫凝聚民心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陳墩村黨支部快速響應,黨員率先返崗,迅速行動,輪班輪崗、聯防聯控,嚴格落實鄉防控領導小組的工作安排部署,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黨員衝鋒在前,奮戰抗疫一線,做到關鍵時刻頂得上、戰得勝,為群眾築牢“防護牆”、當好“守門員”,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並發動和依靠群眾,凝聚群眾力量,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樹立文明新風尚。組建黨員志願先鋒隊,當起了生活物資短缺農戶的“跑腿”和“代購”,消除群眾恐慌和顧慮,讓群眾有了“主心骨”。“看到黨員幹部這麼累,能幫一點就幫一點,為抗擊疫情儘自己的一份力。”正在參加卡點值班的志願者李海洋說。陳墩村組建22名由在校大學生、退伍軍人及外出務工青年志願者組成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深入防控一線,引導群眾自我居家隔離,在群眾不理解、情緒煩躁時,他們耐心解釋。在道路臨時檢測卡口,他們為來往行人檢測體溫,詳細詢問旅居史、接觸史。“聽說你的米吃完了,今天送來一袋,吃完了打電話我再送來。”志願者周元松從車上抗下一袋米。針對生活不便人員,免費提供代購服務,只要群眾一個電話,就及時“跑腿”。陳墩村群眾時刻牽掛村“兩委”幹部辛勤付出,幾個村民提議向村裡捐款,村民們紛紛響應,慷慨解囊,積累捐款11.5萬元。

  移風易俗 推進文明鄉風

  陳墩村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和村紅白喜事理事會作用,強化疫情防控,形成“依規管理按約辦事”的新風尚。將疫情防控和移風易俗緊密結合,把疫情防控注意事項納入村規民約,得到了廣大村民理解和支持。通過教育宣傳和上門勸導相結合,截至目前,全村共有27戶取消婚宴、滿月酒、喬遷等宴席,喪事簡辦3起。2月6日,村裡劉作英老人過世,村支書李本清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裡,溝通後老人兒子李詩銀主動承諾,外地親屬只通知,拒絕前來弔唁,老人出殯,沒有人員聚集,沒有大操大辦。“李支書辛苦值守,鄉親們守家隔離,不能因為我們辦事給全村帶來風險”李詩銀說。“以前,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既浪費,又費神勞力,我村將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理事會的作用建立健全紅白喜事節儉辦、文明辦、商議辦的工作機制。”村支書李本清說。今年娶兒媳婦的李立永主動取消婚宴,“在這個時代,天天都是好日子,我們一定不能給國家添亂。”

  環境改善 建設美麗鄉村

  將疫情防控與人居環境、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以提升村民文明素養與加大環境衛生整治為著力點,進一步培養群眾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防疫意識,在決勝決戰脫貧攻堅中建設環境優美、村風文明、群眾富足的陳墩村。以“戶戶整潔、村村清潔”為抓手,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村兩委幹部組織黨員、保潔員、公益崗位、志願者等52人對道路邊垃圾進行清掃;道路兩旁的樹木進行補栽;對道路兩旁的雜草進行清理;對河道垃圾進行清理;組織機械設備對路肩培護。並通過大喇叭發出“清潔家園,共戰疫情”的倡議,宣傳動員全體群眾積極參與到“戶戶整潔,村村清潔”的行動中來,在全村形成了“男女老少齊上陣、村村戶戶講衛生”的氛圍。“清掃屋前房後和道路的垃圾雖然很累,但是我希望疫情早點結束,讓陳墩村恢復新面貌。”李文星堅定的說。

  表彰先進 弘揚孝義美德

  在戰“疫”期間,圍繞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重視發揮各類道德模範的引領作用,評選一批“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好妯娌”、“好婆婆”評選活動,積極挖掘先進典型。廣泛開展宣傳報道,為群眾講述移風易俗好故事,曝光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等反面典型,使移風易俗工作真正入腦、入耳、入心。如“好媳婦”王明榮,20多年照顧半身不遂的公公,極盡孝道,也以身垂範,培養出了優秀孩子,鄉鄰稱讚,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用她的嘉言善行感召群眾、垂範鄉里。79歲老黨員周永映發揮黨員模範帶頭,感染身邊大學生劉元松、李海洋等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以身作則,每天準時到卡點執勤,並叮囑身邊親朋按照要求,元宵節不送燈、不放炮。

  陳墩村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引導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映象網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黃銳 金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