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本實現確保防控下復工復產 目前口罩和消殺物品供應充足

人民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鮑聰穎) 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召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孔磊介紹

積極有序推進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情況。

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和開復工方面,

作為工業復工復產工作的牽頭單位,市經信局會同市應急局、市統計局和各區政府、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穩妥有序開展工作,推動四方責任的落實落細,實現了防控檢查指導服務全覆蓋,企業認真落實“四個一”防控要求,包括組建一個防疫責任機構,制定一套防疫工作方案,建立一套疫情應急預案,明確一套疫情報告制度,疫情防控工作成效顯著,自2月10日以來,工業企業逐步復工復產,未發生確診和疑似病例。

孔磊介紹,市經信局自2月16日起將工業企業開復工和人員到崗調查範圍從重點企業擴展至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月16日企業開復工率僅為52.3%,剛剛過半,人員到崗率46.5%。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以及各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措施的落實推進,北京市工業企業開復工率和人員到崗率穩步提升,截至4月10日,全市30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復工率達到99.9%(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人員返崗率達到88.2%,基本上實現了確保疫情防控前提下穩步有序復工復產的目標。

加強企業防疫指導,夯實復工復產基礎

首都防疫工作責任重大。企業防疫措施到位是正常開復工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市經信局發揮全市工業復工復產牽頭組織協調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制,形成防疫工作日報、疫情零報告和企業開復工日報三個日報制度。開發上線“企信助力”小程序,無接觸、動態掌握企業防疫和開復工情況;先後編制三版工業企業疫情防控指引,會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拍攝工業企業防疫宣傳片,加大防疫宣傳引導;會同市應急局和各區,按照統一要求、統一部署和統一標準的工作原則,加強企業防控工作的檢查指導,督促企業落實防控主體責任、落細防控具體措施,實現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落實和監督檢查全覆蓋。

加強要素協調保障,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加快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等重點行業生產。疫情發生以來,市經信局會同相關單位和區抓緊組織防疫物資生產調度,目前口罩和各類消殺物品供應充足,為全市防疫抗和各領域開工復產提供了重要物資保障。以昌平區為例,派駐人員對企業提供生產設備採購、運輸、調試、資質辦理、熔噴布等緊急原材料供應等綜合服務,推動區內口罩生產實現從無到有。

二是聚焦堵點痛點,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系統梳理產業鏈龍頭企業配套需求,發揮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作用,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跨省運輸、人員隔離、產業鏈配套等“食、住、用、行、產”方面的問題困難。累計為北京市重點企業協調解決津冀地區300餘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問題;向上海、山東等省市致函90餘份,幫助重點企業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復工;共為企業開具調撥證明137份,涉及貨車228輛。針對國際疫情加劇後凸顯的跨境運輸航班少、費用高等實際情況,市經信局會同市交通委組織南航、東航、順豐等國內航空公司和物流運輸單位專題研究,提供多套解決方案。

三是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幫助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市經信局認真貫徹國家和北京市政策,向企業宣貫我市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19條和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16條等政策措施,從推動中小微企業房租減免、降低融資擔保費率、加強信用評級管理、提供中小微企業服務券、啟動創客北京疫情防控專題賽、推動金融機構開發應對疫情特色產品等方面提出十項細化措施,多措並舉,切實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各地區因地制宜,出臺本區特色化政策,如經濟技術開發區出臺《關於鼓勵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的若干措施》,順義區發佈《進一步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支持企業“控疫情、穩增長”的若干措施》(順10條)和《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全力支持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順13條),千方百計幫扶企業對沖疫情影響。

孔磊介紹,

當前北京市工業經濟面臨市場需求下降、生產成本抬升和國際疫情影響擴大等突出問題困難。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防疫與復工復產兩手抓,既要復工更到達產”的工作要求,下一步市經信局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相關工作:

(一)加強調度,加大穩增長工作力度。一是會同各區聚焦市區兩級重點頭部企業,指導其合理調整排產計劃,儘快提高產能,用好用足後續9個月時間,努力把疫情影響降至最低。二是強化新基建引領作用,從基礎網絡設施、數據基礎設施、智慧應用設施、網安新創設施、新型能源交通設施、智慧城市領域等六大領域對我市未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規劃佈局,釋放積極信號,力爭年內形成規模投資效益。三是推動高精尖產業項目落地建設,梳理完善高精尖產業細分領域政策及實施工作,加強存量項目前期供地保障,推動項目儘快落地。

(二)危中尋機,積極開拓新業務新市場。結合國際疫情防控需要,積極拓展市場,加大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相關產品應用推廣力度,開發更多應用場景。結合疫情帶來的需求變化及消費習慣變化,大力發展在線經濟等關聯業務。如大力推動互聯網醫療平臺和電商發展等。

(三)未雨綢繆,指導企業提前做好危機應對。一方面指導企業提前做好涉外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加大庫存儲備,積極尋找可替代部件。另一方面結合北京市產業在此次疫情應對中凸顯的薄弱環節,實施補鏈行動,推動相關核心零部件在北京市重點產業集聚區及津冀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