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裡熟人開的店我們該不該去?

雖然農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各項生活設施也比較完善,但比起城市來說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就不如城市便利,這時候農村裡開一個小賣部就能夠惠己利人,尤其大家都是一個村的比較熟悉,按道理來說生意應該比較好,但是有這麼一種現象:很多人並不願意去熟人開的小賣店,更願意去陌生人開的店,甚至寧可捨近求遠去大型超市。

那麼到底是原因才造成這種現象的呢?

一是有的店會身邊的人進行“殺熟”。

這些店主仗著大家一個村的鄰里鄰居,關係比較好,在出售時以次充好,低價高賣,缺斤少兩,利用鄉里鄉親的信任,不會過分深究,吃點小虧也不願意把事情鬧大。雖說吃虧是福,但是沒人傻乎乎的願意天天吃虧,吃一塹長一智,做生意講究良心,久而久之,大家都知到這幾店主的品性,也就不願意去了。

在村裡熟人開的店我們該不該去?

某農村小超市


二是當著熟人得要面子。

在農村裡生活過得都知道,鄉里鄉親裡面子很重要,大家都有那麼點虛榮心,比方你家庭條件不太好,你不好意思去熟人那裡買一些低價低品質的物品,會選擇一家不認識的店購買,給自己留點“面子”。舉個例子,你平時抽菸10塊錢一盒,你去了熟人店裡,從他這裡買菸的都是15塊錢、20塊錢一盒的,你為了“面子”也得咬牙買盒20的。但你的條件不允許你天天抽20的煙,你說怎麼辦?是戒菸還是換一家店買?

三是仇富心理作祟。

或多或少大家都有點“仇富心裡”,尤其是在熟悉的人裡面,舉個例子,馬雲一年掙好幾個億你不會眼紅,但是你們村一塊長大的同伴人家一個月掙10萬,你一個月3000不到,你就會覺得“不舒服”。同理,在村裡開個小店的家庭條件都不會差,優越感十足。會覺得自己不如他。個別村裡還存在“嫌窮仇富”的思想,因此不去熟人店裡買東西。

在村裡熟人開的店我們該不該去?

超市裡的飲料


四是熟人面前不好講價。

你去一家不認識店買個雞蛋之類的你可以講價,讓人家便宜一點或者多給一兩個,但是去了熟人的店裡你就不好意思,有的甚至連問價格都覺得說不出口,不好意思但又怕吃虧。


五是個別店鋪髒亂差。

農村條件畢竟不必城市,但是開店乾淨整潔是最重要的,你起碼讓顧客看起來舒服,有的人就不大注意這方面,店鋪髒亂差,給人直觀感受就不正規,讓人產生牴觸心理。即使你物美價廉品質有保障也不會選擇去購買。

在村裡熟人開的店我們該不該去?

老闆不講究,野狗滿屋跑


其實作者認為,只要不是像第一種情況裡說的開店的人品不好、經常“殺熟”以外,其他因素沒必要太在意。你去熟人店裡,只要他人品信得過,物品有保證,價格公道,我們就可以去購買,他掙了錢你也方便,兩全其美啊,我們何樂不為?他不會因為你一個人不去就少掙多少錢,也不會因為你天天去就發家致富。常來常外也利於鄰里關係和睦,不也挺好的嗎?

讀者朋友,你會選擇去熟人店裡買東西嗎?你身邊存不存在不願意去熟人店裡買東西的現象呢?你認為不去熟人店裡買東西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對此你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發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