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何春華 全家戰疫 義無反顧

四川民生報道網訊(周昶名 遂寧報道)“冠狀病毒不要怕,就怕人們不聽話;不走親,不訪友,不到外面到處走……!”。這就是今年2月下旬以來響遍在蓬溪縣普安街道成龍社區大街小巷的順口溜。手提高音喇叭勸導的婦女叫何春華,她是四川涎蓬溪縣普安街道成龍社區的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社區副主任。

她,將心比心,以情換情。

今年大年三十天,她接到上級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後,社區就庚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隊,作為該隊隊員的何春華主要負責疫情防控信息收發和掛片包乾的1000多戶居民信息的摸排工作。

大年初一這天,她在分發疫情防控知識傳單時,發現居民們對疫情的認識並不理解,接受傳單的群眾並沒有幾個;另外在和網格員進入小區逐戶排查時,很多居民也不願意開門,也不主動說明家庭成員的出行軌跡,當時的摸排工作非常被動。面對當時候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她心裡非常著急,接連幾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心裡總是想著如何讓居民們接受防疫知識、接受當前的現實,她反覆想了想,大不了每天少吃一頓飯、多走幾步路,千方百計也要把這人命關天的大事辦好。

蓬溪:何春華 全家戰疫 義無反顧

何春華為隔離人員代購代送生活物資

經過反覆深思琢磨,她便及時轉變了工作方式,再也不象以前那樣站在點位上發“宣傳單了”。隨後,在大街小巷的巡查中看到誰沒有戴口罩,她就把傳單遞到誰的手裡;看到哪裡有人集中扎堆,她就把“小喇叭”拿到那裡去喊、去勸散;白天她到居民家敲門沒人應,她就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時間與網格員一起,挨家逐戶敲門進入開展摸排工作。通過苦口婆心的勸導和沒日沒夜的巡查宣傳,很快得到了居民們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不少居民還主動加入了志願者隊伍。就這樣,隨著群眾的積極參與配合,防控小分隊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防控人員也逐漸增多,工作推進也越來越順利。在何春華負責的掛片網格中,全社區已經累計發現了3名從疫情高發地區返鄉的人員,並及時報告進行了妥善處置。使社區至今沒有一人受到疫情感染。

蓬溪:何春華 全家戰疫 義無反顧

她,全家戰疫,感天動地

在何春華沒完沒了、天天奔忙在聯防聯控第一線的精神感動下,丈夫汪省荗很心疼、很同情:“我看到她每天那麼辛苦、那麼勞累,確實過意不去,每天晌午了,她家也不回,就在外面吃點餅乾和泡麵,喝點水,每頓連飯都沒有吃伸展過,所以,我也顧不了那麼多也頗出去了,加入了防控自願者隊伍,天天值守在卡點上。”

當何春華夫妻二人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同時,唯一在成都成飛醫院當護士的寶貝女兒汪田也揹著父母自告奮勇地向成飛醫院黨委遞交了請戰書,後離開了成都,成為了援鄂醫療隊成員並及時到了武漢漢陽方艙國博醫院開展救助治療。2月9日,女兒汪田給爸爸媽媽發視頻,告訴她已到了武漢漢陽方艙醫院時,何春華和汪省荗夫妻倆才知道女兒已經在漢陽方艙醫院開展救治工作了。看到唯一的女兒在醫院穿著防護服的情景,老倆口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她是90後的獨生子女,有擔當,有責任感、使命感,不怕被感染,完成習總書記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的聯防聯控的總體戰、阻擊戰,我們作父母的很受感動、很自豪”。隨後,全家三人相互囑咐多保重身體,並握緊了拳頭,為武漢鼓勁:加油!為中國加油!

有人問道:“汪田,你這麼年青,不怕受到感染嗎?”汪田響亮地回答道:“當時沒想那麼多,就覺得武漢人民需要我們醫務工作者,我就非常非常想去儘自已的綿薄之力;你問道怕不,那肯定還是很怕!我們相信在單位經過專業培訓的院感知識能保護好自已,保護好患者。一想到武漢人民更加需要我們,所有害怕也就變成了動力”。

蓬溪:何春華 全家戰疫 義無反顧

丈夫汪省荗(右)在街道巡查

她,義無反顧 痛失小家

在戰疫中,何春華全家三人顧大家,失小家,一心赴在防“疫”第一線。今年農曆正月,正是聯防聯控工作的非常時期。初九這天晚上,何春華突然接到了她公公因病去世的消息。當時的她,悲痛的眼淚只能往肚子裡流,腦海猶如炸雷,嗡嗡直響,半天才回過神來;她失悔,她怨恨自已,因為前段時間她和丈夫把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撲在了防控工作上,對患病的公公關心不夠、照顧不周,夫妻倆心中想的是“守土有責,守土擔責,不讓疫情傳播到整個社區,好早點戰勝疫情,早點照顧好年邁的父親,讓他多活幾年,多看看我們國家越來越好的變化,可是,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早早去世了,以後再也沒有機會給他盡孝了”。為了做好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何春華義無反顧,忍住悲痛,並反覆說服和做通了丈夫 “紅白喪事”一切從簡的思想工作。葬事辦完第二天,何春華又同丈夫雙雙回到了自己的防控工作崗位上,繼續嚴防死守整個社區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何春華說:“作為一名普通的社區幹部、共產黨員,我和我的家人將一如既往堅守崗位、履職盡責。我堅信,在我們廣大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病毒一定會被掃出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