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蕪湖有望再添一座新公園

有句話叫“明明可以拼顏值,卻偏要靠才華”,用它來形容蕪湖正在火熱施工中的這座新公園再貼切不過,同時承擔“提升周邊水環境”和“提升景觀環境”兩大功能效用的蕪湖朱家橋尾水淨化生態公園,可謂“顏值”和“才華”兼具。公園一期目前已完工八成,計劃今年5月底完工,6月初正式向市民開放。

細心的市民可能發現了,這座新公園改名字了,沒錯兒,從原來的“蕪湖江東生態溼地公園”更名為“蕪湖朱家橋尾水淨化生態公園”,改名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突出這座公園和其他公園相比之下的特別之處——強大的“淨水”功能性。記者瞭解到,公園位於鏡湖區長江東側,是朱家橋汙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一次規劃,分期實施。一期、二期總面積約57公頃。項目將對朱家橋汙水處理廠尾水進行深度處理,經過公園淨化後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出水至周邊板城垾和保興垾水系,從而提高河道水動力、實現活水保質。

3月18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和當日天氣一樣火熱的施工場面。來自施工方三峽集團的公園項目管理負責人盛賀偉告訴記者:“目前公園一期項目十二項施工內容已基本完成九項,土建部分基本結束,仍在施工的有水平潛流人工溼地、生態涵養表流湖泊溼地和強化人工溼地三部分,趁著現在大好春光,溫度適宜,工人們正在抓緊栽種各種綠化植物。”

跟功能“才華”比,該公園“顏值”也不輸。據介紹,公園中央有一座近20米高的觀景塔,登上塔頂,整座公園景觀盡收眼底。親水步道設計非常別緻,特別保留公園原生態落羽杉林並將在其中加建木棧道以方便遊人觀賞。高低錯落的深潭、淺灘、浮島有獨特水體淨化功能的同時,給人的視覺感受也十分美觀。據悉,公園一期的綠化面積將達到4萬平方米,綠化品種近百種。18日下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觀景塔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正在安裝扶梯,園林工人正在水域邊栽種綠植,潛流區正在回填濾料,公園路面也在鋪設中。項目負責人表示:“由於受疫情影響,公園工期被推遲了有一個月,目前所有工人已經全部復工,大家現在正鉚足勁兒加油幹,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爭取把工期搶回來。”

記者瞭解到,蕪湖朱家橋尾水淨化生態公園設主入口和次入口二個入口,均在長江路上,公園原則上不準遊客機動車進入。該公園的開放將填補附近區域多年來無公園配套設施的空白,為附近居民休閒遊玩增添一個好去處,進一步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