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校:戰疫故事走進網上思政課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堂鮮活生動的思政大課。面對特殊時期的特殊情境,我省高校把疫情危機轉化為教育契機,思政“小課堂”和戰疫“大課堂”同頻共振,將疫情防控中湧現的先進事蹟變為現實教材,激發廣大學子的愛國激情、奉獻精神,引領學生在戰疫中成長。

思政雲課堂育人不掉線

“在這次疫情大考中,我看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們現在的這一切都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配合下,在無數白衣戰士的頑強奮戰下取得的。”河北經貿大學2019級工商管理專業的王若冰在上完思政網課後感慨道。

疫情防控期間,河北經貿大學改革思政課,講解疫情防控的中國力量和中國信心,回應學生普遍關注的思想疑惑和熱點問題,讓思政課成為疫情防控“宣傳隊”和學生思想“穩定器”,切實提升學生獲得感。

“每堂課都講抗疫故事,內容會不會重複?”面對部分教師的疑慮,河北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柴豔萍提出教案設計“一課一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把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治理方案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引導學生對疫情有更全面和理性的認識;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講述歷史上我國政府和人民是如何英勇戰勝突發疫情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開展“中央部署疫情防控”“白衣戰士勇敢逆行”“普通民眾因愛高光”等課程模塊,弘揚社會正能量……

如何增加課堂互動,讓同學們全身心投入到這堂人生大課中來?

華北理工大學選拔優秀教師組成課程團隊,從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敬畏科學和崇尚科學、公共衛生防疫防控等三個方面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通過3D虛擬高清錄播系統完成課程錄製,面向全校近3萬名學生選課修讀,讓他們可以隨時在線聽課並完成每章設置的主題討論。

“講好抗疫故事,不能僅靠思政課教師,各類課程要同向同行。”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為教師搭建了學習平臺,面向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輔導員老師徵集思政戰疫五分鐘視頻公開課;以“工院講壇”為陣地,在原有課程計劃基礎上加設“戰疫課程”,每期近千人傾聽並參與互動。

一堂堂有深度、有溫度、有情懷的課程,讓廣大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效激發了學生愛黨愛國情懷,增強了熱愛科學、為科學獻身的內生動力。

教師身體力行引導學生成長

“在講之前,先給大家看看這件白大褂,‘感恩河北隊,武漢人民感謝你們。’這是武漢市第七醫院院長寫下的話。上面還有和我們並肩作戰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書記林軍、新聞記者、公安幹警、每天接送我們的34路公交車司機和志願者的留言和簽名……”

3月31日,一場特殊的“空中班會”上,河北醫科大學2018級本碩班180名同學與他們心中仰慕的英雄袁雅冬隔屏對話。對於學生們來說,袁雅冬不僅是河北支援湖北第一、二批醫療隊隊長,更是師長、是前輩。

“這堂課,我明白了學醫人的責任和擔當,求真求實的科學真諦。今後,我一定不虛度時光,努力學習,用真本領奉獻社會、報效祖國。”學生劉文博說,這次“相見”為他指明瞭學習方向。

教師做榜樣,最能激勵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河北醫科大學共派出77人前往武漢和神農架支援,他們用實際行動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小家、什麼是大家,為思政課堂提供了鮮活教材。

網上新學期開始以來,我省各高校就地取材,選取身邊典型,將教職工的抗疫事蹟融入課堂。

華北理工大學的課堂上,劉和亮、範紅敏兩位教授成為網紅,他們帶領團隊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團隊共同研製出岩鹽氣溶膠治療儀,對肺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療康復作用,對醫務人員防疫也有積極作用。設備下線的第一時間,團隊就將首批4臺治療儀全部無償捐獻給武漢第一醫院。

河北工程大學的學子們,則在課堂上看到了趙繼軍教授的身影。為了便於對返崗人員進行摸排,趙繼軍帶領技術團隊,在24小時內為邯鄲市開發出“企事業單位復工復業人員防控排查”系統,為該市復工復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生們看到老師們的辛勞付出後感動不已。“必須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才能為抗擊疫情助一臂之力。”“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只是專業知識,更讓我們看到努力與勤奮的背影。”……

在育人過程中,一些高校還借鑑“朋輩”教育,讓優秀畢業生、典型志願者現身說法。

“珍惜在校時間,打牢專業基礎”“國家有難,吾輩自強”……4月16日下午,河北農業大學“出彩人生大講堂”線上公開課上,4名優秀畢業生講述了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參與雷神山醫院建設、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的故事,樸實的話語、生動的故事、真摯的情感深深感染並打動了雲現場的每個人。

引領青年學子投身抗疫一線

21歲的徐佳瀅,是河北工業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年前學校放假,她回到家鄉武強縣。疫情發生後,她主動報名成為該縣原國稅局家屬院的一名抗疫志願者。

從2月3日起,徐佳瀅風雪無阻,兢兢業業工作著——測量體溫、看護郵件、檢查車輛……這樣的服務,她每天要做6個小時。2月27日,學校在線課程開啟,母親見她消瘦了,心疼地說:“開課了,回家好好學習。”她沒有答應,而是選擇繼續堅持上崗,夜裡回家後抓緊補習功課,做到上崗學習兩不誤。

抗擊疫情,各高校紛紛將校內思政小課堂和社會思政大課堂相結合,不斷激發廣大青年學子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

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學院2017級梁澤宇從正月初五開始參加本村泊頭市後牛屯村疫情防控,參與村莊出入口的測溫、登記和人員管控等值勤工作。

如何利用所學專業回報社會?河北師範大學號召校內研究生支教團攜手優秀師範生組成服務團隊,給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子女提供“學業一對一公益輔導”,根據孩子們的實際需求定製線上輔導方案。

在實踐中,大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疫情大考背後蘊含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也更加堅定他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青年責任擔當的信心和決心。(河北日報記者馬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