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榮區堡子灣鄉宣寧故城遺址


遺址處於堡子灣鄉拒牆村拒牆堡北牆以南區域,以堡子北牆為遺址北邊緣,向東、西、南三向延伸,平面大致長方形,東西約1千米,南北約2.4千米,面積約240萬餘平方米。

  宣寧縣為金代名稱,遼始建宣德縣,金大定八年(1168)更名宣寧縣。該故城建在山坡低凹處,以東西向涓子河為城中最低點,南北跨河兩岸。該城址範圍內,遍佈陶、瓷、磚、瓦殘片,殘存城牆高大,夯築而成。城內文化層堆積厚達兩米左右。地面採集遺物有:灰陶殘盞託、黒釉雞腿瓶底、白釉碗殘底、素面剔花罐殘片、殘坩堝、黒釉砂圈疊燒殘碗、白釉支釘燒殘碗等。宣寧故城遺址原名為宣寧縣故城,山西省大同市革命委員會1981年2月24日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所在地位於大同市新榮區北邊緣,村北數百米處即內蒙、山西省界線,村子西南距彌陀山約8.5千米,村子南有東西向涓子河。城址北依村莊,南止小丘,東西兩向開闊平展,涓子河東西貫通故城,整個故城範圍土地相對平緩。拒牆堡是長城重要關堡,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建,萬曆二年(1574)磚包。拒牆堡村北數百米處即為東西向外長城(本地人稱“頭道邊”或“大邊”)。該村東約1.5千米處有南北向得大高速公路,村子內有村村通小型公路一條,向西通入揚州窯,向東通向馬廠。

  該城址現存北牆,文化層深約2米,地表遺物豐富,採集有陶盞託、黒釉瓷瓶底、白釉碗底、剔花瓷罐片、殘坩堝等。該遺址是遼宣德、金宣寧縣故城址,為當時漢蒙邊貿重鎮,是反映內地商人在邊貿生意的實物遺存,對探討遼金時期的城鎮佈局。

  2016年,宣寧故城遺址入列山西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榮區堡子灣鄉宣寧故城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