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禪讓制的黃昏


上下五千年:禪讓制的黃昏

其實,“上古四聖”之一的皋陶也曾經無限接近過最高領導人的位置。


鑑於在治水、管理國家以及如何讓其他部落開心等這些事情上結下的深深的基情,禹其實在生前已經通過官方指定皋陶為自己的合法繼承人了,並且在大部分時間內都是帶著皋陶一起在一線主持工作,頗有點老帶新的感覺。可能上天也對這對好基友的基情看不下去了,於是棒打基友散,皋陶在禹之前就掛了。


皋陶:天空已無雲彩,但我已經飛過。


為了將基情進行到底,禹決定傳位於伯益,即皋陶的兒子。所以說,在禹的時代,禪讓制並沒有被打破。


應該說,對於這個結局,禹、伯益以及地下的皋陶應該是很滿意的。可惜,並不存在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方案,這一次,有一個人站出來表示自己很不開心。

這個人叫啟,傳說中因為母親石化而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孩子(啟:就是“裂開”的意思),正是禹的兒子。


孫悟空:這麼說,我還得喊啟一聲大哥?


上下五千年:禪讓制的黃昏

俺老孫在此

當年在塗山團建之後,雖然其他部落首領在口頭和行動上都表示了自己是真的很開心,但是禹和皋陶仍然不放心,他們決定把自己的親屬部落納入聯盟核心並接以親近,而其他非親屬部落則遠離聯盟權利中心,這就是有名的“親九族”。


也正是“親九族”這一政策,讓部落從鬆散的聯盟結構變成了金字塔型的國家結構。同時也讓夏后氏的實力大增,擁護者很多。


根據牛頓第四定律---屁股決定腦袋,這些擁護者顯然是更認可啟而不是伯益成為繼承人,並隨後成為啟武力征伐伯益的中堅力量。而伯益顯然沒想到啟還能這麼玩,說好的禪讓制呢?


啟vs伯益,啟勝。


啟:沒兩把刷子我也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從這一刻開始,啟被稱為夏後啟,其簡稱正是我們所熟悉的夏啟。為什麼禹沒有被稱為夏禹呢?其實我們也可以稱禹為夏禹,但估計禹要不樂意了。


禹:你怎麼不喊我“下冰雹”?


所以說,禹是開創夏朝的第一人,而啟則是開創夏王朝家天下的第一人,也是公認的開啟中華帝國時代的第一任帝王。從五代以降的官以傳賢的禪讓制,正式被家以傳子的家天下所替代!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