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第一次寫上手想了好多種選擇。

但最後決定還是把第一次給還是創業公司的錘子科技和還在創業路上的老羅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上圖是我從官網上找的)。

※本篇文章為主觀上手。不含任何干貨。評價有個人傾向。

※照片“無R1的鏡頭”使用R1拍攝,“有R1的鏡頭”使用iPhone7 Plus拍攝。

一.購買原因

在使用小米MIX2的時候就心心念唸的功能。

大爆炸和閃念膠囊。

雖然在其它安卓機上有一些替代方案。

但終歸完成度都沒有Smartisan OS完成度高。

我在Pro2s和R1中間考慮了很久,還是選擇了R1。

第一,因為R1能買到白色。

第二,我怕驍龍710錘子優化的不夠好,不足以應付單機手遊和TNT。

第三,R1降價後的價格讓我真的心動了。

二.偽開箱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盒子一上手就感覺有種熟悉的味道,“錘子M1”的味道。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但不知道是不是批次的原因,內部感覺沒有當年“M1”的時候精緻。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數據線是雙面typeC的,如果充電器和數據線有一頭損壞不能拿其他手機的先頂用。但我還是希望C口能早日一統天下。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網紅充電頭就不必多說了。iPhoneX系列快充專屬配件。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我本來不喜歡白色的手機。

因為早年間白色的前面板導致黑邊特別明顯。直到用上了小米MIX2全陶瓷熊貓機配色(自己換的後蓋)。就徹底喜歡上了白色機身。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比起黑色的細紅線版本設計要更加完整。

總的來說,堅果R1的白色版本在2018年的白色手機裡顏值應該在我心裡排第1,或者前3(魅族16th,pixel 3,iPhone Xr,小米MIX2S)括號內為我2018年見過的白色手機。

三.開機

點亮屏幕的一瞬間就感覺屏幕發藍。

在快速完成了基本信息的錄入之後,進入到了桌面。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還是熟悉又陌生的Smartisan OS的UI。

這種UI的設計風格對於我來說,像是薛定諤的貓。

每次在不點亮屏幕之前我永遠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看

但OS總歸還是要用的。

所以預裝的10幾個第三方APP就得拿出來說一下了。雖然都可以刪除。但能看得出來老羅還是挺想讓你用他“身邊”的APP的。

四.日常使用Smartisan OS(對比MIUI和IOS)

因為是主觀上手,不做美學方面的對比。

對比1:流暢度

在驍龍845和8G RAM的加持下終於能保證日常使用不卡了。

雖然比不上上面其他的兩個系統但就我目前使用來看沒什麼問題。

iOS≈MIUI(我用不出來差距)>Smartisan OS

對比2:日常功能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補足,基本上該有的功能都差不多有了,但是做的都不夠好。吐槽一下,比如公交卡只有北京一卡通還下線了。在之前推送的6.5.5.1才推出了自己的視頻播放器(可能早就更新了但我始終沒收到推送)。很多功能都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所以再考慮到最近連蘋果都開始親民開放權限之後。

MIUI≥IOS>Smartisan OS

對比3:全面屏手勢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我對這東西的看重程度已經到達了“變態”的地步。

因為我感覺這是未來的趨勢。

結論就是IOS>MIUI>H2OS>Smartisan OS>flyme

之所以吧IOS放在第一就是因為那個虛擬條大大提高了效率。

這裡單獨說一下安卓9.0的原生手勢。

雖然邏輯上很優秀,但真的用著有一些彆扭。

對比4:信號及通話過程

為了這次對比我專門看了“zealer”和“愛否”對於iPhoneXs的年度測評,雙方的結論都是IOS軟件優化背鍋。我借到iPhone Xr的時候已經是修復後的版本了。

在這個基礎之下信號的排名

MIUI≈Smartisan OS≥IOS

老羅在發佈會上曾專門留了一個部分講R1的降噪。

實際使用下來降噪效果也確實比較顯著。

在相對較糟亂的公交車上基本上能夠過濾掉大部分的噪音。

但部分較尖銳的噪音無法過濾。

所以通話部分

Smartisan OS≥IOS≈MIUI

對比5:續航及充電

不同的機器有不同的電池容量,續航時間因電池大小不同。

這裡只說R1的話中度使用一天沒有問題。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充電方面。

除了“私家方案”的充電器巨頭們。

R1的QC4.0充電頭幾乎碾壓一眾手機。

某些個萬元機我就不在這裡點名批評了。

對比6:遊戲?

