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這個鼎有點重

中國上下五千年,稱得上國寶的東西很多,但是最具傳奇色彩且又先後遺失的國寶,要數“

傳國玉璽”和“九鼎”了。傳國玉璽,目前還沒輪到他出場,先按下不說;而後者九鼎,就是大禹所鑄。


對於團建搞得好的領導,員工都喜歡。在塗山之後,大禹在聯盟裡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對中原其他部落的控制力也要遠遠超過之前部落聯盟時期的前輩們。因此,我們再把大禹當做一般的聯盟首領已經有點委屈大禹了,這一次,我們給大禹推出的是全新的“國家”套餐。大禹被尊稱為禹王,禹王所管理的這個聯盟叫做國家,這個國家還有個正式的名稱---,而夏國的政治權力中心就是陽城,被稱為首都。我們的大禹就是夏朝的開國之君


上下五千年:這個鼎有點重

夏都陽城位置

基於之前在治水第一線奔波累積的經驗,禹對全國的地理、人文都有了比較全面的理解。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禹把國家重新劃成了九個區域,也就是九州,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而禹所鑄的“九鼎”,上面分別鐫刻於著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一州對應一鼎。


九鼎就象徵著九州,擁有九鼎也就意味著天下一統,所以九鼎也就成為後世王權的象徵,國之重器。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重器”到底有多重呢?從下面兩個方面我們可以有個大概的瞭解。


一,一言九鼎,用於形容語言極有分量,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九鼎要是不重的話,也不會被用在這裡。


二,兩千多年後的秦國,有個以武力著稱的秦武王。這個大力士是個好奇寶寶,他也像我們一樣想打聽九鼎有多重。他的辦法很簡單,親自跑到洛陽去舉鼎試試。當然,他的結局也很簡單,被鼎壓碎腿骨,當晚就掛了。


對於秦武王的悲劇,秦國上下無不以為恥。而九鼎,也在之後始皇帝時期被遷入秦都,然後就消失不見了。到底是因為始皇帝陛下重器私藏,還是因為有辱於此而要“毀屍滅跡”呢?我這裡並不是探索發現節目組,大家就憑自個想象吧


上下五千年:這個鼎有點重

也許九鼎的秘密會永遠埋在地底,但對我們而言,現在更關心的還是大禹所開創的夏王朝。


大禹任命自己的副手皋陶(音gāo yáo)擔任“士”,負責夏王朝的司法。皋陶的司法原則其實很簡單,就是蘿(德)卜(治)加棍(法)棒(治),或者叫先動嘴,再動手。先曉之以情,若對方依然冥頑不靈,則動之以刑,官方名稱叫“明刑弼教”。相傳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獄典”就是皋陶所做,在這部“獄典”裡面,最為知名的一條就是“畫地為牢”了


上下五千年:這個鼎有點重

有想去牢房蹭吃蹭住的,建議你們還是離皋陶遠點。


皋陶:司法界的祖師爺就是我了。


在皋陶的輔佐下,大禹所開創的夏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全面發展,而皋陶也因為卓越的歷史貢獻與堯、舜、禹一起被後世稱為“上古四聖”。


四聖中的堯、舜、禹都是領袖級人物,而皋陶咋就掉隊了呢?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