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區作戰:灣灣的軍事教材中是這樣評價孟良崮戰役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二日至七月三十日,公元1947 年

前引

早在徐州綏署發起綏靖作戰之初,即有在肅清蘇北,貫通津浦路南段,以及在山東貫通膠濟路之後,分由山東、徐州兩方面會攻沂蒙山區共軍老巢,殲滅陳毅主力之計晝。及至民國三十五年下半年濟路全線恢復,蘇北亦節節勝利後,徐州綏署乃即掌握機勢,發動沂蒙山區作戰。

此時位於魯南之共軍,先國軍行動,集中數師之眾於民國三十六年元月二日深夜向向城猛烈攻擊,激戰四晝夜,我整二十六師及第一快速縱隊(一個摩托化步兵旅及一個輕戰車團編成)被擊滅,共軍於向城得手後,隨即於元月五日再向嶧縣及棗莊攻擊,十日陷嶧縣,十九日陷棗莊,兩地守軍整五十一師又告覆滅。

至此,共軍於短短十七天之內,先後擊滅國軍兩個整編師及一個快速縱隊,實為沂蒙山區作戰前之嚴重挫敗。

作戰經過簡述

向域、嶧、棗方面雖連續遭受挫敗,但徐州綏署南北會攻沂蒙山區之構想並無改變。迄元月下旬,魯南方面,由歐震指揮之"隴東兵團"(轄七個整編師)概已進出運河以東,隴海路以北地區,準備向北攻擊;魯中方面,由第二綏區調派第十二軍、第七十三軍及整四十六師編成"南進兵團",由綏區副司令李仙洲指揮,準備向南攻擊。

元月十七日徐州綏署下達攻擊令,沂蒙山區第一階段作戰於焉展開。南路"隴東兵團"區分左、中、右三個縱隊,於元月三十一日向北攻擊前進,懍於國軍兵力強大,共軍望風披靡,迄二月十五日,中央縱隊整三十八師即奪取陳毅總部所在地臨沂,惟共軍早已向北遠。

北路“南進兵團"亦於二月一日開始攻擊前進,進展順利,連續奪取萊蕪、顏莊、新奉等地。

沂蒙山區作戰:灣灣的軍事教材中是這樣評價孟良崮戰役

萊蕪戰役略圖,國軍白色箭頭、解放軍黑色箭頭

二月十九日,第二綏區於大股共軍出現在顏莊東北,側背感受嚴重威脅,乃立將前方部隊撤同萊蕪附近集結,二月二十三日再向吐絲口轉進,於轉進途中,遭受共軍五、六萬之眾的攻擊,前進不及十公,戰鬥僅及數小時,"南進兵團"三、四萬餘之官兵被殲,兼指揮李仙洲及七十三軍軍長韓浚均被俘。於二月十五日即奪取臨沂之"隴東兵團"竟滯留於該地達一之久而毫無作為,殊屬不當。

三月初,統帥部改組徐州綏署,由陸軍總司令部于徐州設立前方司令部(簡稱陸總徐州司令部),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坐鎮指揮。

沂蒙山區作戰:灣灣的軍事教材中是這樣評價孟良崮戰役

時任陸軍總司令的顧祝同

原徐州綏署所屬部隊,除第一、二、三綏區外,統編為第一、二、三、四兵團,並另於兗州設立徐兗綏區,此際共軍亦利用俘獲國軍之裝備,擴編部隊,至三月下旬,共編成十個縱隊(每縱隊下三個師),並另以俘獲國軍之戰車、車輛、火編成一個快速縱隊。陸總徐州司令部,於第二綏區於新敗之餘,再無力勝任會攻沂蒙山區之任務,乃修正戰略構想為"先肅清邱山區陳毅所部。貫通津浦路;廓清黃河右岸劉伯承殘部,然後由西、南向蒙山進剿,迫共軍於沂山、蒙山之間地區決戰"。

基於上述構想,陸總徐州司令部乃發動第二階段作戰。四月一日各部隊開始行動,於四月上旬即完成津浦路中段及邱山區之圍剿目標,惟未能捕殲共軍主力。四月十六日至十八日之間,陸總徐州司令部判斷共軍主力仍在蒙山與沂山之間地區,遂於四月二十一日向蒙陰發起攻擊,二十八日奪取蒙陰,此際共軍主力向泰安方面竄進,二十三日攻擊泰安,二十六日奪取泰安,雙方互有得失。蒙陰、泰山戰鬥後,共軍主力復向東回竄,廣於莒縣、沂水、垣阜及其以北地區,陸總徐州司令部立即發起全面進剿。

沂蒙山區作戰:灣灣的軍事教材中是這樣評價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前夕,蔣介石向顧祝同下達新的作戰指令(《事略稿本》1947年5月11日)

五月十一日追剿行動開始,由於整七十四師行動積極,過於突出,被共軍以四倍優勢之兵力圍攻於孟良崮,從五月十四日黃昏激戰至十六日黃昏,師長張靈甫以下全師官兵壯烈成仁,隨整七十四師之覆滅,國軍第二階段作戰亦告結束。

沂蒙山區作戰:灣灣的軍事教材中是這樣評價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

沂蒙山區作戰:灣灣的軍事教材中是這樣評價孟良崮戰役

國軍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

第二階段結束後,國軍深切檢討得失,擷取經驗教訓,一反以往會攻或兩翼包圍之方式,而以主力集中於一點,實施中央突破,深入共軍心臟,迫其放棄老巢,造成分散後,再分別追剿。

基此方針,再發起第三階段作戰,從顏茌、新泰、蔭陰之線,向南麻、魯村方向突進。六月二十五日攻擊開始,二十八月即奪取魯村。二十九日再奪取南麻。七月一日調整部署,轉向沂水攻擊,七月二日開始行動,十一日奪取沂水,至是河上各要點,均次第規復而為國軍所掌握。國軍奪取沂水後,共軍再度向西竄進,並從七月一日起,連續向我費縣、滕縣、鄒縣、南麻、濟寧、汶上、臨朐等地進犯,各地均發生三至七晝夜不等時間之激烈戰鬥,共軍傷亡慘重。

除費縣為其攻陷外,餘均未得逞,尤以南麻整十一師及臨整八師戰鬥尤為英勇艱辛,各殲敵三萬餘,獲得輝煌之勝利。共軍連續攻擊挫敗後,幾潰不或軍,乃向魯西南流竄,尋求劉伯承之接應。

至此第三階段作戰結束。

結語

沂蒙山區作戰。自民國三十六年元月,共軍進犯向城開始,迄七月臨戰鬥結束,歷時達七閱月,共軍雖傷亡慘重,而國軍亦為此作戰付出昂貴之代價,(計先後損失整編師四、步兵師四)最後雖賴堅強之防守,擊潰陳毅主力半,摧毀其山東老巢。惟終未能將其徹底殲滅,又未能組織民力。有效鞏固既得成果,致使爾後之沂蒙山區遺患無窮,殊為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