我是“愛否”的粉絲但奈何沒有這麼多的手機讓我掛快否APP。

這裡就單獨說一下R1吧。驍龍845本身玩遊戲不會太差。

再加上這次R1調配的比較激進。王者以及吃雞和騰訊也進行了優化。這裡就不細講了。掛個快否的圖吧。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前面的幀數是沒開高幀率,中間的掉幀是遊戲載入。

到這裡日常使用對比也就差不多了。

經過上面幾輪的對比可以看出在日常使用方面R1就是。。。。。。。。。。垃。。。。。。。。。。。

哎,你說什麼。影音方面?

R1的照相放在下半年就是。。。能拍的水平。。。。。

屏幕。。。。。能亮。。。。。。

喇叭。。。。。能響。。。。。。

唯一能吹一吹的就是攝像防抖。。。。

綜合下來。。基本等於。。啦啦啦。。。。Switch真好玩。。

說了這麼久的缺點了。總算該熬到它的優點了?

五.輕度辦公(文字)

為什麼什麼要標註文字。因為R1除了文字辦公也基本幹不了其它的。(volg視頻拍攝及簡單的後期剪輯請選擇iPhone。)

所以按照寫作的基本順序來看一看R1到底有沒有優勢。

1. 選題及構思

這方面R1確實有一定的優勢。

就是你突然想寫什麼東西的時候。

或者你已經有一個題目的前提下,在構思中閃過的創意和想法。

閃念膠囊能夠幫你用最低的成本抓住你想要的東西。

而其他的手機對於非專業人員的成本可能有點大。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但對於習慣手寫稿和隨身帶著記錄工具的人這點優勢就沒了。

2. 起初(草)稿

這個部分R1也是有一定優勢的。

配合上一個部分的構思。

在網絡收集素材的時候,應用大爆炸和一步能最低成本的將所需要的素材收集到你的初稿當中。

刪除“不需要的部分”和編輯“其它的部分”也十分高效。

但是對於“自己原創內容”的輸入和其他手機沒有太大的區別。(都能裝訊飛輸入法)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3. 審稿與大段落的修改

這部分,如果是“一段內容的修改”大爆炸相比其他的“單純複製粘貼”要高效得多。

但是對於自己內容插入和其他手機沒有太大的區別。(同上個括號)

4. 定稿排版

這一部分大多數的手機都一樣只要你的“不卡”就行。

到這裡基本的一篇簡單文稿就差不多了。

5.總結

這麼看下來Smartisan OS在處理文字方面,對比其他手機“確實有一定優勢”。

但如果把它從“手機辦公”這個場景拿出來。

那它就完全無法和“桌面端”去對比。

就比如這篇文章的稿子。

我一開始想完全在手機上完成。

但我發現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人手觸摸”的效率遠沒有“鍵盤和鼠標”高效。

尤其是當你“從大腦到文檔”的這個過程鼠標和鍵盤能給你實實在在的”安全感”,而訊飛輸入法不能。

而從網頁到文檔受限制的則是“手機屏幕的大小”,讓你不能一目十行,不能一粘到底。

基於這個問題做個總結吧。

R1到底在這個過程中帶給你什麼。

1. 平常不易抓住的靈感。

2. 碎片化時間的運用。(你不方便打開電腦的時候)

