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今年奥斯卡,最大的赢家要属《寄生虫》。

拿走了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

别人得一座都了不得的小金人,奉俊昊批发走了四座。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评选过后,不少网友还就《寄生虫》展开讨论,有人说觉得它是哗众取宠,有人却反问:承认《寄生虫》优秀很难吗?

小编倒觉得电影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你有理由喜欢,也有权利不喜欢,谁也没资格逼迫谁。

我只是可惜提名,却落选的电影,它们质量很高,却因没得奖而面临被人忽略。

比如今天这部——

《1917》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1917》可以说是小编看过的战争戏中,非常特殊的一部。

它讲述了两个16岁士兵需要在八小时之内,赶赴死亡前线,传达将军“停止进攻”的命令。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1917年,一战进入白热化状态,德军前两天无故的撤退让英军以为得到了反攻机会。

前线部队准备在第二天黎明发起进攻,但德军留下的阵地的异样,让身处后方的将军察觉:这是个圈套。

所以派了汤姆去送信,如果信息及时,他们可以挽救1600个人的性命。

选他是因为作战部队中有汤姆的哥哥,所以即使危机重重,汤姆也要放手一搏。

为多一份成功,此时正在树旁小憩的侦察兵威廉,被汤姆叫上。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1917》没有枪林弹雨的宏大场面,但却展示了无比真实的战场。

说到这里,肯定就得提《1917》的“一镜到底”。

豆瓣上,光是杠技术的都能找出一大波。

有人说无意义,有人说是伪一镜到底。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一,它有意义。

二,它却是有剪辑,但重点不在这!

《1917》的长镜头意义在于,它真实地展示了两个少年眼中的战争场面。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为送信去前线,他们首先要穿过英军的铁丝网,网上还挂着因修网而被炸死的尸体。

接着进入交战区,这里空旷寂静,如果小股敌军发现他们,在没有任何掩体的焦土上,他俩就是移动靶。

小编看过很多恐怖片,但始终提心吊胆的电影不多。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1917》,算一部,更要命的是它在重口、惊悚间来回跳转。

威廉率先跳入一个炮坑,直接踩在了一德军尸体上,老鼠从尸体身上的洞里爬出来,威廉一阵恶心。

接着汤姆也跳了下来,他被面前的骷髅头吓了一跳,身子也不自觉的偏向威廉。

然后,威廉的手就直接戳那个洞里了。

噫,这手感,不禁让我打了个冷颤。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真实可感,《1917》做到了。

但《1917》真正震撼人的,根本不是一镜到底,而是它的故事。

小编知道很多人喜欢枪战片,我们喜欢看机枪玩命地突突突。

别叨叨,先干他一梭子!

喜欢看主人公像是战神一样,在战场上坚持他的道义,子弹都绕着他走。

小编也喜欢,但《1917》让我反思:酣畅淋漓的战争戏,是对战争最高的亵渎。

机枪扫射,成排倒下的士兵不是机器,他们与端机枪的人一样,拥有充满希望的未来。

但因为这场战争,因为那颗击中自己的子弹,这份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未来被终结,一个家庭也面临崩塌。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上了战场,没人拥有主角光环,比如主角汤姆就死在了途中。

战争残酷,但人性有善良的一面,很多电影都刻画过“敌军成朋友”的话题。

比如《高地战》还有《欢迎来到东莫村》。

在《1917》也有类似场面,战斗机在空中激战,一架坠落着火,汤姆和威廉本能地把飞行员救了下来。

虽然是德军,但汤姆还是让威廉先去给他打碗水。

欢叔本来以为会看见“化敌为友”的场面,但没想到,被救的德军丝毫不感恩,反过来就是一刀。

没有感谢,没有化敌为友,《1917》告诉我们:不放弃人性,在这就是死路一条。

刀伤虽不致命,但这里离救助点很远,汤姆就这样慢慢地死在了威廉怀里。

战争让感情变得十分滞后,威廉拿走汤姆身上的信件,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进。

但在搭乘友军的汽车上,我们清楚地看出周围的欢乐,与威廉无关。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随着任务的进行,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危险的逼近。

一开始画面很安静,只有死尸和泥潭,可就在威廉过河时,突然出现的枪响吓我一跳。

从这里开始,《1917》也正式转换成了惊悚片。

不知道敌军有多少,不知道他们会在哪出现,什么时候出现。

除了威廉之外,一切都是未知的。

由于是一镜到底,我们就像躲在威廉身后的士兵,不知什么时候就和他一起死了。

残存敌军威胁着威廉的性命,太阳的高度也不断地提醒着他,时间不多了。

解决了房屋里的士兵,威廉也因失血昏迷到天黑。

进入小镇后得知,自己要找的部队就在前面的树林里,过了河就是。

这时又遭遇了几个德国士兵,威廉就像游戏里的角色人物,闯过一道道关卡,谁也不知道他会死在哪颗子弹下。

特别是《1917》这样尽可能真实反映战争的影片。

看着威廉舍命奔跑,小编似乎也看到了战争中,因最新情报没送到,无数年轻的生命消逝在战火之中。

可《1917》绕过了他,威廉死里逃生跳入河流。

可惜在他爬上岸后,天光大亮。

或许,1600个士兵早已死在了黎明的战场。

汤姆的牺牲,自己的日夜奔袭,舍命穿过敌人的枪火,瞬间变得毫无意义。

威廉流着泪,失魂落魄的向前走,直到遇见树林里的部队。

“兄弟,你怎么了?”

“我来找德文郡,他们都走了。”

“我们就是德文郡啊。”

听到这句话时,欢叔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压抑全片的情感终于爆发,连我自己都吓住了。

德文郡分几批赶赴战场,威廉遇见的是最后一批,第一批或许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这是陷阱,冲锋就是送死。

威廉挤过行进的部队,不断寻找战役指挥官。

《1917》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无情,除了让威廉活到最后,再也没有幸运给他。

在威廉送信的同时,一批批英军冲出战壕,后面又有不断的人补上。

我们明知是送死,却无法阻拦。

之前,小编对死亡人数的概念并没多深。

直到这次疫情,我才明白“千人死亡”是什么概念。

1600人,就相当于一所每届10个班的高中遭受袭击,全校师生无一幸免。

看着威廉狂奔,我只希望他跑的再快点,或许早一秒停战,就能少死几个。

完成任务后,威廉找到了刚撤下了的汤姆的哥哥,镜头没有给到威廉的表情,但哥哥看出了弟弟阵亡的消息。

威廉摇晃的肩膀,让人再一次泪目。

16岁,他已经不再是可以用一场游戏哄住的孩子,所以《1917》没有《乔乔兔》的欢乐与善良。

同时,他又没有成人,在成年人主导的战场里,尚且稚嫩的他们需要接受真实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可怕。

这些威廉都承受住了,饱受战争摧残内心在灵魂深处成为烙印,但表面上他不吭不响。

影片最后,威廉找了棵树小憩,这和开头一模一样。

只是这次不再有汤姆,会有新的任务找上他,他得继续冒险,或许下次就不会有好运了。

豆瓣8.5,获奖无数的“一镜到底”魅力何在?


| 来源: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