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我最佩服的篆刻大師,給新中國刻國璽,一個動作令人敬佩

導語:眾所周知,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很佩服中國民間的頂級手工藝藝人,在這些人裡面就有一個篆刻大師民張樾丞。張樾丞為很多名人刻過印,末代皇帝溥儀的四方印璽,魯迅的藏書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璽。

馬未都:我最佩服的篆刻大師,給新中國刻國璽,一個動作令人敬佩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篆刻於方寸之間的印章藝術,堪稱中國藝苑的一朵奇葩。它以刀代筆,將漢字的書法之美,展現於金石之上,每一方印章都是其主人身份權力、文化修養的象徵,都有其獨具時代特色的雕刻藝術和歷史積澱。比如:溥儀治印:宣統御筆,不忘在莒;魯迅先生藏書印等。

一方印章,不僅承載著誠信與權威,而且還濃縮了中國書法的形體、風格之美,以及印石天然之美等多種文化元素,集多種審美意象於一體,可謂“盡精微致廣大”。

張樾丞設計製作的印章中,最引人注目要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璽了。這是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夕,張樾丞受邀政務院設計製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璽。經過慎重考慮,張樾丞最終採用了宋體字製作國璽。這個字體給人的感覺就是莊重嚴肅。

馬未都:我最佩服的篆刻大師,給新中國刻國璽,一個動作令人敬佩

中國古代印章按照材質分類,主要有兩種:一是戰國、秦、漢時期,以鑄、鑿為制印手段的青銅材質系統,我們稱之為“古璽印”;二是明代以來在文人的參與下,以刀刻為制印手段的石材質系統,我們稱之為“流派印”。

因為古代官印多采用青銅材質,所以張樾丞製作的這方印是一枚大銅璽。印璽為方形圓柄,銅胎鑄字。整體造型很有氣勢雄偉,印痕字跡美觀大氣,莊嚴嚴肅。上面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印璽完成於1949年10月31日上午九時,並被使用。

馬未都:我最佩服的篆刻大師,給新中國刻國璽,一個動作令人敬佩

我們都知道,印章的下面整體都是一個平面,在我國古代,篆刻一人都有一個傳統,這個傳統就是一方印做好之後,都會先用白紙蓋上一個,然後再把印章與印樣一塊交付買家。但是對於這個國璽,張樾丞也不敢這樣做,於是他做了一個小動作,他做這方國璽的4個角各留了一個柱不動,等中央來驗收時,再打磨掉四個柱,當場印製一枚小樣交付中央。

馬未都:我最佩服的篆刻大師,給新中國刻國璽,一個動作令人敬佩

古人常說蓋章有效,國璽這麼重要,張樾丞刻出國璽後,並沒有按常規的行業規矩打出小樣,而是當面磨平四角後打出小樣,這樣的一個“小動作”著實令人敬佩。這也是為什麼馬未都敬佩張樾丞的原因吧!

馬未都:我最佩服的篆刻大師,給新中國刻國璽,一個動作令人敬佩

現在,這枚開國大印仍完好地珍藏在中國革命博物館。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中國革命博物館看到這枚代表新中國成立的重要文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