3. 結合前兩點帶給你的動力

有的時候你可能一直想寫點什麼,但卻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事就耽擱了。

當你再想開始做的時候,早已忘記當初的感覺及靈感。

而R1就像一個“便利貼”一樣貼在你的身上,提醒你去做。

當你開始動手的時候,只需要摘下便利貼看一看,便能讓你找回當初的“感覺和靈感”。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並不討厭TNT”的原因。

你只需要回到家接上線,就能像在大型平板上一樣用“鍵盤和鼠標”完成在手機上不便完成的工作。

至於“touch and talk”。

就目前看,我覺得就算能成也不是老羅。

他沒有這個資本來運作這麼大體量的“橫向革新”。

除非被某個重量級企業收購。

六.總結

在最後總結之前我來說一個之前沒提到的功能。

無限屏


遲到了半年的上手——堅果R1


為什麼要單獨拿出來說。因為他的完成度還不如TNT。

而且要比TNT 還要吃其他廠商的軟件適配。

錘子公司沒有精力和資金做這麼多適配。

等哪天這個功能完善了,我再補齊。

堅果R1這臺手機我到目前為止我還還沒有後悔,猶豫過一次。

但還是這麼過來了。對於我來說他只有一個優點,就是閃念膠囊和大爆炸帶給我寫東西的動力。剩下的對於我來說不是關注點。

作為“安卓iOS雙平臺混用”的人來說他的大部分缺點我都可以接受。

顏值能算一個加分項。但我還是很難向身邊的人去推薦錘子的產品。

因為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能它並沒有及格。

但是我卻貪心希望能有更多人去購買錘子產品,讓它越來越完善。

七.尾巴

我對錘子的情懷始於2016年大二的秋天的10月18日晚上“七點半”。

我當時在使用被老媽換下來的iPhone6 Plus。

當我看完發佈會的時候。

我被“Smartisan M1”(恥辱機)的設計和功能所吸引。

當時感覺吧按鍵和sim卡槽和音量鍵和二唯一的設計是真的天才。

大爆炸的效率提升真的是前所未有。

這對剛開始看B站評測視頻的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就因為這兩個閃光點,我就在轉年的春節的時候拿著我的全部壓歲錢購入了一臺“Smartisan M1”。

從此開啟了我雙機混用的習慣,持續到現在。

在剛開始的幾個月和iPhone同時使用的體驗感覺還可以。

但慢慢的錘子這家“小廠”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做工大幅縮水,系統優化的像一坨屎”

電池消耗的飛快,指紋在使用半年之後漸漸的開始失靈。

對於821的優化調度十分奇怪,明明只是日常應用,機身卻處於高溫狀態。

在使用了9個月之後我終於忍不住了。

最後“以原價6分之一的價格出售給了愛回收”的結局草草收場。

之後的發佈會我期期不落,而且每次發佈會之後我都有點開支付寶想購買的衝動。

但是想到M1我又默默的關掉了支付寶。

直到2019年的1月1日這一天。

在價格的誘惑下,以2749的價格購入了一臺8+128g的白色堅果R1。

出掉了陪著我一年左右的小米MIX2熊貓色全陶瓷版。

連我老媽(知道我之前M1的使用經歷)和愛回收的小哥都說不值。

我也有考慮要不要退貨,但是後來想了想。

“又不是不能用”

彩蛋

這是我第一次寫上手感覺還是很緊張的。但好歹在自己這股“三分鐘熱度”散掉之前把稿子趕完了。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這種大長篇的文章不適合我。但我還是想先把R1的文章寫出來當做開筆的紀念。接下來的文章應該不會這麼長了。以後的開箱和上手應該是以小物件為主。畢竟“家裡沒礦”,不可能經常性的換手機。如果要是還有手機的上手。應該是去實體店(朋友)那裡蹭的。而且可能是因為時間太趕導致本來想插入的段子也沒有很好地插入。

我儘量讓文章更有趣味性一點。畢竟我不是專業的。那麼下期上手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