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哪個朝代的銅鏡價值高

鏡子,我們經常看到,現在更是有各式各樣,漂亮的讓人挪不開眼。但是,你知道嗎?在古代,鏡子並不是普通人能用的起的物件,直到生產力提升之後,普通百姓才用上。在此之前,只有達官貴人、富貴人家才能用的上。然即使如此,過去的鏡子也不像現在這樣精美、看的清楚,而是用青銅器製作的銅鏡。

中國史上哪個朝代的銅鏡價值高

銅鏡在古代的寓意非常獨特,比如我們常聽說的破鏡重圓。在現代人看來,鏡子破了,怎麼縫補也是無法消除裂縫的,但是在古代,鏡子因為是銅質的,所以,是可以縫補的,因而才有了這個成語。早期的時候,中國的生產力很低,銅鏡出現的時候,還很粗糙,而且採用的是青銅材質。

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都是當時百姓常用的器具材質,銅鏡也因此採用這種材質打造。隨著鐵器、銅的出現,銅鏡慢慢開始流行,到了漢代之後,銅鏡流入民間,成為百姓也能用得起的物品。

中國史上哪個朝代的銅鏡價值高

從此之後,銅鏡一直是古代人常用的物件,直到乾隆時期,玻璃製品的出現,才取代銅鏡,使其慢慢退出歷史舞臺。那麼,在如此多的朝代當中,哪個朝代的銅鏡價值高?其製作工藝水準如何呢?

據專業藏家鑑定,最有研究價值的就是漢代銅鏡。首先,秦漢時期,銅鏡進入製作高峰期,這時候的生產力相對於之前已經非常發達了,人們不僅沿襲了秦朝時期的制銅鏡方法,同時還創造了很多新的方法,這對銅鏡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之所以說漢代銅鏡價值最高,主要與其出土的數量多有關。據瞭解,現在出土的陪葬銅鏡中,以漢代最多,而其他朝代的銅鏡即使有出土,數量也沒有那麼多,保存也沒有那麼好,因此,漢代時期的銅鏡研究價值非常高。

中國史上哪個朝代的銅鏡價值高

但要說到製作工藝,非隋唐時期莫屬。畢竟生產力是不斷髮展的,漢代再高也高不過後來的朝代,即隋唐。隋唐時期的銅鏡發展極為快速,且增加了不少金屬,比如銅質、錫制等。唐代銅鏡的製作題材非常豐富,且因為出土數量少,收藏價值比漢代還要高一些。比如海獸葡萄鏡,是唐朝銅鏡中最貴的一種,其最高市場價格達到1495萬元,其他的賣到幾百萬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銅鏡的製作從唐朝末期開始就走下坡路了,到了宋明時期,很多工匠都模仿了漢代銅鏡,但是卻無法制作出同樣精美的銅鏡,可見漢代銅鏡在中國銅鏡史上擁有多麼高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