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子自殺的石春梅與攜子逃難的秦香蓮之對比

一,先對比一下這兩個女人生活的家庭環境。

秦香蓮生活在北宋年間,丈夫陳世美進京趕考之後,她一個人耕地織布養活一家人,家境十分窮困,窮到什麼地步呢?窮到香蓮割肉喂母(她的婆婆),窮到省下米糧給公公婆婆吃,自己吃糠。加上連年旱災,公婆在飢寒交迫中去世。秦香蓮非常堅強,安葬了公婆之後,進京尋夫。

攜子自殺的石春梅與攜子逃難的秦香蓮之對比

和石春梅一樣攜子自殺的現代女性,生活在現代,基本上衣食無憂。丈夫在外面掙錢,這些妻子在家裡面相夫教子,當然也有一些可能經濟壓力比較大,但絕對沒有窮到秦香蓮那種地步,如果這些攜子自殺的,回到秦香蓮那樣的環境裡面去,是否會像秦香蓮一樣堅強?

攜子自殺的石春梅與攜子逃難的秦香蓮之對比

二,這兩個女人的家庭關係。

秦香蓮的公婆懷疑她悄悄的吃好的,留稀飯給他們兩老個吃,香蓮不爭不吵。只是做了一個兒媳婦該做的:孝敬。結果,公婆發現誤解她之後,羞愧難當。公婆再也不肯吃飯,餓死和氣死。秦香蓮的丈夫,長年在京城,音訊全無,在他們家庭生活當中是缺席的,根本幫不上任何忙。婆媳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微妙的關係,也是最難處的關係。但是公婆年紀大了,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老年人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悠閒的晚年生活,免費幫兒子兒媳照看孩子,有的兒媳還挑三揀四,認為這是理所應當,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理所應當的事啊?也許公婆的確有諸多不是,但只要不觸及原則性的問題,晚輩都應該多多謙讓。

攜子自殺的石春梅與攜子逃難的秦香蓮之對比

現實中的很多"石春梅"沒有讓公婆羞愧而死,而是自己先忍受不了"絕望″,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家庭不睦讓人痛苦,流言蜚語更是傷人,阮鈴玉就受不了流言蜚語死了。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當然這世上也有敢於和流言蜚語對抗的人,看看那些明星,一下這個門,一下那個門。他們不但沒有選擇自殺,還養大自己的孩子。努力掙錢把自己弄得漂漂亮亮的,那些造謠生事的,不過就是看人家數錢的時候,羨慕嫉妒恨而已。

人作為一種群居動物,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相形之下,石春梅的家庭關係雖然不好,但至少有個愛自己的丈夫。面對惡毒的公婆,有能力的可以自己買房子單獨居住,實在沒能力的可以外出務工,再不濟還可以離婚,可選的道路千萬條。當然,每條路都很艱難,唯獨走向地府的這條路最短最容易。

攜子自殺的石春梅與攜子逃難的秦香蓮之對比

,女人,別讓困難成為你怯弱的藉口。

陳世美考中狀元后,隱瞞已婚事實,被招為駙馬,秦香蓮攜兒女進京,一路乞討,千里尋夫,闖宮遭逐。陳世美害怕自己被妻子連累,擔心欺君之罪前途不保,派家將韓琪追殺,孤苦無依的秦香蓮遭受背叛和追殺的時候,拼命也要護住兩個孩子。

秦香蓮攜子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陳世美"殺妻滅嗣"。

幾經波折後,包拯鍘死陳世美。假如秦香蓮帶著兩個孩子上吊了,誰來替她申冤?

石春梅長子才六歲,對死亡還沒有確切認識,抱著的孩子才三歲,他們好不容易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結果他們的母親親自剝奪了他們的生命。如果說石春梅的死應該有人負責,那麼,兩個孩子的死,她就是直接的兇手!孩子並非她的私有財產,卻被她當成了報復的工具!我對她的死深感同情,但這種自私與極端的做法泯滅了母性的光輝!

攜子自殺的石春梅與攜子逃難的秦香蓮之對比

也許你會說秦香蓮是小說中的人物,沒法比,但現實中像秦香蓮這樣的女人多得去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不是把自己的冤屈累及子女!芸芸眾生,誰不艱苦?這個時代的女人,不止要相夫教子,還要養家餬口,那些如在尖刀上行走、如履薄冰的女人們,淚若流了,擦乾它,笑笑它;心若痛了,摸摸它,安慰它;別讓懦弱佔據我們身體最柔軟的地方,睜開眼睛往上看,太陽才能灑進心房!

歪眼小史工作室 陳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