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剩女的成長史

一個剩女的成長史

以下內容來自供稿者自述,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我是一個90後,但我已經大家口中的剩女了。

不過,比起剩女這個名頭,我覺得新時代女性可能更適合我。

剩女不是一日就能造成的,那就給大家講講我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吧。

一個剩女的成長史

我來自農村,上有姐姐,下有弟弟。

我沒念過幼兒園,村裡也是沒有幼兒園的。小學時我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初中亦是如此。

因為抱著和姐姐一較高下的念頭,我努力學習,考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部。

姐姐比我大兩屆,她考得不好,所以出去打工了。

我沒了比較的念頭,有點意興闌珊。

可後來我發現,許多同村的姑娘,有些初中沒考上,出去打了幾年工,回來多半就結婚了。那些僥倖唸了初中的人,如果沒考上好高中,或者家裡經濟有限,多半也是畢業就去外地打工了。

我開始心生惶恐,這並不是我要的生活。

一個剩女的成長史

高二那年,我分到了文科班,開始重新進入了學習的狀態。

終於,我考上了一本,雖然不是重點,但在村裡也是頭一個大學生了。

09年上了大學,因為是語言類專業,男丁稀少,整個外院不過120多個男生,日語班才兩個,我們班一個,隔壁班一個,後來我們班那個還在大二的時候出國了。

除了公共課,基本上看不到男生。

我從小是個乖寶寶,不敢逃課,不敢抄襲,不敢打小報告,不敢早戀。

何況人還長得平凡,所以初中和高中都遠離了早戀。

一個剩女的成長史

大學的時候我倒是敢逃課敢熬夜敢去網吧通宵了,但唯獨戀愛這門學分,始終未曾修滿。

因為膽小,內向,自卑,從不敢和男孩子主動搭訕,除非是工作需要。

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客服,周圍的同事基本上是女生,而男士大多數已婚,部分未婚男士已經有男朋友,剩下的沒有眼緣了。

第二份工作和現在的工作,男性同事很少,而且都已婚。

而我有時比較宅的性子,雖然相比於大學時期,性格方面外向多了,但是仍不是主動的類型。

平時週末要麼在家備考各種證書,要麼去電影院看看新出來的電影,偶爾和朋友去聚一下,也不會專門參加什麼線下活動,大部分時間更寧願呆在家裡做做飯看看書看看電影。

也有可能是我對於婚姻方面實在不大有興趣吧。看多了身邊的悲歡離合,有時候甚至非常厭惡這種將沒有血緣關係的陌生男女限定在法律關係上的婚姻。尤其是七大姑八大姨還要在你耳邊唸叨逼婚之類的。

一個剩女的成長史

可能是家庭原因吧,小時候見過父親把母親按在地上揍的樣子,雖然現在他們相親相愛,但我卻忘不了。血緣關係還可以挽救,丈夫這類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你真的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對你動用武力。

說白了,我可能是對婚姻充滿了不信任感。我很抗拒陌生人侵入我的生活,更擔心哪天他會毀了我的生活,婚前婚後兩張臉就更為恐怖。

一言以蔽之,從前:誰都看不上,現在仍舊:誰都看不上。

或許哪天緣分到了,我就結婚生子了也說不定,也可能這一生就一個人過了,我自己反正是不介意的。

一個剩女的成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